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藥 >

秫米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秫米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秫米有著悠久的歷史,而且一直到現在,秫米的用途越來越多,關於秫米的其他功效,不知道各位朋友們瞭解不瞭解,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詳細的介紹一下吧,希望能夠給各位朋友們帶來幫助。

秫米的功效與作用 藥用價值

【別名】眾、秫、糯秫、糯粟、黃糯、黃米

【來源】藥材基源:為禾本科植物樑或粟的種子之粘者。

【原形態】1.粱,一年生栽培作物,鬚根粗大。稈粗裝,直立,高0.1-1m。葉鞘鬆裹莖稈,密具疣毛或無毛,先以近邊緣及葉片接處的背面為密,邊緣密具纖毛;葉舌為1圈纖毛;呀片長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45cm,寬5-33mm,先端尖,基部鈍圓,上面粗糙,下面稍光滑。圓錐花序呈圓柱狀或近紡錘狀,通常下垂,基部多少有間斷,長10-40cm,寬1-5cm,常因品種的不同而變異主軸密被柔毛,剛毛顯著長於或稍長於小穗,黃色,褐色或紫色;小穗橢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3mm,黃色,褐色或紫色;第1穎長為小穗的1/3-1/2,具3脈,第2穎稍短於或長為小穗的3/4,先端鈍,具5-9脈;第1外稃與小穗等長,具5-7脈,基內稃薄紙質,披針形,長為其2/3,第2外稃等長於第1外稃,卵圓形或圓球形,質堅硬,平滑或具細點狀皺紋,成熟後,自第1外稃基部和穎分離脫落;鱗被先端不平,呈微波狀;花柱基部分離。花、果期夏、秋季。

【生境分佈】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炮製】1.生秫米: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乾燥,篩去灰屑。

【性味】味甘;性微寒

【歸經】肺;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祛風除溼;和胃安神;解毒斂瘡。主瘧疾寒熱;筋骨攣急;洩瀉痢疾;夜寐不安;腫毒;漆瘡;凍瘡;犬咬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9-15g,包煎;或煮粥;或釀酒。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搗敷。

【注意】小兒不宜多食。

【各家論述】綜論秫米之功用:1.陶弘景:“北人以此作酒煮糖,肥軟易消。方藥不正用,惟嚼以塗漆瘡及釀諸藥醪。”(《本草經集註》)2.李時珍:“秫者,肺之谷也,肺病宜食之。故能去寒熱,刊大腸。大腸者肺之合,而肺病多作皮寒熱也。《千金》治肺瘧方用之,取此義也。《靈樞經》歧伯治陽盛陰虛,夜不得瞑,半夏湯中用之,取其益陰氣而利大腸也。大腸利則陽不盛矣。”(《綱目》)

【摘錄】《中華本草》

總得來說秫米的作用是相當大的,也正是因為秫米具有如此多的養生功效,因此日常生活中應用到秫米養生的地方可以說也是相當高的。

標籤: 秫米 藥用價值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ao/reld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