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保健 >

春末養生 給身體7部位散鬱熱

春末養生 給身體7部位散鬱熱

目錄:

春末養生 給身體7部位散鬱熱

第一章:春末養生 給身體7部位散鬱熱

第二章:晚春時節 勿忘給身體“充電”

第三章:春天養生八大禁忌

正值春末時節,很多人在冬天都大補特補加上春天人體的陽氣升發,現在都出現鬱熱症狀。春末養生,如何給身體散鬱熱呢?春末養生都有什麼注意事項呢?

春末養生 給身體7部位散鬱熱

春天人體陽氣開始升發,積蓄了一個冬天的鬱熱從內外發,容易引起一系列臟腑鬱熱症狀,影響身體健康。特別是中老年人容易產生熱,這是因為中老年人比年輕人怕冷,多以厚衣服為主,透氣性較差,造成體內熱量難以散發,同時不少人的冬季進補的習慣,有的未仔細辨正,盲目食用人蔘、鹿茸等溫熱補品,形成鬱熱。此外,冬天寒冷,運動較少也會造成鬱熱在體內積聚。鬱熱積聚不同的臟腑會有不同的表現,如聚於肺部則可見咳喘日久不愈、咽喉幹痛、口乾舌燥等症狀;聚於心髒會口腔潰瘍、口臭、便祕、心情煩躁等症狀。對於冬季體內積蓄的鬱熱,可通過簡單的推拿按摩、飲食調整等來祛悇,以便在萬物生髮的春天,為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心臟鬱熱 失眠

中老年人心臟不好或長期失眠容易產生心臟鬱熱,表現為心胸煩熱、夜不成眠、面赤口渴、大便乾結或舌體生瘡。治療宜清瀉心火,可服用硃砂安神丸。硃砂安神丸中含有硃砂、黃連、地黃、當歸和甘草,其中硃砂和黃連可清心火鬱熱,地黃、當歸補足鬱熱耗傷的陰血,甘草可用於調和心火鬱滯所致的失眠、煩熱、心緒不寧等症。一般一日服2次,溫開水送服,3~5天后可見效。

小腸鬱熱 尿道灼痛

小腸鬱熱多由心熱下移小腸所致,表現為心煩口渴、小便赤澀,尿道灼痛等。治療宜清熱瀉火,涼血利尿。每天取5克竹葉煮水,或用開水沖泡當茶飲,一週左右即可消除小腸鬱熱症狀。禁食辣椒、香菜、蔥蒜。

肺部鬱熱 咳嗽哮喘

肺部鬱熱多因溫熱之邪從口鼻而入,或風寒入裡化熱,內壅於肺所致。其表現為咳嗽痰稠色黃、氣喘,甚至胸痛、哮喘。治療宜清肅肺氣,化痰止咳,服用沙蔘薏苡仁清肺湯,可有效清除肺和大腸熱,開肺而通便。取北沙蔘10克(裝入布包)、30克薏苡仁,用500毫升水浸泡3小時後,用文火熬粥,去藥包,吃薏苡仁喝湯。每日一劑,一週可見效。

大腸鬱熱 腹瀉

大腸鬱熱多因外感溼熱之邪或飲食不節等引發,表現為腹痛,大便不爽快,或洩瀉,色黃而臭。可點揉小腿外側上巨虛穴止瀉。小腿前外側外膝眼下6寸處的上巨虛穴,是大腸的下合穴,刺激該穴有通經活絡、調和腸胃的功效,對大腸鬱熱引起的洩瀉有良好治療作用。以指腹用力點揉該處10分鐘,力度以有酸脹感或者溫熱感為好,每天1次,一般3~5天即可見效。

脾臟鬱熱 食慾不振

脾臟鬱熱多因感受溼熱外洩,或過食肥甘酒肉,釀溼生熱所致。其表現為腹部痞悶、食慾不振、噁心欲吐、肢體困重。可用背部刮痧來治療。中醫認為,脾為陰,胃為陽,在背部的脊椎兩側旁開1.5寸的地方,同時,背部為陽氣匯聚之地,背部刮痧能促進陽氣執行,帶走體內脾臟鬱熱。俯臥,將刮痧油塗抹背部脊椎及脊椎兩側,從第七頸椎(低頭時最突出的頸椎處)開始自上而下刮,直到皮膚髮紅甚至發紫為止。每週1~2次,一個月左右可收到良好效果。

