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嬰幼兒 >

不吼不叫教你搞定寶寶小脾氣 正確引導寶寶一生受益

不吼不叫教你搞定寶寶小脾氣 正確引導寶寶一生受益

育兒的路還很漫長,只有在一次次的實戰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學 習進步,才是對孩子和自己最好的方式,所以每天我都會反思一下我當天的行為,爭取明天比今天做一個更稱職的媽媽。有的媽媽發現,孩子的脾氣大了不少。親戚也多,還有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做後盾,都不敢怎麼著他。也知道不能打,吼他也不對,就是控制不住,該怎麼辦?下面跟隨本站一起來看看吧。

不吼不叫教你搞定寶寶小脾氣 正確引導寶寶一生受益

就比如對待我家寶寶發脾氣這個方面,我知道隨著她的成長,她的自主能力越來越強,情緒也越來越豐滿,這是一件好事。雖然她再也不會像小嬰兒那樣,就算任你“擺弄”也不怎麼輕易哭鬧。現在的她有了一些自我意識,由於還不能流暢表達自己的需求,一旦她的願望落空,有情緒太正常了,這個時候家長又不能打、又不能罵,講道理她也聽不懂,只能慢慢安撫寶寶的情緒,等她平靜下來再說。

所以這個時候是比較考驗家長耐心和脾氣的,家長如果自己先急了,那事情可能會越弄越遭,只有自己先緩下來,才會有耐心安撫孩子。

不過,除了事後安撫,防患於未然也非常重要,通過平常的觀察,弄清楚自己的寶寶什麼情況下喜歡發脾氣,比如餓了、困了等等,先解決好生理需求,寶寶才有開心玩耍的前提。

另外,家長要學會繞道,別跟寶寶硬著來,如果她非想玩什麼東西,你覺得不妥、不應該給她玩,那就找其他東西轉移一下注意力,然後再拿走原先的,可別硬拽,硬碰硬,寶寶可不得有點情緒。

再者,別主動埋雷,像我前面寫的,明曉得待會穿衣服的時候手裡拿著大玩具不方便,先開始就別給她念想,或者就只給一個,否則就是親手給了孩子希望接著又親手奪走希望。將心比心,誰能愉快得了?

最後,除了寶寶一切都好外,你也要確保陪寶寶的時候自己一切都好,只有看護人狀態佳,才能好好陪伴孩子,否則壞情緒會直接影響到陪伴的質量。對自己好點,也是間接的對孩子好。

正確的對待寶寶的小脾氣,將影響到孩子以後的性格,所以我們還是馬虎不得~

所以,以下的這幾種方法,建議平時多反思一下。在之前寶寶發脾氣哭鬧的時候,有哪些做的不對,應該怎麼做,下次不至於犯同樣的錯誤。畢竟,事情發生的時候,往往來不及考慮這些!

首先,我們要知道的是,睡眠不足的孩子可能特別容易發脾氣、哭鬧,關於節後調整睡眠的問題,下次再詳細講。今天主要分享給各位家長,當大一點的孩子發脾氣哭鬧時候的處理辦法。

不吼不叫教你搞定寶寶小脾氣 正確引導寶寶一生受益 第2張

弄清楚孩子發脾氣的原因

也就是明確孩子的需求,是不是要滿足?不能滿足的時候,要告知孩子,給孩子另外的選擇。但是有些情況,比如給孩子穿得多了,孩子因為不舒服出現煩躁,這個時候家長一定要搞清楚原因。

減少孩子發脾氣時的“觀眾”

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只留一個人教育,尤其是不要有隔輩的家長(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在場。孩子知道誰會比較偏向他,知道向誰求助。

給孩子提供適當的選擇

比如要出門但是寶寶不願意起床穿衣服,可以提供給寶寶兩個選擇,“你是要在家裡我讀書給你聽呢,還是穿衣服我們去公園玩呢?”或者“你今天準備穿這件衣服出去呢?還是過年買的新衣服出去呢?”。注意,這裡的選擇不要太多,否則寶寶會都想去,從而滋生新的問題。當然也不要給孩子提供根本不存在的選擇。

不吼不叫教你搞定寶寶小脾氣 正確引導寶寶一生受益 第3張

保持冷靜

越是大聲吼叫,孩子可能會發脾氣越嚴重,哭鬧也會越嚴重,更加不提倡打孩子。家長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為什麼會生氣?是孩子不聽指令嗎?孩子不聽指令的時候,要想想,是不是指令下的不對呢?只告訴他不要把玩具扔在這裡,而沒有告訴他可以把玩具放在哪裡。也不要生硬的下指令,結合孩子喜歡看的動畫或者故事情節,進行角色扮演,告訴孩子不可以這麼做,應該怎麼做。

和孩子一起完成這個任務

孩子扔玩具,首先告知孩子不能扔,讓孩子撿起來,放在哪裡。如果孩子哭鬧發脾氣,媽媽或者爸爸,可以有一個人陪著孩子一起完成某個這個任務。當任務完成的時候,也不要吝嗇你的表揚。

轉移注意力

一般來說,孩子的注意力有限,當對於某件事情沒有滿足他的時候,會發脾氣哭鬧,這個時候家長可以選擇轉移孩子注意力的方法進行解決。

不吼不叫教你搞定寶寶小脾氣 正確引導寶寶一生受益 第4張

期望值要與孩子月齡相符

家長常常不自覺就拿自己孩子和別人家孩子進行對比,或者總拿成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期待值高了以後孩子又達不到,就會覺得是不是孩子的問題,怎麼就這麼調皮呢?比如孩子能聽3分鐘的故事,就不要期望他可以聽到10分鐘。也不要拿孩子跟別人家孩子比,即使是同齡,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天使。

很多家長常常吼完孩子之後,特別後悔,跟孩子道歉。保持冷靜的時候,只能通過默唸“親生的,親生的,親生的”。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會出現更多的問題,孩子會想要擁有私人領域和控制權,不會一味的接受。這個時候,只要是正常的需求,家長就要儘可能滿足孩子。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yingyouer/om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