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明朝後期真正用來抗衡後金鐵騎的是什麼?

明朝後期真正用來抗衡後金鐵騎的是什麼?

1644年,在中國的歷史舞臺上活躍著三支不同的政治力量:沒落的明朝、攻佔北京的李自成農民軍和關外正在崛起的清朝。對於這段歷史,今天人們談論的焦點大多是吳三桂獻城,因為明朝末期唯一能抵抗清朝八旗兵鋒的只有長城了。

明朝後期真正用來抗衡後金鐵騎的是什麼?

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全長6300公里,由連續城牆、關隘、烽堠和各種障礙組成。歷經千年烽火,長城防禦北方騎兵騷擾的成效顯著。明朝對長城進行了大規模的修建,在明朝統治中原的270多年中,長城的修建從未停止過,長城防線在防禦基礎和戰術上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善。

從結構上看,明長城建築材料和施工技術都有很大改進,牆體由磚砌、石砌和磚石合築、泥土夯築而成。在築城上,明長城更加註重倚重地勢,修築者充分利用山險水障等天然障礙,城牆的高低薄厚都隨山形地勢而異。明長城的防禦工程也較前朝大大加強。城牆頂部內設宇牆,外設雉堞,雉堞上有望孔和射擊孔,便於守城士兵防禦作戰。為增強守備,明長城在關鍵地段加修多道城牆,有的地方大大小小的石牆竟多達28道。此外,還有劈山牆、山險牆、木柞牆和邊壕等輔助防禦設施。上百座雄關隘口和上萬個墩臺將明長城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比以往任何朝代的長城都更加堅固完善。

為了加強京畿北方的防禦,明長城加大了這一地區的防禦縱深,採用多道城牆、大縱深的防禦,由外而內分別為外長城、內長城和內三關長城,逐層掩護,重疊設防。對於手持弓箭大刀,只善於野戰奔突的八旗騎兵來說,想攻破如此堅固的長城防線,幾乎是不可能的。

其實,明清在關外的戰爭中,曾經進行過城池攻堅戰,最為典型的便是寧遠之戰。寧遠(今遼寧興城),是明朝在關外的最後堡壘。當時很多明將主張收縮防線,據守山海關,抗清名將袁崇煥卻提出“保關內必守關外,保關外必守寧遠”。為抵禦清軍(其時稱後金),袁崇煥大修寧遠城牆。不久後的戰鬥證實了袁崇煥此舉的高明。

天啟六年(1626年)正月十四日,清太祖努爾哈赤趁遼東明軍易帥撤軍之際,率八旗精銳6萬出瀋陽,直逼寧遠城。攜遼瀋之戰餘威的努爾哈赤並未把寧遠放在眼裡,隨即揮師攻城。後金軍推著車為前導,步騎兵蜂擁攻城。城下,弓箭手萬箭齊發,一時間“城堞箭鏃如雨注,懸牌似蝟刺”。在如此猛烈的攻勢下,寧遠城一度危如累卵,卻終因城池堅固、守城兵器配置完備而未被攻破。可憐數萬精於騎射的八旗勁旅不得施展,反被明軍的西洋大炮轟得傷亡慘重,努爾哈赤也中炮受傷,半年後疽發病卒。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pkg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