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魯南戰役 華東野戰軍首次殲滅敵機械化部隊

魯南戰役 華東野戰軍首次殲滅敵機械化部隊

1947年(民國三十六年)1月,在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中,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和華中野戰軍,在山東省南部地區對國民黨軍發動的進攻戰役。

魯南戰役 華東野戰軍首次殲滅敵機械化部隊

宿北戰役後,正由魯南嶧縣向臨沂進攻的國民黨軍整編第26師附第1快速縱隊,於1946年12月下旬,在臨沂西南的向城、卡莊(今蒼山)、長城一線暫時轉入防禦。人民解放軍山東野戰軍司令員陳毅、華中野戰軍司令員粟裕,遵照中國共產黨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關於集中主力殲滅魯南之敵,並相機收復嶧縣、棗莊、臺兒莊以及首先攻殲魯南國民黨軍主力整編第26師的指示,決定以第8、第9、第10師及第4師1個團、濱海警備旅共12個團組成右縱隊;以第1縱隊、第1師共15個團組成左縱隊,向整編第26師實施鉗形突擊。另以第2、第9縱隊和第6、第7師及第13旅共24個團在蘇北,阻擊由鹽城、漣水等地北進的國民黨軍,保障主要方向之作戰。

1947年1月2日晚,解放軍突然向國民黨軍發起攻擊。右縱隊迅速攻佔整26師駐區北側各要點,同時切斷嶧陸公路(嶧縣至臨沂),阻絕了嶧、棗國民黨軍東援與整26師西撤的通道。左縱隊包圍卡莊,並在洪山鎮、橫山一線構築阻援陣地,切斷了整26師與駐臺兒莊地區的國民黨軍整編第33軍的聯絡,完成戰役合圍與部分的戰術分割。

3日晚至4日晨,解放軍全力壓縮包圍圈,逐點攻殲守軍。經激戰,殲滅整26師師部、第44旅全部和第169旅大部,將整26師殘部和第1快速縱隊包圍在陳家橋、作字溝之間狹小地區內。4日上午,被圍國民黨軍向嶧縣方向突圍。解放軍左、右縱隊合力層層攔擊,迅速將其壓縮於下湖、漏汁湖之間。時值雨雪交加,道路泥濘,國民黨軍裝甲部隊行動困難,在解放軍的猛攻下,潰不成軍。戰至下午,除7輛坦克逃至嶧縣外,全副美械裝備的整26師和第1快速縱隊全部覆滅。在此期間,由嶧縣和棗莊東援的國民黨軍均被阻援部隊擊退。山東、華中野戰軍鑑於整編第33軍縮踞運河以西固守,遂將第二步的攻擊矛頭轉向嶧、棗地區分散孤立之國民黨軍。嶧縣守軍為整編第51師第114旅一部、整編第52師1個團及整26師的後方機關;棗莊和齊村由整編第51師師部率第113旅和第114旅一部守備。

9日晚,解放軍右縱隊對嶧縣守軍發起攻擊,至11日拂曉全殲守軍,俘虜整26師師長馬勵武,繳獲逃回嶧縣的7輛坦克。與此同時,第1師向棗莊守軍發起攻擊。戰至16日,攻克齊村,全殲守軍第113旅(欠1個團)。20日,在第8師配合下,攻克棗莊,全殲守軍整51師師部及兩個團。戰役結束。

此戰歷時19天,人民解放軍僅以傷亡8000多人的代價,殲滅國民黨軍2個整編師師部、4個旅又1個快速縱隊共53530人,其中俘敵36030人,斃傷17500人,繳獲坦克24輛,榴、野、山炮89門,汽車474輛以及各種火炮200餘門(其中105毫米榴彈炮48門)。戰役期間,山東各級支前機構動員、組織民工達60萬人(其中常備民工25萬人),大、小車1500餘輛,擔架6000餘副支援前線,輸送糧秣彈藥,後運傷員,有力地保障了一線部隊的作戰。

魯南戰役進行中,地方武裝、民兵不斷襲擾敵人,破壞敵人交通。魯南地區有60餘萬支前民兵、民工,1500餘輛大小車及6000餘副擔架直接參戰,擔負大量軍用物資的輸送和傷員轉運,保障了一線部隊作戰。

點評:此戰是山東、華中兩野戰軍會合後,統一指揮,集中兵力,打擊有機械化兵團加強的國民黨軍的一次成功殲滅戰,首創華東戰場一次殲滅國民黨軍兩個整師的紀錄,特別是殲滅第1快速縱隊,嚴重打擊了進範的國民黨軍。同時挫敗了其進攻山東解放軍首府臨沂的計劃,進一步豐富了兩野戰軍組織實施較大規模運動戰和攻堅戰的經驗,尤其是使山東、華中野戰軍獲得對敵機械化部隊的寶貴經驗,戰役中俘獲的大批人員包括技術人員,經過動員教育,自願加入人民軍隊,補充到各部隊。繳獲的大量裝備器材,特別是坦克、火炮等重型武器,裝備了部隊,為華東我軍組建特種兵部隊提供了物質基礎。魯南戰役的主要經驗是:辯證地分析敵之強弱,看出強敵在某種條件下也可能轉化為較弱之敵,善於抓住敵人的弱點,及時定下戰役決心;利用解放區的有利條件,隱蔽運動部隊,發起突然攻擊;戰役合圍與戰術分割同時進行,迅速殲滅被圍之敵,使其餘敵軍不及應援;發揚連續作戰的作風,及時轉用兵力,擴大戰果;對敵機械化部隊,首先集中兵力殲滅其步兵,然後以靈活多樣的手段消滅其坦克。通過這次戰役,進一步加速了華東全軍作戰指導思想和行動的統一,這對加強軍內外團結,進一步開展戰局,實施更大規模的運動戰、殲滅戰,具有重要的意義。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247kw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