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育兒 >

新生兒第一週的生長髮育標準-新生兒第一週怎麼護理

新生兒第一週的生長髮育標準-新生兒第一週怎麼護理

從今天起,你將要開始“月子”生活。不用擔心,你可以趁寶寶睡覺的時間休息,補充分娩消耗的體力、護理產後疼痛的身體、學習怎麼母乳餵養、學習怎麼護理新生寶寶。“媽媽”的征程正式開始,一路上會有我們與你相伴。

新生兒第一週的生長髮育標準-新生兒第一週怎麼護理

新生兒第一週發育指標

剛出生的寶寶通常看起來有些不是很好看,臉部、眼睛都有些腫、緊緊地握著小拳頭。雖然他看上去很柔弱,實際上寶寶有著令你驚奇的視、聽、聞、味覺能力。出生後半小時內他就能吮吸和吞嚥母乳,出生當天,就開始排洩大小便。還有一系列的原始反射幫助自己與外界溝通。

1、您新生寶寶體重、身高參考值

【男嬰】體重2.5-4.4kg,身長46.1-53.7cm

【女嬰】體重2.4-4.2kg,身長45.4-52.9cm

2、聽覺

聽覺很敏感,頭會轉向發出聲音的方向,眼睛也會去尋找聲源。

3、觸覺

觸覺很敏感,對不適應的感覺會作出反應。有多種反射反應。

4、視力

只能看到範圍在15釐米遠,45度範圍的物體。

5、頭圍、前囟

頭圍平均33-35釐米。

前滷斜徑平均2.5釐米。

新生兒第1周餵養提示

1、正確的姿勢及吸吮方法,對於寶寶與你都非常重要。找個讓你感到舒服的位置,用枕頭或靠墊支撐你的背,以及放在膝蓋上墊高寶寶的身體來讓自己獲得最放鬆和舒適的姿勢。同時讓寶寶的臉正面對著你的乳房,在哺乳過程中,你的大姆指在上,其它四隻手指在下,托出哺乳那側乳房,要讓寶寶整個嘴巴都含住你的乳頭與乳暈,這時他的鼻子和下顎都應貼合你的乳房。

2、如果你感覺乳房會壓住寶寶鼻子,將鼻子附近的乳房面板輕輕按下去一點,留出空隙讓寶寶可以順暢呼吸。新媽媽一定要讓寶寶多吃些初乳,因為初乳被人們稱為第一次免疫,比金子還珍貴!它不但能夠滿足新生兒生長育的所有需要,還有促脂類排洩作用,減少黃疸發生。寶寶出生後7天內的乳汁都是初乳,母親的初乳相當於疫苗的作用,能極大增強寶寶免疫力,越早吃到初乳寶寶的免疫屏障越早建立。

3、寶寶出生頭兩週裡不宜規定時間和次數,視實際情況來調節。因為寶寶胃小,每次吸入的奶量並不多,按需哺乳能夠使寶寶吃飽喝足,更快地生長。同時,勤吸允也能刺激媽媽催乳素的分泌,讓乳汁分泌更加旺盛,同時還有助於消除媽媽的奶脹,防止發生乳腺炎。讓寶寶嘴巴充分包住乳暈而不只是叼著乳頭,這樣的銜乳一定不會產生疼痛。

下述步驟可令乳汁供應充足

1.儘早開始餵奶(產後一小時內)。

2、頻密地以純母乳餵哺(每日十至十二次)。

3、無須新增奶粉或水。

4、要有均衡的飲食,口渴時應即補充水分。

5、媽媽餵哺時儘量放鬆自己,要多休息。

新生兒第1周護理提示

新生兒黃疸護理

60%的寶寶在出生72小時後,會出現生理性黃疸。這是由於新生兒血液中膽紅素釋放過多,而肝臟功能由於尚未發育成熟,無法將全部膽紅素排出體外,膽紅素聚集在血液中,引起了面板變黃,稱為生理性黃疸。一般生理性黃疸會在新生兒出生後2-3天出現,你可以用肉眼看出寶寶面板有點黃,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在4-6天最為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後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如果證明是因為餵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必須要勤餵食物,因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勤吸才會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會愈多,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吃不夠或因持續黃疸,就用水或糖水補充。但如果是黃疸持續不退而且有加重的跡象,同時寶寶出現精神不好、哭鬧增多、體重下降等情況時,很可能是病理性黃疸,這樣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勤餵母乳儘可能通過多餵養,增加排便量,才能達到退黃目的。因為引起新生兒黃疸的膽紅素只能通過排便排出體外。