肝鬱火旺 頭脹肋痛

肝經鬱熱多因情志不遂,肝鬱化火,或熱邪內犯等引起。表現為頭暈脹痛、口苦口乾、急躁易怒、脅肋灼痛、耳鳴等。可敲擊腿部外側膽經來祛除肝鬱火旺。膽經是人肝膽氣血執行的通道,因肝膽互為表裡,刺激膽經可疏肝解鬱,清熱除煩。敲打時以大拇指指節或者小魚際用力敲打腿部外側面,稍微用力,以有痠痛感為度。每天堅持20~30分鐘,可很快消除肝鬱火旺症狀。

腎臟鬱熱 腰痠腰痛

腎臟鬱熱是指腎臟氣血虧虛而不暢,鬱而化熱之證,可表現為腰痠腰痛、形體消瘦、潮熱盜汗、五心煩熱等。治療宜補腎滋陰清熱,可用中成藥知柏地黃丸。每次6克,一日2次,對腎臟鬱郁熱效果良好。

晚春時節 勿忘給身體“充電”

間最美四月天。春末夏初,萬物都緊緊抓住這一黃金時光生長。被稱為“萬物之靈”的人類,也應抓住時機,狠狠給自己的健康充電,以備有更充沛的電力和續航能力。

給免疫力充電——上午十點的太陽最進補

面板科專家稱,陽光中的紫外線是一種“天然消毒劑”,多晒太陽,可有效增強人體免疫力,防止感冒等疾病乘虛而入。而晒太陽時間較少的人,體內的維生素D合成少,這是造成人體免疫力低下、易生病的一大原因。鄭捷說,春天裡,上午十點到下午兩三點太陽最好。其中,上午十點到十一點晒太陽最好,此時空氣比較好,紫外線偏低,使人感到溫暖柔和,可以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老年人尤其應該在這段時間多晒晒太陽。

給消化力充電——上下左右按摩牙齦

腸胃是人體最重要的消化器官,是營養吸收的核心,是人體的“加油站”。而春末,新鮮蔬果特別多,人們應該抓住這一時機,好好給腸胃補充營養。另外,口腔科醫師介紹,腸胃與牙齦可通過經絡的迴圈緊密聯絡起來。上齦紅腫多為胃經火熱,下齦紅腫多為大腸蘊熱。注意口腔衛生,保護牙齦健康,常按摩牙齦也可保護腸胃。可在刷牙時用手指或牙刷按摩牙齦,先上後下,從左至右,每天三次,可健齒護腸胃。

給幸福力充電——好心情可以儲存

《環境心理學雜誌》上的研究表明,美麗的自然景色可有效緩解心理壓力。該研究負責人彼得·卡恩說,“作為自然界的一個物種,我們需要接觸真實的自然界,並同它互動。”而春末夏初,繁花似錦,氣溫宜人,最適合約上家人或者三五好友,一起去尋訪美景。

早有心理學家發現,平時情緒良好的人,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更容易化解。好心情也是可以儲蓄的,所以趁此良辰美景,多與家人、朋友出外同遊,記錄美景,給自己積攢好心情,增強自己尋求幸福的能力吧。

春天養生八大禁忌

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春季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雖然我們可以隨口說出幾句“春捂秋凍”等養生口訣,可對於此時的養生禁忌卻瞭解甚少。一旦因疏忽沒有打下堅實的基礎,身體這座“大廈”的牢固性也就沒有了保證。

下面我們將邀請中國中醫科學院養生學專家羅衛芳、北京中醫藥大學養生室教授張湖德、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劉德泉、上海市中醫失眠症醫療協作中心副主任施明教授詳解春季養生的禁忌,支招預防之法,為您加固養生的根基。

一忌上火就用解毒丸

“剛到春天,我的口腔潰瘍就沒消停過,吃了牛黃解毒丸也不頂事兒!”劉小姐鬱悶地抱怨道。其實在專家眼中,一上火就亂用降火藥,是最大的“滅火”禁忌。

專家支招:春主生髮,燥是一大特點,很多人會出現口乾舌燥、大便乾結等“上火”症狀。中醫將“上火”分為實火、虛火,要根據“火種”來滅火。比如牛黃解毒丸對降實火,也就是伴有大便乾結的症狀有用,但對因脾胃虛引起的上火作用不大。

預防上火應做到每日多吃果蔬、多喝水、規律排便等,還可喝點菊花茶、金銀花茶。

二忌“春捂”不當

很多人都知道春捂秋凍,但做起來卻出現兩個極端:年輕人靠著火力壯不捂,早早就穿起了單衣和單鞋;老人、小孩卻容易捂過頭,捂出了汗還“頑固”地不脫衣服。

專家支招:“春捂”有三大要點:

