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育兒 >

天涼別把孩子捂出病 穿多or穿少怎麼判斷

天涼別把孩子捂出病 穿多or穿少怎麼判斷

眼下已進入秋季,早晚氣溫明顯偏低。低溫天氣裡,很多爸爸媽媽怕孩子受冷生病,於是就給孩子穿得嚴嚴實實的。其實老話“春捂秋凍”, “若要小兒安,三分飢和寒”是有一定道理的,低溫天氣裡,很多寶寶生病不是被凍著反而是被捂出來的。

天涼別把孩子捂出病 穿多or穿少怎麼判斷

天涼別把孩子捂出病 穿多or穿少怎麼判斷

很多病是捂出來的 穿多or穿少怎麼判斷?

真相丨穿衣太多更容易受涼

兒科主任中醫師說,其實穿衣太厚的孩子反而更容易感冒,這在臨床太常見了。“一方面,有的孩子穿得太多,整個人都被束縛住了,反而行動不便、血行不暢,於是背後出了一身汗,手腳倒是冰涼的。另一方面,如果出汗後家長沒及時發現,增減衣物,冷風一吹,反而 更容易受涼。”

要知道,孩子的病十有八九是捂出來的:

穿多-汗多--面板疾病

數九寒天,我在門診見過出痱子的孩子,一身皮疹就診,一看全是痱子。降溫的速度總趕不上加衣服的速度,也趕不上室內溫度增加的速度。孩子穿的裡三層外三層,汗多汗管堵塞,面板透氣不好,清潔不佳,造成痱子、溼疹、膿皰疹。

穿多-尿少--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孩子穿的多出汗多,尿量減少,尿液濃縮,增加了對尿道口粘膜的刺激和損傷,造成外陰炎或龜頭炎。而外陰炎清潔不佳,感染逆行,可造成泌尿系感染。

穿多-便幹--肛裂、便祕、腹脹、消化不良

穿的太多出汗多,如喝水再不能保證,會造成大便乾燥,大便密結變粗變硬,造成排便困難,孩子用力排便會造成肛裂、出血,恐懼排便會造成便祕,而如果兩三天沒有大便,患兒會出現腹脹、食慾減退。

穿多-便幹--發熱咳嗽

細心的家長會發現,孩子發熱咳嗽等呼吸道症狀之前或同時常伴有大便乾燥或便祕。中醫理論: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不通,肺熱不能排出,即容易出現發熱咳嗽等症狀。孩子穿的太多,造成便幹,不僅會導致消化道的症狀,也是引起呼吸道感染很重要的因素。

判斷丨寶寶穿衣以手心和後背不出汗為宜

有嬰幼兒的家庭室溫不宜太高,一般保持在十七八攝氏度為宜,還要注意中午時通風 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關鍵是不要把孩子包得太嚴實,家長可隨時摸摸孩子後背和手心,以不出汗為宜。同時孩子的衣服一定要容易穿脫,便於家長根據孩子當時的體溫、出汗情況來增減。

提醒:1歲以內的寶寶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散熱多,可按照“比大人多一件”的標準穿衣。3歲以上的寶寶都會自我表達冷暖,只要孩子不覺得冷就沒必要多穿。可以和成人穿一樣多,甚至稍微少一些,因為他們會經常活動,而且適當鍛鍊禦寒能力可增強體質。

原則丨添衣以“四暖一涼”為宜

婦幼保健院主任出,通常兒童穿衣做到“四暖一涼”即可。

“四暖”即一為手暖,摸一摸寶寶的小手心,看看是否溫暖,要以手心溫暖而無汗為宜;二為背暖,即寶寶的背部溫暖卻沒有汗液冒出,如果背部出汗多,則很容易導致風寒溼等病邪入侵;三為肚暖,肚暖即保護好寶寶的脾胃,幼兒脾胃不足容易在冷空氣的直接刺激下損傷脾胃功能,影響寶寶正常的消化吸收,所以睡覺時要給寶寶的小肚子蓋上被子;四為足暖,常言道“寒從腳起”,腳與上呼吸道存在著較為密切的關係,腿腳一著涼,就很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的疾患, 但有很多家長在冬天時,只會給孩子穿多點衣服,卻忽略了孩子兩隻小腳的保暖,因此,天氣變冷後家長要給寶寶穿上柔軟溫暖的襪子,入睡時也要給他們的小腳丫 蓋好被子,不要露在外面。

“一涼”則為頭涼,冬天的時候很多家長喜歡把孩子包裹得只露出一張憋得紅紅的小臉蛋,其實這也是不太適宜的,人體的散熱,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頭部散發出來的,如果頭被捂得嚴嚴實實了,反而不利於散熱。在冬天比較冷時,可以給寶寶戴上一頂帽子即可。

推薦丨保暖又不厚重的寶寶穿衣法則:“洋蔥式穿法”

像洋蔥一樣穿著一層一層的衣物。內層可選擇材質柔軟、透氣且排汗功能良好的純棉衣物,中層衣物保暖,最外層防水防風。根據場合與溫度,可以一層層加上或脫下,需要時,可搭配帽子、襪子、手套、圍巾等小配件。

溫馨提示:秋天來了天氣變冷了,但是給寶寶加衣服也要循序漸進哦,突然給把寶寶捂成個胖娃娃是很容易生病的呢!願每個寶寶都能健康地度過寒冷的季節。

標籤: 穿少 出病 天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yuer/n2ey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