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休閒 >排行榜 >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居里夫人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居里夫人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20世紀初,計算機和飛機仍然是夢想的東西。然而到了2000年,這些“夢想”早已稱為現實,整個世界也通過網際網路連通了起來。太空旅遊、電視機、手機、膝上型電腦等早已從科幻小說或者電影中進入了現實生活,然而這都離不開科學家們的努力。

在2019年1月初,英國知名媒體BBC發起了20世紀最偉大人物,其中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評選當中,我國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入圍,並與愛因斯坦並列。

值得注意的是,在入選的4人名單中個,屠呦呦是科學領域28個候選人中唯一入圍的亞洲人,下面就快和本站一起了解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吧!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

1、瑪麗·居里,2、阿爾伯特·愛因斯坦,3、艾倫·麥席森·圖靈,4、屠呦呦。

1、瑪麗·居里(MarieCurie)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居里夫人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生卒年:1867-1934

出生地:波蘭華沙

科研成就:發現鐳、釙元素

獲獎紀錄:諾貝爾物理學獎,諾貝爾化學獎,戴維獎章,馬泰烏奇獎章

瑪麗·居里(MarieCurie,1867年11月7日—1934年7月4日),出生於華沙,世稱“居里夫人”,全名瑪麗亞·斯克沃多夫斯卡·居里(MariaSk?odowskaCurie),法國著名波蘭裔科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

1903年,居里夫婦和貝克勒爾由於對放射性的研究而共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11年,因發現元素釙和鐳再次獲得諾貝爾化學獎,因而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兩獲諾貝爾獎的人。居里夫人的成就包括開創了放射性理論、發明分離放射性同位素技術、發現兩種新元素釙和鐳。在她的指導下,人們第一次將放射性同位素用於治療癌症。由於長期接觸放射性物質,居里夫人於1934年7月3日因惡性白血病逝世。

在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當中,居里夫人也是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世界僅有的3名女性科學家之一。

2、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居里夫人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2張

生卒年:1879-1955

出生地:德國烏爾姆

科研成就:狹義相對論、光電效應、引力波預言、廣義相對論、質能等價、愛因斯坦模型、量子理論、宇宙學

獲獎紀錄:諾貝爾物理學獎(1921年)、馬泰烏奇獎章(1921年)、科普利獎章(1925年)、普朗克獎章(1929年)、時代20世紀百大人物(1999年)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tein,1879年3月14日—1955年4月18日),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猶太裔物理學家。

愛因斯坦1879年出生於德國烏爾姆市的一個猶太人家庭(父母均為猶太人),1900年畢業於蘇黎世聯邦理工學院,入瑞士國籍。1905年,獲蘇黎世大學哲學博士學位,愛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設,成功解釋了光電效應,因此獲得1921年諾貝爾物理獎,1905年創立狹義相對論。1915年創立廣義相對論。1955年4月18日去世,享年76歲。

愛因斯坦為核能開發奠定了理論基礎,開創了現代科學技術新紀元,被公認為是繼伽利略、牛頓以來最偉大的物理學家。1999年12月26日,愛因斯坦被美國《時代週刊》評選為“世紀偉人”。

3、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Turing)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居里夫人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3張

生卒年:1912-1954

出生地:英國倫敦

科研成就:計算機和人工智慧之父

艾倫·麥席森·圖靈(AlanMathisonTuring,1912年6月23日-1954年6月7日),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被稱為電腦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

1931年圖靈進入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畢業後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回到劍橋,後曾協助軍方破解德國的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幫助盟軍取得了二戰的勝利。1954年6月7日,圖靈在家中逝世,享年41歲。

2013年12月24日,在英國司法大臣克里斯·格雷靈(ChrisGrayling)的要求下,英國女王向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

圖靈對於人工智慧的發展有諸多貢獻,提出了一種用於判定機器是否具有智慧的試驗方法,即圖靈試驗,至今,每年都有試驗的比賽。此外,圖靈提出的著名的圖靈機模型為現代計算機的邏輯工作方式奠定了基礎。

4、屠呦呦(TuYouyou)

BBC評20世紀最偉大科學家排名,居里夫人曾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第4張

出生:1930年12月30日

出生地:中國浙江寧波

科研成就:創制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發現了針對瘧疾的新革命性治療方法

獲獎記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拉斯克臨床醫學研究獎,華倫阿爾波特獎

屠呦呦,女,漢族,中共黨員,藥學家。1930年12月30日生於浙江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在醫學院藥學系生藥專業學習。1955年,畢業於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畢業後曾接受中醫培訓兩年半,並一直在中國中醫研究院(2005年更名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工作,期間前後晉升為碩士生導師、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的首席科學家。。中國中醫研究院終身研究員兼首席研究員,青蒿素研究開發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藥學家,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

屠呦呦多年從事中藥和中西藥結合研究,突出貢獻是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和雙氫青蒿素。1972年成功提取到了一種分子式為C15H22O5的無色結晶體,命名為青蒿素。2011年9月,因為發現青蒿素——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獲得拉斯克獎和葛蘭素史克中國研發中心“生命科學傑出成就獎”。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理由是她發現了青蒿素,這種藥品可以有效降低瘧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為首獲科學類諾貝爾獎的中國人。

屠呦呦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科學獎項的中國本土科學家、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生理醫學獎的華人科學家。是中國醫學界迄今為止獲得的最高獎項,也是中醫藥成果獲得的最高獎項。

2017年1月9日,屠呦呦獲得2016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18年12月18日,黨中央、國務院授予屠呦呦同志改革先鋒稱號,頒授改革先鋒獎章。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xiuxian/paihangbang/rd49xn.html
推薦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