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誤區 >

身體長這種水泡別亂擠當心是病

身體長這種水泡別亂擠當心是病

身體長什麼樣的水泡千萬別亂擠小心是疾病呢?很多人一到夏天腳上就會起很多小水泡,那麼,腳上起水泡的原因有哪些呢?腳上起水泡怎麼辦呢?腳上起水泡注意事項有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身體長這種水泡別亂擠當心是病

有時候腳上起水泡不僅僅是因為腳氣,也可能是其他的原因,千萬不要貪圖一時之快用手去亂擠,否則後果不堪設想哦!

腳上起泡當心糖尿病足

今年70歲的劉阿姨是位老糖友了,幾周前,她的雙腳開始發癢,還起了不少小水泡。起初她以為是腳氣,就買了盒藥膏回家抹。然而藥膏已經抹掉大半管,腳上的水泡不但沒消下去,反而比以前更大了,有的甚至開始破潰、流水。

後來腳部開始出現潰瘍,這時劉阿姨才意識到可能不是腳氣,於是匆忙就醫,醫生診斷為糖尿病足。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醫師說:“劉阿姨這種病叫做糖尿病足大泡,是由於糖尿病引起的足部血管和面板病變。雖然與腳氣症狀相似,但發病機理不同,所以普通的腳氣藥對這個病不起作用。”

提醒糖友,雖然進入了夏季,但不要赤腳走路,也不可赤腳穿鞋,要經常檢查鞋內有否異物。此外,要觀察足部有無創傷,在修剪指甲、厚繭、胼胝時,不要剪下太深;出現大泡時,最好找醫生在無菌條件下處理。

如足部有潰瘍,應及時治療糖尿病足。早發現、早治療糖尿病足,可以將病情控制在早期。一旦讓其繼續惡化下去,將面臨截肢的風險。

對於已經患上糖尿病足的患者來說,一定要嚴格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注意降低血液黏稠度,改善微迴圈;每半年左右去醫院檢查一次下肢血管;在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足部的保護,如每天用溫水洗腳並擦乾、剪趾甲時不要傷到面板、選擇合適的鞋和襪子等。有足部傷口者,要控制好飲食,及時糾正低蛋白血癥和水電解質平衡的失調。

糖尿病足檢查,3分鐘就夠了

一、病史採集(1分鐘)

當患者足部出現問題,卻無法區分良性和惡性症狀。瞭解其完整的病史,可幫助醫生識別導致患者下肢併發症風險增加的因素。另外,回顧患者的病例還可以指導體格檢查。若糖尿病和血糖控制欠佳會增加患者出現保護性感覺喪失、慢性頑固潰瘍、傷口感染的風險。此外,患有糖尿病和有過下肢截肢史的患者復發潰瘍的風險較高。吸菸和尼古丁的使用也是常見的致病因素,會引發外周動脈疾病(pAD)。

二、體格檢查(1分鐘)

應對確診或疑似糖尿病患者進行仔細的足部檢查,因為多達50%的患者會因神經病變而出現明顯的感覺缺失,但無其他症狀或早期感染、面板破裂、潰瘍形成的跡象。而面板溫度變化、血管灌注不足都可能促進併發症的發生。

1、面板檢查

可作為早期干預的晴雨表。全面檢查應包括:檢測色斑、老繭、傷口、裂縫、浸漬,指甲營養不良,以及甲溝炎。面板變色或毛髮生長減少可能是血管供血不足的首要跡象,而老繭和肥厚性面板往往是潰瘍的前兆。腳趾檢查應該包括檢查有無真菌感染、向內生長或細長的指甲,仔細檢查腳趾間的區域,以免忽略更深層次的病變。

2、神經檢查

無保護性知覺,增加了神經病變患者無法識別傷害的風險,使患者無法及時將病症反饋給醫護人員,致使面板潰瘍在不知不覺中發生惡化,進而需要更多的醫療干預或者是採取截肢手術

其中神經性保護性感覺喪失(LOpS)很容易檢測,振動感知閾值(VpT)減少是最早的神經性LOpS指標之一,也是長期下肢併發症最好的預示。測試時,病人閉上眼睛,醫生用手指輕輕觸控病人的第一,第三,第五腳趾1到2秒,若能感受到醫生的觸控就回答“是”。相較於之前的檢測方法,該方法具有靈敏、準確的特點。

3、神經肌肉/肌肉骨骼檢查

神經肌肉障礙,如背屈和跖屈強度減少,可表明其存在複雜的神經損害。肌肉骨骼畸形,如錘狀趾、爪形趾或拇囊炎可引起明顯的疼痛和/或步態障礙,並提高了患潰瘍的風險。同時,還需檢測患者是否有夏科氏(Charcot)關節病。

