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休閒 >世界之最 >

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東北平原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

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東北平原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

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有多大?東北平原或稱松遼平原(廣義)、關東平原,是中國三大平原之一,也是中國最大的平原,位於中國東北部,由三江平原、鬆嫩平原、遼河平原組成,地跨黑龍江、吉林、遼寧和內蒙古四個省區,地處大、小興安嶺和長白山脈之間,北起嫩江中游,南至遼東灣,南北長約1000千米,東西寬約400千米,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下面就跟本站一起具體看看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等相關內容。

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東北平原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

東北平原簡介

東北平原處於溫帶和暖溫帶範圍,有大陸性和季風型氣候特徵。夏季短促而溫暖多雨;冬季漫長而寒冷少雪。冬夏之間季風交替。7月均溫21~26℃,1月均溫-24~-9℃。10℃以上活動積溫2200~3600℃,由南向北遞減。年降水量350~700毫米,由東南向西北遞減。

東北平原四周為山麓洪積沖積平原和臺地,海拔200米左右。北部臺地形狀儲存較明顯,南部強烈侵蝕呈淺丘外貌。平原西南部風沙地貌發育,形成大面積沙丘覆蓋的沖積平原。平原東北端循松花江谷地與三江平原相通。

東北平原土地肥沃,是全球僅有的三大黑土區域之一,東北四省(區)糧食產量佔中國總產的三分之一,是中國重要的糧食、大豆、畜牧業生產基地,也是中國重要的煤炭、鋼鐵、機械、能源、化工基地。

地質地貌

基岩構造

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東北平原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 第2張

東北平原東西位於大興鬆安嶺與小興安嶺、張廣才嶺——長白山之間,是東北地區最大的中、新生代陸相斷陷——坳陷沉積盆地(鬆遼盆地)。東鄰張廣才嶺褶皺帶,南部與華北地塊北緣相鄰,西部為蒙古——興安褶皺帶。盆地周緣斷裂及盆地內部隱伏斷裂構造發育,盆地內以北北東向岩石圈斷裂為主體,控制著盆地的形成與分佈。伴生髮育著北西、北西西、北東東向級斷裂。北東向斷裂廣泛分佈,主要有嫩江斷裂、孫吳——雙遼斷裂以及依蘭——伊通斷裂。盆地內北西向斷裂構造形成晚,常切割北東向斷裂,具有多期活動的特點。盆地內多為第四系沉積物樣品覆蓋,十分發育,且分佈廣泛,巖性為沖積、洪積、風積、冰水堆積、海陸互動相碎屑堆積物,局部發育火山岩。基岩露頭少,在盆地邊緣可見斷續出露的中生代地質體。形成過程。

東北平原以開原一輝南線(相當於北緯43°)為界,北部地質上屬吉黑褶皺系鬆遼拗陷,南部屬中朝準地臺下遼河斷陷。中生代燕山運動伴隨兩側華夏向山地隆起,形成了華夏向沉降帶,奠定了現今地形的基本輪廓。第三紀後的新構造運動主要表現為具有明顯的繼承性和間歇性的地殼升降運動,將南北的構造體系連結起來,成為同一演化體系,平原繼續下沉,沉積了深厚的白堊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地層。

鬆遼盆地的基底由古老的結晶岩系組成,經歷了興凱旋迴、加里東旋迴和華力西旋迴,後者在西部形成了內蒙古——大興安嶺褶皺系,東部為張廣才嶺褶皺帶和延邊褶皺系,中部為鬆遼拗陷。在以後的地質歷史中各種地質構造活動不斷地進行著,到白奎紀末期褶皺、斷裂及岩漿活動達到高潮。此後,地殼相對穩定,進入了剝夷堆積期。喜馬拉雅運動在老構造的基礎上使地層產生翹曲、斷裂,表現為大興安嶺翹起、隆升,盆地沿斷裂沉降。從此,盆地進人了第四紀的演變期,冰期和間冰期的交替出現,新構造運動的頻繁發生,對第四紀環境的演化起了主導作用。

中國面積最大的平原 東北平原面積達35萬平方千米 第3張

更新世初期,歐洲及北美大陸發生大陸冰蓋,中國西北山地發生了山谷冰川,全球氣溫下降,寒冷氣候波及松遼平原。在大興安嶺山前地帶、盆地中部及東部丘陵沉積了數米至數十米的白土山組地層,巖性為白色砂礫岩,夾粘土透鏡體,該地層向盆地中部漸變為湖相粘土,在早更新世的中、晚期,粘土層的分佈範圍擴大,湖泊已具有較大的規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xiuxian/shijie/mzl2n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