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休閒 >世界之最 >

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 清淨寺建於公元1009年

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 清淨寺建於公元1009年

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在哪裡?清淨寺,初名聖友寺,又稱艾蘇哈卜大清真寺,位於福建省泉州市區塗門街,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國建立的現存最古老的伊斯蘭教寺,始建於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公元1009年),是年為回曆400年。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等相關內容。

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 清淨寺建於公元1009年

整體格局

清淨寺佔地面積2184平方米,寺門朝南,主體建築有門樓、奉天壇、明善堂三部分,類敘利亞大馬士革風格,仿照中世紀阿拉伯地區伊斯蘭教寺形式而建。

由於一般清真寺的主體建築禮拜殿的朝向必須面向聖地麥加,而麥加位於中國的西方,故清淨寺佈局也像國內大部分清真寺一樣,整體是東西向。內部雖然沒有明確的佈局形制,但在建築分佈上也有“主次”之分。如雖然經過多年改建、擴建,清淨寺重要空間的禮拜大殿——奉天壇仍處於整個組群的前部並緊挨著清淨寺入口。而那些輔助或較次要的空間,如寺內人員住房和水房等則建在較隱祕的後部區域。

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 清淨寺建於公元1009年 第2張

除分佈靈活、主次明顯外,清淨寺還體現了伊斯蘭教清真寺在功能空間上大分散、小集中特點。隨著歷代擴建和改建,逐漸有了目前所見的院落式格局:整體無明確軸線關係,但是寺門樓、明善堂和新建禮拜大殿各自形成了三條單體軸線。即各個建築單體看似分佈較為分散和無序,但有些建築單體本身又自成一個完善的體系,如明善堂和新建禮拜大殿內部都包括了禮拜、沐浴、輔助等伊斯蘭宗教活動必需的空間。

主要建築

門樓

大門樓的外觀具有傳統的阿拉伯伊斯蘭教建築形式。大門朝南,入口凹進,高12.3米,基寬6.60米,門寬3.80米,用輝綠岩條石砌築,分外、中、內三重。除了第三重為磚砌圓頂,第一、二重皆為青石作圓形穹頂拱門,有著和中國古建築的“藻井”相類似的石構圖案,第一尖拱大門穹頂正中銜接外層,倒懸一朵雕刻精緻的輝綠岩蓮花。以此垂蓮為中心,砌嵌成放射狀,由上端沿外層各側延伸,有如蜘蛛網狀拱形寶蓋。表示伊斯蘭教崇尚聖潔清淨,門樓正額橫嵌阿拉伯文浮雕石刻。

中層輝綠岩尖拱門內的結構,是用花崗岩精工雕砌成半穹窿形。穹窿壁上,砌飾著層層疊疊87個精工雕琢的小型尖拱,狀似蜂巢。連同門樓東西兩牆砌飾的8個巨大尖拱壁門、壁龕,以及構成門樓分成3層的4道尖拱大門,整座門櫺共有大小尖拱99個,象徵讚頌真主的99個尊美之名。門樓內層為石砌正方形,東西兩壁各砌飾一巨大尖拱壁龕。上部為青磚塊圈築的圓形大穹頂,塗堊潔白,無任何裝飾,象徵無限宇宙空間。

望月臺

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 清淨寺建於公元1009年 第3張

門樓頂部為平臺,前半部是“望月臺”,乃伊斯蘭教“齋月”前,伊瑪目(教長、阿訇)率鄉老在齋月前及齋月末站立於臺上觀望初升新月,決定穆斯林封齋(齋戒)和開齋日期的地方。望月臺上,築砌牆垣環繞。南牆正中,內、外各砌飾一尖拱牆龕。北牆正中,築開一登臺人口,左右壁嵌鑲兩塊漢語陰字“月”、“臺”石刻。由於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望月臺亦採用了中國建築文化結構與文化含意,月臺周圍東、西、北三面牆體上端砌築24個“回”字形垛子,狀如城堞(原應是24個尖拱小窗),象徵中國農曆四季氣候之分季節。臺之四角,聳立四座造型獨特,纖巧玲瓏的阿拉伯式尖塔,成為融中西文化為一體的特色建築。

中國最早的伊斯蘭教寺院 清淨寺建於公元1009年 第4張

平臺上原來還有一座富有伊斯蘭特色的拱形圓頂小亭,名曰“望月亭”,供伊瑪目、阿訇率眾鄉老登臺望月時休憩。望月臺上之亭、塔,均毀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泉州大地震,萬曆三十七年(1609年)知府姜志禮、知縣李侍問捐俸以助,清淨寺教長夏日禹、教友林日耀等募緣重予修復,後又因長期遭受狂風暴雨侵襲,電閃雷擊,尤其受地震擺動,年久失修而再度毀於清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xiuxian/shijie/dexx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