4、血管檢查

外周動脈疾病(pAD)在糖尿病患者中尤為常見,其導致高達一半的足部受損發展成潰瘍。對雙側股骨、膕、脛後或足背進行脈衝評估,脈搏減弱或消失是血管損害的關鍵指標。

三、患者教育(1分鐘)

目前,當務之急是在治療過程中減少併發症的發生,最終減少截肢率。患者教育能提高患者的自我護理水平,即使只是最基本的護理。缺乏糖尿病自我護理的認識是糖尿病足康復的常見障礙。至少90%的足潰瘍是由於缺乏糖尿病教育。各級醫護人員應讓患者瞭解足部檢查的重要性,並且需要反覆教育。

照顧下肢併發症的糖尿病患者,既耗時,又費錢。希望通過以上簡單的檢查,可以幫助你快速識別這些併發症,並提示你及時就醫。糖尿病患者應注意足部護理,以防止足部感染。

看了上面的介紹,你還敢用手去擠腳上的小水泡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腳上長水泡的原因還有哪些吧!

腳底長水泡的原因

腳容易出汗,總有水泡出來,水泡在面板的深處,水排不出來,腳上長了一層硬皮,每天早晨走路都很疼,這也許就是足癬了。足癬是指發生在趾掌面的黴菌性面板病。

發病原因是由於表皮鮮菌、毛癬菌或足趾毛癬菌侵犯趾。紅色毛癬菌抵抗力強,不易控制,與衛氣津液博結。聚而不散,導致面板乾燥溼潤所致。足癬是引角質層厚、皮脂缺乏、汗腺豐富、出汗較多、足部潮溼,利於黴菌生長繁殖而起,使用公共浴池、公用拖鞋、腳盆、毛巾時也易相互感染。

腳上起水泡屬於水皰型的腳癬,表現為發生於腳底面的群集的小水皰,瘙癢明顯。水皰位置較深,不易破裂,數天後乾涸而出現脫皮。是由於真菌而感染引起的,也就是俗稱腳氣。

腳氣,是由於真菌感染並損壞腳部面板造成的。腳癬真菌為喜溼性的真菌,人的腳趾間最適合真菌生長和繁殖。腳癬真菌生命力極強,能在乾旱的沙漠及冰凍的環境中處於休眠狀態長期生存。在120度的高溫條件下20分鐘都不會死亡。真菌很難殺死。它的菌毛具有吸附作用,會緊緊吸勾在組織細胞上。其鞭毛是運動器官,所以真菌能運動。

腳氣的發病還與生活習慣有關。不良衛生習慣常使足癬發病率增高。有些人不注意足部清潔衛生和鞋襪的情況,為真菌提供了良好的孳生場所。有些人還喜歡用手摳摸腳趾,以至損傷了足部面板,使足癬蔓延。家庭中有人患足癬,如不給予適當的治療,又去密切接觸別人,會造成接觸傳染。足癬患者使用過的物品,常不消毒,健康人使用後也易感染。

腳氣症狀

多見於成年人,男女皆可發病。往往夏季加重,冬季減輕,時輕時重,長期遷延。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鱗屑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

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溼,浸漬發白,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溼潤、潮紅的糜爛面或伴有裂口,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

好發於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鱗屑角化型

好發於足跟、足緣部。由於真菌感染引起面板乾燥、角質粗厚、脫屑,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常年不愈,大多數患者由糜爛型、水皰型轉化而成。

預防和護理

1.要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布等,不要在澡堂、游泳池旁的汙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游泳池要做到汙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4.防鞋櫃傳染腳氣,如果家中有人患腳氣,被真菌汙染的鞋子在陰暗不通風的鞋櫃中,很容易使真菌大量繁殖。而且,散落在鞋櫃裡的皮屑,也帶有很多真菌。本來很乾淨的鞋子,如果放在這樣的鞋櫃裡,就可能沾染上帶菌的皮屑和被鄰近的“髒鞋”所汙染,感染真菌,如果穿了這樣的鞋子,就可能患上腳氣或灰指(趾)甲。

因此,專家提醒說,腳氣患者不僅要積極用藥物治療上,平時更要注意清潔鞋襪,還要特別注意的是,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晒;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乾燥劑,祛除潮氣。清潔鞋櫃的同時,別忘用幹抹布把鞋子擦拭乾淨,並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另外,選擇鞋櫃時注意,別挑選向裡斜放式的,因為這種設計很不利於清潔,而向外斜放式的鞋櫃,易拿、易清理。鞋櫃裡存放的鞋,最好以家庭成員,分出不同的鞋區,如男用、女用、兒童用等區域,也可以按常用和不太常用來區分,以避免相互間傳染。

腳底長水泡的危害

水皰型的腳癬,表現為發生於腳底面的群集的小水皰,瘙癢明顯。水皰位置較深,不易破裂,數天後乾涸而出現脫皮。皮損向四周逐漸擴大,水皰成批或反覆發生。

如何預防腳底長水泡?

