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休閒 >世界之最 >

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 阿炳只有一次登臺演奏

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 阿炳只有一次登臺演奏

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是誰?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華彥鈞,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等相關內容。

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 阿炳只有一次登臺演奏

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

瞎子阿炳原名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20多歲時,患了眼疾,又死了父親,由於無錢治療,他的眼病不斷惡化,三十五歲雙目失明,從此,人家便叫他瞎子阿炳。阿炳是江蘇無錫人,精於演奏各種民族樂器,共留下《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等3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等3首琵琶作品,其中《二泉映月》獲20世紀華人經典音樂作品獎。近年來在外國人的眼中,《二泉映月》幾乎成了中國二胡音樂的代名詞。作為生活在社會底層的民間藝人,阿炳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貧苦的生活和豐富的情感,深得人民的喜愛,但是在舊社會,他由於出身卑微,一直沒有登臺表演的機會。在1950年無錫市的一次春節晚會上,這位飽經磨難的老藝術家終於獲得了登臺演出的機會,阿炳的最後一次演出是1950年9月25日,也就是錄音後的第23天,是無錫牙醫協會成立大會的文藝演出。這是阿炳平生第一次面對話筒演出,也是惟一的一次。1950年12月4日阿炳病逝,終年57歲,葬無錫西郊璨山腳下“一和山房”道士墓。

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 阿炳只有一次登臺演奏 第2張

因此,這次演出也成為這位偉大藝術家的絕響。他因此成為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

阿炳因為1950年那次錄音保留了他創作的六首樂曲:即今天已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這是一件萬幸的事情。作為民間藝人,他艱苦的一生也許只是有史以來無數血淚人生其中的一次。幸好他有了一個機會,不僅能夠用自己的雙手,用音符來表達,還能借助音樂這種工具來感染其他的心靈。

創作風格

阿炳用的最多的樂器,仍是那把家傳的紅木胡琴,經常拉的樂曲,也仍是那首象徵了自己一生命運的《二泉映月》——溫柔、悽苦、文雅、憤恨、寧靜、不安諸多情感相互交織的宛如夜之皓月一般的樂曲。他將此曲視為自己的眼珠一樣重要。他仍在不斷地修改它,對樂思、節奏加以潤色,他要在自己的遭遇上再追加上一段遭遇:音樂的遭遇!同樣,他也想在痛苦上再追加一種痛苦:音樂的痛苦。

在他出入酒肆茶樓所用的節目單上,這首曲子暫時用的題目是:《惠山二泉》——一直到他臨終的前半年,他才以一名創作者的勝利的口吻,向外人宣佈,它的名字叫《二泉映月》。

這首曲子開始並無標題,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賣藝時並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稱做“自來腔”,他的鄰居們都叫它《依心曲》,後來在楊蔭瀏、曹安和錄音時聯想到無錫著名景點“二泉”而命名為《二泉映月》(江蘇無錫惠山泉,世稱“天下第二泉”),這時方定下曲譜。賀綠汀曾說:“《二泉映月》這個風雅的名字,其實與他的音樂是矛盾的。與其說音樂描寫了二泉映月的風景,不如說是深刻地抒發了瞎子阿炳自己的痛苦身世。”

1950年深秋,在無錫舉行的一次音樂會上,阿炳首次也是最後一次演奏此曲,博得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1951年,天津人民廣播電臺首次播放此曲;1959年10週年國慶時,中國對外文化協會又將此曲作為我國民族音樂的代表之一送給國際友人。從此,此曲在國內外廣泛流傳,並獲得很高評價。1985年,此曲在美國被灌成唱片,並在流行全美的十一首中國樂曲中名列榜首。

後來,彭修文將此曲改編成民族器樂合奏曲;吳祖強改編成絃樂合奏曲;丁芷諾、何佔豪改編為小提琴獨奏曲;丁善德改編成絃樂四重奏等等。中國唱片社曾將阿炳於1950年夏演奏此曲的鋼絲錄音製成唱片,暢銷海內外。

這首樂曲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個人評價

人們稱阿炳是三不窮:人窮志不窮(不怕權勢);人窮嘴不窮(不吃白食);人窮名不窮(正直)。作為民間藝人,不僅能夠用自己的雙手,用音符來表達,還能借助音樂這種工具來感染其他的心靈。

阿炳因為1950年那次錄音保留了他創作的六首樂曲:即今天已為世人所熟知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寒春風曲》,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這是一件萬幸的事情。作為民間藝人,他艱苦的一生也許只是有史以來無數血淚人生其中的一次。

阿炳音樂的成功,有他個人成長經歷的特殊性、有當時客觀的社會環境、也有中國傳統藝術的傳承特點,所以圍繞著阿炳這樣一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音樂代表作的創造者,研究應該是立體的、系統的,包括美學、社會學、教育學、文化學,只有這樣,才能發掘由其音樂作品傳遞的深刻內涵。

阿炳是源自草根的藝術家,他的傳播途徑是街頭巷尾的談唱,比較當下的網路歌手自由的傳播模式,喬建中認為,這些有利條件是阿炳當年無法擁有的,但要再出現一個阿炳,卻很難。“藝術要不得一點浮躁,阿炳藝術成就的萃成,有他豐富的人生閱歷,有深入民間的體會體察,更有傳統藝術的深厚浸潤,所以研究阿炳“苦難”的成功才顯得特別有意義,對現在的藝術人是一種啟發。”

世界上登臺最少的演奏家 阿炳只有一次登臺演奏 第3張

來源於民間的阿炳音樂,每一次彈奏時都有即興地創造,這來源於阿炳幾十年演奏傳統音樂的積累以及對生活的感悟,僅僅關注弓法、指法、音準、力度的學院化教學,僅僅一首《二泉映月》的彈奏,無法詮釋出阿炳音樂的全部內涵。所以對阿炳精神、阿炳音樂的傳播、研究應該更加細化,使之成為非遺傳承保護的一個獨特範本。

阿炳的即興演奏,不僅成就了《二泉映月》這支自述式的悲歌,更主要的是它擺脫了那種賞玩式的心態,上升為一種與我同在的共命運感。對人世的關懷,對自我的思考,以及遭受的磨難,使一些人很容易地把他和貝多芬相提並論。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xiuxian/shijie/e7o2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