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有什麼特色

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有什麼特色

因為地域的差異我們住的房子都是不一樣的。畲族由於深居山區,交通不便,當地又沒有可燒煅貝灰的原料“海蚺”。所以,建築材料只能就地取材,用黃土做磚砌牆,茅草為屋頂,這樣也大大的節省了費用。因為這樣的房子承受不了大風的壓力,所以房子蓋的很低。那麼,下面一起深入畲族文化了解當地的建築吧。

畲族建築 畲族建築有什麼特色

畲村的房屋格局基本上有二種型別,“竹竿寮”和“走馬寮”。“竹竿寮”就是平時我們所說的竹竿厝。它門面小但縱深長,就象竹竿一樣修長。通常每排立五根柱子,棟柱與第二柱相隔一丈;第二柱與廊柱相隔五尺,前五尺為走廊,正廳照壁在後二柱之間,照壁就在兩邊的挾柱。照壁中間設有神龕,奉祀祖先。

一幢房屋至少有兩“木扇”柱子在兩邊牽牆,形成三格。也有五、七、九格不等的。正廳左右對稱,偏間鋪以地板,前一丈的方間為“暖堂”。堂前中間的桌下放有方形火爐,冬、春季可取暖、烘乾。後一丈間鋪設有對面床,中間空地為通往廚房的通道,照壁後無天井,而是砌上牆,做廚房用。樓上設穀倉和客房,正廳樓上不隔房間。

走馬寮的造型多為“日”字形,前後均有廂房,稱為“伸手”後廂稱為火廂。棟柱與第二柱相距八尺,偏間隔到廊柱,走廊不設廊柱,以馬腳架下簷,過間一丈二尺,前後的臥室較大,少鋪地板,不設暖間,僅在爐前設一火爐。照壁後有天井和小廳。“伸手”每排三根柱子,有二、三格不等。前天井較大,放中門,蓋門樓。

(一)茅寮

山區畲族同胞傳統建築是茅寮,也稱為“畲寮”。茅寮分為山棚與泥間兩種:山棚,顧名思義就是山上的篷棚。通常以三、五根帶丫的樹枝或樹幹作為支柱,上面架上橫條作為棚的主體架構,頂部成金字狀,中間高而兩邊低,上面再用茅草或樹皮覆蓋以避風雨;泥間,也稱“土寮”,通常用小竹或蘆葦杆編成籬笆狀,拐角處用木頭固定,然後塗上泥巴,做成“牆”。

上面以三根木頭橫架,中間高而兩邊低,同樣用小竹等編成籬笆狀物鋪在上面,蓋上茅草或樹皮,再用藤條將其固定而成。山棚通常建在靠近勞動的田邊或山地旁邊,作為勞動中間的休息場所,或臨時過夜的住所。而“土寮”通常建中村中,為畲族同胞的普通民居。

(二)瓦厝

瓦厝也稱為“瓦寮”,顧名思義就是上面用瓦片覆蓋的房子。“瓦寮”的建築通常是用泥巴夯實成牆。泥巴是用黃泥土浸漂,再借用牛力在泥上多次反覆踩踏,以增加土的粘性,然後加入稻草製成土磚,由於有稻草的牽引,土磚的硬度更高。將土磚按一定格式堆疊起來就成了牆。

牆上面橫架杉木,鋪上木片,再蓋上當地自制的土瓦,就成了屋頂,可檔雨。只是在鋪設土瓦時,瓦片之間不用貝灰粘接,而是以大瓦為陽作瓦槽,以小瓦為陰作瓦瓴,這樣就把可能漏雨縫隙給封閉了,這就是建築上所說的“陰陽蓋”了。

(三)祠堂

大凡畲族村創村之時都會集中建一座房子,這座最早建設的房子就是他們的“祖厝”。早期一般畲村議事、祭祀等族內活動都在“祖厝”的公廳內舉行。“祖厝”是創村的第一批建築物,雖然年代久遠,陳舊不堪,但具有特殊的歷史意義和宗族的權威性。

此類建築物與民居毗鄰,建築風格也與民居相類似,但規模較民居要大。到了一段時間之後,生活穩定了,生活水平也有所提高,且人口發展到一定規模,這時祖厝的規模可能與各種活動的開展不相適應。在這種情況下,村中畲族同胞會建設更大規模的祠堂。

標籤: 畲族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dlr26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