走路過程中多備一對襪子中途替換,可防止腳起水泡,儘量走不那麼硬的地面,不要一口氣走很長的路程。

水泡的正確處理方式

1.如果水泡較小,不要弄破它。弄破不但會使痛疼加重,而且易感染。處置方式:在創可貼的中央剪出一個和水泡大小及形狀相同的洞,套貼在水泡上,如此墊平水泡四周,然後再在水泡及剪孔的創可貼面上再封上一層創可貼,這樣就能讓水泡不再受摩擦了。

2.較大的水泡痛楚忍無可忍,那就把積聚於患處的液體排出來,以緩解水泡所構成的壓力。標準的做法是首先用消毒酒精洗淨患處,再用消毒後的鋼針在水泡的邊緣位置刺一小孔,輕輕把水泡內的液體擠出。然後塗上消毒藥水或軟膏。最後用膠布或敷料把傷口遮蓋起來。要注意的是,切忌剪去泡皮。

3.如果水泡已經弄破,形成開放性創傷,那就要進行消毒、包紮,並墊上清潔的軟布。不管什麼原因導致的水泡,對於我們來說都不是好事,在處理腳上的水泡,我們應該當心,千萬不要隨意的擠破它們哦!

治療腳氣要注意哪些問題

注意一:規範用藥,用足療程

很多腳氣的反覆發作與患者不堅持用藥有很大關係。這些患者往往一看到腳氣的症狀緩解了,就不再用藥,等到腳氣再次發作的時候,再用。這種見好就收的做法使得腳氣很難得到治癒,長期的腳氣將可能導致灰指甲甚至是丹毒等其他疾病。

腳氣真菌寄生在面板角質層中生長繁殖,需長期用藥才能殺死它。面板的代謝週期為28天左右,用藥時間一定要堅持四周以上,如果“見好就收”,真菌將很難被徹底殺死。有些藥物抗真菌持續時間短,需要一天多次用藥,然而,這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等部分人群來說就有些困難了。

忘記塗藥或工作時間出於隱私考慮等因素都會成為一天多次用藥的“絆腳石”,影響治療效果。因此,在選擇抗真菌藥物的同時,最好選擇一天一次的藥物治療,不僅可以避免一天多次用藥的繁瑣,而且有助於患者堅持用藥。

腳氣注意二:滅真菌是治療核心

癢是腳氣發病時的一個常見現象,這也導致很多腳氣患者在選藥時以止癢效果為主。殊不知,很多止癢型的腳氣用藥,都是單純激素類藥物。激素類藥物雖能解除過敏性瘙癢,但所含激素卻會成為真菌的“營養劑”,使真菌肆意繁殖。因此單純激素類藥物不僅治標不治本,而且會導致腳氣真菌的繁殖和感染,從而越治越壞。

建議,腳氣患者選擇藥品的時候切忌單純選擇激素類藥品。由於腳氣是由真菌引起的,因此在選擇治療腳氣藥物時,一定要選擇殺真菌藥物治療,殺真菌才是治療腳氣的核心。目前上市的殺真菌藥物中,應儘量選擇殺菌效果強、作用時間持久的殺真菌藥物等。

注意三:預防從改變習慣開始

腳氣很“煩人”,防治腳氣需要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據瞭解,接觸真菌並不表示就會染病。自面板接觸到入侵,真菌在面板上會停留長達12個小時,而在這段時期內,只需要用肥皂將面板清洗乾淨就可以預防真菌入侵了。預防腳氣應保持足部清潔乾淨,尤其是夏天,腳部易出汗,應及時清洗並且儘量保持乾燥;鞋襪要勤洗勤換,平時最好穿吸汗的棉襪。

另外,剪指甲時不能剪得太深,不要穿過緊的鞋,特別是女性穿的高跟鞋,最易擠壓指甲,引發腳氣、甲溝炎等。家庭成員中,若有人患有腳氣,應避免共用衛生用具。隨著市場上美甲行業、足療行業的興起,腳氣傳播的機率也相應提高了,相關行業需要加強衛生條例的規範,從業人員需要提高職業素質,保持個人衛生,不要讓腳氣成為一種“時尚病”。

結語:通過上文的介紹,你知道身體長什麼樣的水泡當心是病了嗎?對於有腳氣的人來說,腳上長水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如果不是因為腳氣引起的水泡我們千萬要當心疾病,看了上面的文章,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wuqu/lke7l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