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中醫養生 >

中藥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好呢

中藥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好呢

中藥副作用比西藥小,因此,現在也有不少人寧願喝苦點的中藥來治病,想要讓中藥發揮最大的藥效,除了要注意煎煮外,還要注意服藥的時間,但是人們對中藥的服用時間感到困惑,不知道到底該飯前喝還是飯後喝,其實,中藥最佳服用時間是不能一概而論的。那麼,中藥飯前喝還是飯後喝?

中藥飯前吃還是飯後吃好呢

中藥飯前喝還是飯後喝

空腹服

又稱平旦服,指在早晨未進食前服藥。具有滋補作用的湯藥,宜早晨空腹服用,以利於充分吸收。用於驅蟲或治療四肢血脈病的藥物也宜空腹服,這樣可以使藥物迅速入腸,並保持較高濃度而迅速發揮藥效。具有瀉下作用的湯藥也是如此,以增強藥效。

飯前服

一般在飯前30~60分鐘服藥。病位在下,應在飯前服藥,以使藥性容易下達,如肝腎虛損或腰以下的疾病。治療腸道疾病,也宜在飯前服藥。因為,在胃空狀態下,藥液能直接與消化道黏膜接觸,較快通過胃入腸,從而較多地被吸收而發揮作用,不致受胃內食物稀釋而影響藥效。

飯後服

一般在飯後15~30分鐘服藥。病位在上,應在飯後服藥。如治療心肺胸膈、胃脘以上的病症,應該在飯後服藥,可使藥性上行。對胃腸有刺激的藥物,在飯後服用可減少對胃腸黏膜的損害。

睡前服

一般在睡前15~30分鐘服用。補心脾、安心神、鎮靜安眠的藥物可在此時服用。另外,某些西藥如催眠藥、驅蟲藥及抗過敏藥等,一般也應在夜晚臨睡前半小時服用。

最後提醒:中藥什麼溫度喝最好?

“趁熱喝”是大部分人喝湯藥的習慣。其實,喝湯藥不一定要“趁熱”。

一般的中藥湯劑應該“溫服”,即藥湯煎煮後立即濾出,在常溫下晾至30℃~40℃時再喝,特別是對胃腸道有刺激性的藥物,如瓜蔞仁、乳香等,溫服和胃益脾,能減輕刺激。

丸、散類的中成藥應該以溫開水送服,這也是溫服的一種。發散風寒的中藥如麻黃、桂枝、荊芥、防風等,應該“熱服”,並且可在服後吃些熱稀飯、熱水,以助藥力。

對於感冒清熱顆粒等顆粒狀清熱類中成藥,通常會含有一些清溫解表的成分,水溫過熱也會影響藥效。因此,對於這類顆粒狀中成藥,應當用60℃~70℃的水衝開,等水溫降至40℃左右時再服用。

最後小編給大家總結下,中藥飯前喝還是飯後喝,對於這個問題不同的疾病、不同的藥都有不同的服用時間,並不能一概而論,我們需要的是在醫師的指導下針對性的進行選擇搭配適合自己的治病處方,然後按時服用,是藥三分毒,不可自己胡亂用藥。

標籤: 飯前 中藥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zhongyi/0koez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