臍帶護理

洗澡後把寶寶身上的水分都擦乾,就開始消毒。用75%的酒精棉籤輕拭臍帶,沿著肚臍溝溝來消毒。寶寶的臍帶脫落前或剛脫落臍窩還沒幹燥時,一定要保證臍帶和臍窩的乾燥,因為即將脫落的臍帶是一種壞死組織,很輕易感染上細菌。所以,臍帶一旦被水或被尿液浸溼,要馬上應用幹棉球或乾淨柔軟的紗布擦乾,然後用酒精棉籤消毒。臍帶脫落之前,不能讓寶寶泡在浴盆裡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乾後再洗下半身。一般情況下,寶寶的臍帶會慢慢變黑、變硬,1~2周脫落。假如寶寶的臍帶2周後仍未脫落,要仔細觀察臍帶的情況,只要沒有感染跡象,如沒有紅腫或化膿,沒有大量液體從臍窩中滲出,就不用擔心。假如肚臍的滲出液像膿液或有惡臭味,說明臍部可能出現了感染,要帶寶寶去醫院。

新生兒護膚——慄粒疹

很多父母都會發現自已剛出生寶寶鼻尖鼻翼或面部上長滿黃白色小點。大小約1毫米。這是受母體雄激素作用而使寶寶皮脂分泌旺盛所致。圍繞嬰兒鼻子、下巴和前額等部位長出的細小白點稱為粟粒疹。出生時即可發現;生後幾個月內逐漸消失。粟粒疹較硬,有時好像細微的疙瘩;皮下的小白點是堆積的皮脂腺分泌物,為良性皮疹,不需任何處理。千萬不要用去擠樣會引起區域性感染。有的寶寶這種小粒粒,過一段時間就自行消失了,不用擔心。

另外,從第4天到第7天,部分新生兒的乳頭常常發腫。不論是男孩、女孩都是如此,甚至流出乳汁。這種現象在兩、三週裡會自動消失。有的女嬰會從陰道里流出類似牛奶那樣或者夾雜有血液的液體,這是受母體激素的影響而產生的,會自然痊癒。

新生兒第一週媽媽的飲食

營養須知

分娩消耗了媽媽大量精力和體力,所以應及時調理飲食,加強營養。產後飲食應以富於營養、足夠的熱量為原則。但對於剛生下寶寶的新媽媽來說,身體仍處在極度虛弱的狀態,同時腸胃的蠕動也較差,對食物的消化與營養吸收功能尚未恢復,所以分娩當天要多吃清淡湯食,如紅糖水、藕粉、蒸蛋羹、蛋花湯等。

理想膳食

產後需按身體恢復的狀況來進補,第一週以代謝、排毒為主,第二週以收縮骨盆腔及子宮為主,第三週才開始真正的進補,產後兩週內,因身體內臟尚未收縮完全,疲勞亦未完全恢復,此時若吃下養分太高的食物,身體無法完全吸收,無法代謝,形成多餘脂肪,同時也不利於媽媽的乳汁分泌。

新生兒第一週注意事項

一、產後半小時讓寶寶吸吮乳頭

1、通過寶寶的吸吮,能有效地刺激母親的激素分泌,繼而促進乳房內腺體分泌乳汁。產後24小時內、產後三天進行乳房按摩.按摩前產婦需要熱敷一下乳房,尤其是硬塊的地方,多熱敷一會,這樣可以減少做按摩時的痛苦。

2、產後三天再喝催乳湯,過早的喝催乳湯,會使乳汁下來過快過多,新生寶寶吃不了,不但會造成浪費,還會使媽媽乳管堵塞而出現乳房脹痛。過晚喝催乳湯又會使乳汁下來過慢過少,媽媽會因無奶而心情緊張,泌乳量會進一步減少,形成惡性迴圈。因此一般建議在產後第3天開始給媽媽喝催乳湯。此湯非十全大補湯,記得此時選擇喝的湯易清淡不可油膩。催乳湯的目的是下奶,而真正的進補應該放在第三週開始。

3、催乳方法之按摩,環形按摩:雙手置於乳房的上、下方,以環形方向按摩整個乳房;螺旋形按摩:一手托住乳房,另一手食指和中指以螺旋形向乳頭方向按摩;指壓式按摩:雙手張開置於乳房兩側,由乳房向乳頭擠壓。

二、產後媽媽汗多

絕大多數新媽媽在產後出現盜汗現象,以夜間睡眠時和初醒時更為明顯。這是正常的生理現象,因為妊娠期體內聚積很多水分,產婦面板排洩功能旺盛,由面板將妊娠期間積聚在體內的大部分水分排洩出體外。產後出汗多雖是正常的生理現象,但作為產婦本人要加強自我保健與護理。

首先,室內溫度不要過高,要適當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流通。第二,產婦穿蓋要合適,不要穿戴過多,蓋的被子不要過厚,出汗多時用幹軟毛巾隨時擦乾身上的汗水,有條件者每天洗淋浴或用溫熱水擦浴。第三,產婦的全棉內衣內褲要勤洗勤換,多吃些新鮮蔬菜水果,一般來說產後10天左右多汗的現象逐漸減輕。第四,月子期間出汗多是因為生完寶寶身體虛了,出的是虛汗,這此汗是凍的,並不是熱汗,所以要漸漸吸收營養的食物來恢復產後虛弱的身體,可給予健脾補肺的食物來調理身體,有待體質加強,從而提高抵抗力,自然出汗多的現象會減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yuer/rd8rg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