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嬰幼兒 >

寶寶輸液時家長怎照顧

寶寶輸液時家長怎照顧

目錄:

寶寶輸液時家長怎照顧

第一章:寶寶輸液時 家長應該怎麼照顧寶寶

第二章:小兒發熱的物理降溫

第三章:孩子感冒最好別做劇烈運動

寶寶抵抗力弱,感冒發燒是常有的事,因此打點滴是大多數家長的首選。但由於寶寶小,看到針頭會害怕的大哭,另外由於寶寶的不配合往往不能夠一陣成功,這是家長心疼,孩子遭罪,在寶寶輸液時,家長還需要注意哪些知識呢?

寶寶輸液時 家長應該怎麼照顧寶寶

現在小寶寶到醫院看醫生時,在認為自己寶寶病情不太嚴重的情況下,由於各種因素,在門診輸液室進行靜脈點滴治療是寶寶的父母選擇的主要治療方式,現在的專科兒科醫院門診的就診量大,人員流動大,特別是在門診輸液室等候靜脈輸液的患兒和及其陪伴的家長更為聚集噪雜。

其一,環境是造成人的心情好壞的重要因素;

其二,患兒在靜脈穿刺的過程中,難免會又哭又鬧,陪護寶寶的媽媽、爸爸,特別是寶寶的爺爺奶奶會在這時不知所措,甚至在護士不能一針穿刺成功時,心疼寶寶,而表現情緒急躁;

另外,在輸液過程中,碰到一些問題,也慌張急躁,家長所表現的這些心情、情緒醫生護士都會能理解,但通過我們交給家長們一些輸液中的小常識,相信家長都能會積極配合好護士工作的。為了使護士能順利完成靜脈穿刺過程和患兒能順利地完成靜脈輸液治療全過程,需要家長配合護士做好以下方面協助工作:

輸液前:

1、如病情許可,可讓寶寶吃些東西;排出大小便。以減少輸液時大範圍的活動,避免紮好的點滴針不小心脫掉。

2、如果護士選擇了穿刺點在頭皮上,家長做好協助按好寶寶的頭部,這樣能給寶寶安全感。

3、護士在操作前用消毒液擦完血管穿刺點周圍面板後,媽媽切忌不能隨便碰觸,以免汙染。

輸液時:

1、在門診輸液時,護士打上點滴後,需要家長觀察點滴滴速,不可隨意調節速度。

2、如寶寶在輸液中突然怕冷、寒戰、面色蒼白,應馬上通知醫護人員。

3、觀察針頭是否脫出或移位、區域性有無腫脹,如有異常,馬上通知醫護人員。

4、應注意觀察輸液瓶液體的量見到輸液袋內的液體已輸完時,應通知護士更換,不可自己動手。

5、不要帶著輸液瓶離開輸液區域。液瓶不能掛的太低,否則血液會返流回針頭及輸液管。瓶液應保持垂直。

6、注意寶寶的舉動,避免寶寶拉扯,以免壓迫注射部位,造成滴注不順暢。

7、輸液過程中如餵奶、喝水,要將寶寶上身抬高,以防異物嗆入氣管。

當液體已經輸完,而護士來不及更換液體時怎麼辦?

1、請您千萬過於著急,不要驚慌,即使液體在輸液袋快輸完,輸液管中的液體還可有一段時間,即使輸液管中的液體輸完了,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空氣進入血液,但血液會返流回針頭及輸液管,也不會給您的寶寶造成什麼危害。。這時處理的方法:可再叫一次護士;可以適當調節輸液管上面的小夾子(調節器),使輸液速度減慢,但不要關緊調節器,否則血液很快回流。

2、輸液完畢拔針後,無論穿刺處皮下有無出血,切不要用手去揉,應用無菌棉球按壓幾分鐘便可止血。

小兒發熱的物理降溫

夏天是各種病毒病菌的活躍期,也是孩子罹患各種傳染性疾病的高發期。除了及時的就醫和治療外,父母無微不至的護理也是促進孩子儘早痊癒的重要一環。無論是在家中還是在就醫途中,科學的護理都是好媽媽的必修課。如果您還不太精通,那讓首都兒科研究所的專家來手把手教您吧!

發熱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症狀,小兒的體溫可以隨氣候、飲食、哭鬧、和衣被的厚薄等有一定的波動,發熱也是許多疾病開始時的表現。

一般情況下,小兒正常體溫為腋下36℃~37℃,如超過37.4℃,可以認為是發熱。當小兒的體溫超過38.5 ℃時,就需要做退熱處理了。

由於各種原因,許多家長在小兒發熱時經常給孩子穿很多衣服或者蓋很厚的被子,為的是讓孩子發汗,認為這樣就可以退熱;有的家長除了帶孩子到醫院看病外,不知道要做些什麼;也有的家長甚至認為到醫院讓醫生看一看孩子發燒到多高的溫度,這樣醫生就可以診斷,或者醫生就可以給孩子治好病了。以至於許多孩子在就診前、來醫院途中或到醫院後未進行退熱處理前因高熱而發生驚厥,高熱驚厥又加重了家長的憂慮。這些家長不知道的是,如果發熱的孩子到醫院看病時體溫超過38.5℃,醫生是要先進行退熱治療的,因為這樣可以減少高熱驚厥的風險。所以先退熱是減少小兒高熱驚厥的重要措施之一。

如何給小兒退熱是很多家長需要知道的常識,物理降溫是快速並安全可靠的方法之一。

首先,要注意室內通風,小兒發熱時要減少衣被,這樣可以達到散熱的目的,特別是小嬰兒。我們通常說的打包降溫是對嬰幼兒而言,是嬰兒常用的降溫方法之一。但是要注意遮蓋孩子的腹部,防止腹部受涼。