第一,別急著“換季”。冬季衣物先別急著收起來,等氣溫穩定了再換季;

第二,隨時增減衣物。春天氣候變化異常,早晚溫差變動大。可以帶件衣服備用,晚上睡覺時搭條小毛毯,避免寒氣損傷陽氣;

第三,別捂出汗。捂過頭了也會導致感冒、抵抗力下降。

三忌一犯“春困”就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陽光照射下,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大腦缺氧,進而招惹到“瞌睡蟲”。但一困就睡,卻對健康很不利。睡得時間太長會進一步減少腦部血流量,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憊。

專家支招:解決春困要抓住兩個黃金時間點:一是起床後;二是午飯後。《黃帝內經》提到:“夜臥早起”。就是說春季可以稍晚點睡(晚11點),但要早起(早6點半),以順應人體陽氣的生髮。

起床後不妨伸個懶腰,做做乾洗臉,按摩太陽穴和湧泉穴。散步則可以放在午飯過後,在陽光下走30分鐘左右,然後再睡個不超過30分鐘的午覺。

四忌吃得太酸、辣

“春夏補陽”是《黃帝內經》等醫學經典推崇的養生準則,在五臟和五味的關係中,酸味有收斂作用,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洩。吃得太酸、太辣都會損傷陽氣。

專家支招:中醫講春為肝氣當令,它有利於調節各大臟腑的功能,但有一個缺點,就是易傷脾。而酸味入肝、甘味入脾,因此春季應少吃酸以防肝氣過旺,多吃香辛的食物可疏發肝氣而補益脾氣。

韭菜是春季最好的食物,可多吃但不宜過量;而香菜、蔥、蒜、蓮子、大棗、山藥等也很適合春季吃。

此外,應告別冬季養生式溫補,改以健脾胃。要少吃發物和易引起“上火”的食物,如魚、蝦、蟹、羊肉等,患有慢性病的人群尤其要注意。

五忌一套護膚品用到底

春天的外部環境和面板狀況與冬季有很大差異。春季粉塵飛揚,皮脂腺分泌旺盛,紫外線含量較高,如果沿用一套護膚品,容易出現過敏反應,護膚效果也打折扣。

專家支招:春季應循序漸進地更換護膚品。氣溫上升後,可將適合冬季用的油性霜劑,換成少油補水的乳液。春天紫外線較強,護膚最重要的是補水和防晒,敏感肌膚更需注意。

六忌門窗緊閉

春天氣溫上升,溼度提高,各種細菌、病毒等開始大量繁殖。如果長時間門窗緊閉,或空氣流通不好,很容易導致感冒流行、傳染性疾病高發。

專家支招:春季通風比任何季節都重要。家裡還是辦公室都要保證每天開窗通風兩次,每次至少10分鐘,最好能形成空氣對流,最佳的通風時間是在日出後和日落前。

七忌宅在家裡不出門

冬季強調靜養,但春季相反,應動養,因為“動則養陽”。經過冬三月的收藏季節,人們應多做戶外活動,對健康十分有利。

專家支招:春主生髮,在出遊時,最好用鼻子呼吸,一方面能阻擋一部分有害物質“病從口入”;另一方面鼻黏膜的血管豐富,腔道彎曲,對乾燥寒冷的空氣有加溫、加溼的作用。霧天汙染物較多,最好別出去鍛鍊。

另外,春季運動要有度,早春時節,身體各器官功能還處在較低水平,此時不宜進行激烈、長時間運動,要從舒緩的運動開始,如慢跑、步行、放風箏等。

八忌心情低落、起伏大

春季養陽重在養肝,中醫上講調理情志是養肝重要的一環。如果整日鬱鬱寡歡,容易導致肝氣鬱滯不暢,引發腹瀉等問題,若是過於憤怒或興奮,又對腦血管傷害很大。

專家支招:春天除了心情平和之外,還應做到開朗豁達,以使肝木堅實,肝氣順達;當按捺不住要發火時,最好做幾個深呼吸,暫時離開爭吵現場;春天還可以養養花草,以保持心情愉悅。

結語:春季養生有很多的注意要點,也有很多禁忌,千萬不要只“養”不“忌”哦~(文章原載於《益壽寶典》,刊號:2012.04,作者:李劉坤、黃振;《益壽文摘》,刊號:2012.03,作者:江大紅,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baojian/zx3o9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