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休閒 >世界之最 >

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 中國竹刻產品有200多個品種

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 中國竹刻產品有200多個品種

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是哪個國家?中國竹刻業發達。貴州的玉屏,湖南的邵陽、益陽,四川的成都、宜賓、江安,都是著名的竹刻工藝城市。四川宜賓產楠竹P品人面竹(又名龜甲竹>雕刻花瓶、筆筒、花鳥、魚蟲、山水、亭閣、人K川江安創用留青、古雕、空雕、半浮雕,淺浮雕、立體浮雕、染色淺雕、彩色竹雕、畫筆勾刀等多種刻法,刻製茶葉筒、煙盒、糖盒、花瓶、描屝、座屏、宮燈、窗燈、竹簧、竹筷等5大類200多個品種,300多個花色。其產品暢銷於國內外。中國被人們公汄為是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等相關內容。

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 中國竹刻產品有200多個品種

歷史源流

竹刻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專門藝術。由於不易儲存的緣故,在考古發掘中發現甚少。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彩漆龍紋竹佃,是現今已知較早的竹雕器。竹勺以龍紋及編辮紋為飾,並用浮雕、透雕兩種技法,精美而珍貴。《南齊書·明僧紹傳》記載齊高帝賜明僧紹竹根如意筍籜冠。北周庚信《奉報趙王惠酒》詩有“野爐燃樹葉,山杯捧竹根”的詩句,可知當時雕竹製器的概況。唐代竹刻在宋郭若虛《圖畫見聞志·卷五》中記載頗詳,當時的竹刻技藝及作品與當時之金銀鏤鏨、石刻線雕同一意趣,並已出現“留青”的刻法

竹刻

宋代竹刻家詹成所造鳥籠“四面花板,皆於竹片上刻成宮室、人物、山水、花木、禽鳥,纖悉俱備,其細若縷,且玲瓏活動”。其雕藝之高、做工之細、構思之妙,堪為後人楷模,影響深遠。歷史悠久的竹刻藝術,發展至明代中期成為專門的藝術。明清時期,中國竹刻工藝日益繁榮。竹刻在盛產竹子的江南地區,出現了上海嘉定與江蘇金陵兩派。兩派竹刻藝術家既從竹根刻圓雕人物,又在竹製筆筒、扇骨上鐫刻,有的還善於利用株皮與膚裡的不同質感創造“留青”的特殊藝術效果。金陵派以濮仲謙為首,此派竹刻風格開始簡樸,後漸工細。嘉定派竹刻影響更大,作者大都擅長書畫,用刀如筆,雅俗共賞。

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 中國竹刻產品有200多個品種 第2張

主要品種

翻簧竹刻

竹刻之一種。也叫“貼簧”、“竹簧”、“反簧”和“文竹”。將毛竹鋸成竹筒,去節去青,留下一層竹簧,經煮、晒、壓平、膠合成鑲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後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紋樣。內容有人物、山水、花鳥、書法等。北京故宮博物院藏有不少清代乾隆重時期的翻簧製品,當時的福建上杭,製作的翻簧器相當精美。此後湖南邵陽成為重要產地。道光咸豐以後,上海嘉定也成為生產中心之一。浙江黃岩、四川江安,亦是著名產區。翻簧的雕刻,多在很薄的竹簧表面,故以陰紋淺刻為主,亦有施以薄雕的。色澤光潤,類似象牙。產品以實用的茶葉罐、花瓶、檯燈、照相架、首飾盒、文具盒、筆筒和果盤為主。

留青竹刻

竹刻之一。留青,是留用竹子表面的一層青筠,作為雕刻圖紋;然後鏟去圖紋以外的竹青,露出下面的竹肌作地,故名“留青竹刻”。竹青選用深山冬竹,經防黴防蛀工藝處理,成品第面光潤。竹筠潔如玉,竹肌有絲紋,竹筠色淺,年久呈微亮;竹肌年愈久,色愈深,色如琥珀。留青竹刻,宜充分利用這種質地和色澤變化差異,採取青筠全留、多留、少留或不留,分出層次,形成色彩從深到淺,自然退暈效果。明晦濃淡,因景而施。

刀功墨趣留青雕

留青雕刻的筆筒、臂擱、匣盒、扇骨等器物不僅精巧,而且外表潤澤,色澤近似琥珀,歷年越久,竹肌顏色越紅,圖案部分就越突出,如經常把玩摩挲,則光滑如脂,溫潤如玉。

留青竹刻始於唐代,到明代後期,竹刻藝術家張希黃髮展了前人的刻法,使留青竹刻突破了以往圖案形式,達到筆墨神韻和雕刻趣味兼備的境界。立葆恂《舊學庵筆記》載其竹刻山水臂擱事,“凡雲氣、夕陽、炊煙,皆就竹皮之色為之。妙造自然。不類刻畫。”道出張希黃運用竹筠之妙。現藏於美國波斯頓美術博物館的“山水樓閣筆筒”,就是他的代表作品。清代竹刻藝術家在繼承明代技法的基礎上又有所發展,留青竹刻更注重書畫藝術的效果,藝術水平有了新的提高。但到了清末,竹刻工藝日趨衰退,留青名家不多,佳作也較罕見。

20世紀中期,留青藝術家多聚居上海,如江蘇武進的徐素白、蘇州的支慈庵以及無錫的張韌之等。他們在繼承明、清名家的基礎上,有了較大的發展。

徐素白,字根泉,號曉鍾,自幼喜愛刻竹,後以此為專業,表現手法巧妙,刻法精細入微,生動傳神,特別在表現花鳥、草蟲方面有較大的創造。他創作的蜻蜓、蟬、蝴蝶、小鳥等,都有獨特的表現手法。支慈庵能在扇骨上留青刻蠅頭小字,用留青和淺浮雕相結合的手法雕刻繪畫也很精巧。張韌之是少有的女竹刻藝術家,她巧妙地利用了竹青最表面的一層來表現景物的近處和亮光部分,在露出的竹肌上又深刻一層表現遠景,使作品更富有立體感。

世界竹刻業最發達的國家 中國竹刻產品有200多個品種 第3張

江浙地區盛產毛竹,竹刻資源豐富,而留青竹刻取材仍是極嚴格的。必須在秋冬時節入山,選伐4年至5年生的毛竹,要求表皮平整,節長無斑。砍伐時,不能損傷其表皮,根據製作器具需要,鋸斷或劈開刨花擦去竹面油膩,在日光下晒一星期,再放置室內通風處架空陰乾。

雕刻留青,大多先製成器物,然後在竹面上打好畫稿,運用各種雕刻技法操刀。留青竹刻很講究用刀,雕刻刀以彈簧鋼製成,風格不同,用刀也有區別;用於切邊線,用斜口刀;鏟去空白處,用平口刀;刻留青部分,用平口、圓口刀;刻劃毛髮之類,用槽刀。刻劃蜻蜓之類的薄翼,則要把翼筋凸出,薄膜處用圓刀鏟去竹青的十分之七,利用色澤和雕刻深淺的對比,充分表現薄翼透明的質感。如留青竹刻藝術家徐素白先生雕刻的蜻蜓、月季花表現手法巧妙,精細入微,物象質感強烈,清秀典雅,浮然竹上,堪稱留青竹刻之珍品。

標籤: 竹刻 國家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xiuxian/shijie/33l1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