高熱前寒戰是許多家長擔心的問題,有些孩子在高熱前出現皮膚髮花,手腳冰涼的現象,這是由於致熱原所引起的,通過一系列病理生理反應後發生的,這時家長要注意給孩子保溫,尤其是四肢,也可以給孩子一些溫熱飲料。

當孩子體溫超過38.5℃時,用物理的方法降低體溫通常是安全有效、減少因高熱而發生驚厥危險的重要措施之一。

物理降溫適用於高熱而迴圈良好的小兒。物理降溫的方法很多,家長在家裡一般都能夠自己完成。主要為頭部冷敷、溫水擦浴或溫水浴。這些方法做起來很簡單,而且不存在藥物降溫的不良反應。

頭部冷敷適用於小兒的一般發熱。方法是將毛巾用涼水浸溼後敷在小兒的前額部,並及時更換;也可用水袋裝入涼水,枕在頭下,達到頭部降溫的目的。

溫水擦浴適合於高熱小兒的降溫,特別是有高熱驚厥史的小兒。方法是用溫水擦拭小兒的面板。水溫不宜過高,重點擦拭部位為頸部、腋窩、腹股溝、膕窩等大血管走向部位,並在這些部位多停留一些時間,邊擦浴邊按摩,這樣可以使血管擴張,達到全身散熱的目的。但是要注意不要擦拭頸後部、胸部、腹部,因為這些部位對冷刺激比較敏感,可反射性地引起心率減慢和腹瀉等不良反應的發生。擦拭的時候注意給孩子遮蓋腹部,防止腹部受涼,擦拭後也要注意給孩子保暖。如果孩子精神好,可以採用溫水洗浴的方法,這樣降溫的效果更會好些。溫水洗浴後給孩子蓋好衣被,讓孩子休息,並多飲溫開水。

另外,擦浴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病情變化,如果孩子有寒戰、面色蒼白等異常情況,應停止擦浴,及時就醫。

值得一提的是酒精擦浴現在已不提倡使用。 藥物降溫應在醫師指導下進行。

無論什麼原因引起的發熱,都應該先讓孩子躺下休息,同時要給多孩子喝水,這樣可以增加尿量,使孩子多出汗,不但能夠降溫,而且還有利於排出毒素。

因小兒病情變化較快,發熱的小兒經過適當的退熱處理後應及時到醫院就診,以免耽誤病情。

孩子感冒最好別做劇烈運動

同樣是病毒,在一般人身上,只是患一個小感冒而已,四天到兩週自己就能好。可是,對某一些人來說,就變成了大事件,病毒竟然會侵犯到心臟裡,引起心肌壞死,甚至會奪命。

專家強調,感冒患兒一定要注意休息,最好不要堅持上體育課,以免劇烈運動加重病情。

病毒入侵心臟,感冒後胸悶要警惕

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心血管專科副主任覃麗君介紹,當病毒侵犯人體時,除了產生一系列的感冒症狀外,同時侵入人體的血液,醫學上把這種情況稱為“病毒血症”。侵入血液中的病毒刺激人體,或直接損傷心臟、或產生免疫異常損害心臟,使炎症滲出和心肌纖維變性、壞死、改變,從而導致不同程度的心功能障礙。

所以,感冒很可能就是病毒性心肌炎前驅症狀,病毒性心肌炎剛發病時僅表現為一般感冒症狀如發熱、頭痛、全身痠痛、咽痛、咳嗽等,1-3周後才出現胸悶、心悸、胸痛等不適,此時如去醫院檢查,可能發現有心臟擴大,心電圖可表現為心律失常、心肌損害,驗血可有血沉升高、穀草轉氨酶活性升高等。

覃麗君建議,凡在感冒後短期內出現心悸、胸痛、胸悶、氣急、疲乏、頭暈等不適症狀的人,即應警惕發生心肌炎的可能,萬不能掉以輕心,需儘早找醫生診治。

休息是病毒性心肌炎最好的治療方法

病毒是如何通過血液或免疫異常侵犯到心臟的,發病原理沒有十分清楚。感染上病毒後,導致病毒性心肌炎誘因有很多,比如發熱、劇烈運動或過度勞累、睡眠不足、營養不良等。覃麗君提醒家長,如果孩子有感冒或腹瀉症狀的,特別是精神、面色不好、乏力,就不要堅持讓孩子去上學或上幼兒園,尤其不要上體育課了。

實際上,病毒性心肌炎最重要的治療是休息。動物實驗證明,讓小白鼠病毒感染後引起心肌炎,如果驅使它不停歇地活動,結果幾乎無一倖免死亡;而如果給予休息,則大多數可以繼續生存。由此可見,休息對於病毒性心肌炎的預後很重要。如果急性期沒有很好休息,有的可遺留下過早搏動等後遺症,少數人可遷延為慢性心肌病。

當然,對患心肌炎的孩子,只要及時診斷和治療,大部分是可以痊癒的,不會影響今後的健康。但如果治療不及時或未徹底治療好,常會復發,甚至發展成遷延性心肌炎或心肌病,到那時要恢復正常就非常困難,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結語:由於寶寶年齡小,對自己不舒服的地方不能準確的表達,這時就需要父母們,自己耐心的觀察寶寶,在寶寶生病時我們要多給予鼓勵,讓寶寶有個好心情,轉移寶寶的注意力,有助於減輕寶寶的疼痛。(文章原載於《大眾健康》,刊號: 2012年第4期,作者:陳燕芬(首都兒科研究所護理部)、首都兒科研究所護理部,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標籤: 輸液 寶寶 家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yingyouer/g4xl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