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學生保健 >

少女恐懼死亡 每晚需父母陪睡

少女恐懼死亡 每晚需父母陪睡

從一場關於死亡的噩夢中醒來開始,少女林文雅(化名)時常感覺自己快要“死了”,嚴重時會發暈,手腳發麻,噁心。而且,讓人不解的是,十九歲的她每晚不和父母睡,就會出現呼吸困難。日前,被家人和朋友說是得了“心病”的她走進心理訪談室,求助心理專家。

少女恐懼死亡 每晚需父母陪睡

事件

19歲了 她害怕一個人睡

“我感到絕望。這是我最後一次向外求助,很看重,所以放在最後來做……”19歲的林文雅說,國中畢業後她考上了五年制專科,現在要進入實習階段了。然而,從今年7月開始,她就難以像以前一樣學習和生活了。“心情焦慮,沒安全感,後來學都無法正常上了……”林文雅的狀況讓她的父母很頭痛,家人和朋友都以為她裝病,同學說:“你就是想得太多,不去想不就沒事了嗎?”可是,內心的痛苦卻時刻折磨著她。

一天,和同學一起乘公交車,坐著的林文雅突然覺得不舒服,就對身旁的同學說:“我覺得手腳發麻,有點頭暈……”同學安慰了幾句,以為她開玩笑。可十多分鐘後,林文雅從椅子上撐起身來的那一瞬間,眼前一黑,全身麻軟,最後癱倒在地。同學被嚇壞了,趕緊將她送到附近醫院。可忙碌半天,心內科的醫生都沒有檢查出她有任何問題。據林父表示,這不是林文雅第一次出現這種情況了,這段時間,只要到了晚上,她都會頻繁出現心跳加速、脖子像被人卡住一般呼吸困難,身體很重……“就感覺自己像要死掉一樣,非常害怕。”後來,19歲的她和父母睡在一起後,這樣的狀況才有所減少。“這樣覺得很有安全感,我害怕一個人睡。”

夢見死亡 醒來後她變了個人

林文雅說:“我覺得這一切死亡感知,都緣於我做的那個有關死亡的噩夢……”2008年7月的一晚,林文雅夢到自己被老鼠咬傷,中了奇怪的毒,然後,身體很沉、心跳停止……整個過程非常痛苦。醒來後,林文雅時常感覺自己的早搏,心跳加快。那之後,每當入睡時,林文雅就緊張、害怕,她只要閉上眼睛就覺得呼吸困難,大口大口地吸氣,可都不太管用。據她講,只有和父母一起睡才能睡得安穩,獨處時,她犯病的頻繁越來越高,以往那個開心活潑的自己不在了,她整天心事重重,緊張、害怕,記憶力也跟著減退,腦海裡能留下印象的東西大多是負面的。比如,她常回想起爺爺在病逝前的一幕;她會聽到車禍事件而對生活失去希望,痛哭不已;上網查遍關於心跳加快導致死亡的病例她就覺得和自己很相似,越想越恐懼。

“恐死”怪症 醫院查不出病因

林文雅每天生活在恐懼死亡的陰影中,老是覺得心臟有問題的她,先後去了幾個醫院做檢查,可所有醫生的診斷報告都說她沒問題。一番折騰下來,家人對她說:“你這是‘心病’。”

最近,林文雅發覺自己的病情越來越嚴重,甚至出現了幻想。一天,她和媽媽到超市裡購物,扶著推車的她突然感覺沒了思維,周圍的一切都成了模糊的假象,整個超市好象只有她一人。那一刻,她再次強烈的害怕死亡。“我要怎樣才能走出這樣的困境呢?”林文雅痛苦地說。

對話

“父母無私的愛讓我內疚和不安”

林文雅說她沒覺得有什麼壓力,她最大的心願就是像以前一樣好起來。但心理專家李存英通過與她的談話找到了籠罩在她身上的那種焦慮和緊張。

李存英(以下簡稱李):19歲了還要父母陪著睡,你想過原因沒有?

林文雅(以下簡稱林):太依賴父母了,和父母一起睡更有安全感,睡之前也沒有緊張。如果還要這樣下去,我也想不出別的辦法熬過晚上。

李:如果父母沒陪在身邊,你怎麼辦?

林:我曾經說過,父母如果去世了,我也不活了。

李:不開心時,你用什麼方式解悶?

林:一般就是打遊戲、看電視,沒別的了,好像對什麼都沒興趣了。

李:為什麼以前那麼開朗,現在卻感覺不到快樂呢?

林:(哭)我好想回到過去哦。現在越來越嚴重了,白天,一個人在家也害怕。記得有一次,家裡沒人,我又開始擔心自己會死,我開始哭……我現在常常哭。

李:現在,還有讓你快樂的事嗎?

林:現在讓我能快樂的事越來越少,和爸爸談心很快樂,可快樂是短暫的。

李:為什麼這麼想?

林:記得前幾天和爸爸聊起這段時間的變化,我當時哭了,哭後我有一絲輕鬆。可媽媽回來時,知道我哭了,就變得不高興,說我想得太多。我突然覺得很委屈,她不理解我。

李:你和父母的關係怎麼樣?

林:其實父母是很愛我的,儘管他們都是工薪階層,但對於我的生活和學習他們都儘量滿足我,他們的壓力很大,我很想幫他們。

李:那以你的現狀,你覺得能幫助父母什麼呢?

林:我覺得自己健康就好,可我從小到大總是生病,小時候感冒是家常便飯,而父母因為這個也會有些抱怨,畢竟經濟很緊張。他們對我無私的愛讓我很內疚和不安。

專家分析

過度依賴家人 心理年齡脫節

心理專家李存英:林文雅屬於焦慮驚恐發作,已影響到了她的方方面面,興趣低、情緒差、自我評價低,這都和抑鬱情緒有關。對於父母的愛,她很在乎,很依賴。但從現實狀況來說,卻沒有實際能力來幫父母分擔壓力,因此十分內疚。過度對家人依賴和內疚使得林文雅積鬱成疾,她的心理年齡在家人過度寵愛下並未成長。林文雅的創傷階段很微妙,更進一步的瞭解可以通過“心理釋夢”的方式來作分析。建議林文雅每天發現自己5條優點,並記錄下來;學著對父母表達內心的愛;分階段繼續接受心理治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xuesheng/7d93g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