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三國最具爭議的七大名將 張飛是美男子

三國最具爭議的七大名將 張飛是美男子

熟讀三國歷史,我們都知道這段歷史名將輩出,他們馳騁沙場,青史留名。然而,隨著《三國演義小說的過度渲染,以及人們對正史的深度的認識,開始對曾經心目中留下深刻印象的名將開始有了質疑,不少名將卻頗受爭議。那麼到底有哪些名將最具爭議呢?

三國最具爭議的七大名將 張飛是美男子

top 7 廖化

廖化,字元儉,一句“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在我們大部人的印象之中,廖化實乃一個平庸之將,在蜀漢滅亡的時候,必須使用廖化這樣平庸無能的人做先鋒。然而正史卻不是這樣的。時人語曰:前有王(王平)、句(句扶),後有張(張翼)、廖。這是廖,就是指廖化。年過七旬的廖化,還能擔任先鋒大將,先鋒不比統帥,先鋒是有勇有謀,能夠開路或者打擊敵人威風忠勇之將,由此可見,廖化並非無能之輩。正史之中,廖化官居車騎將軍,見證了三國風雲突變的歷史,與蜀國共存亡,戰鬥一生,最後善終。其經歷黃巾之亂到蜀漢滅亡,年齡應該在七十四至八十三之間。

top 6 曹真

曹真,字子丹,在《三國演義》小說和影視劇之中,被刻畫的好大喜功,心胸狹隘,屢戰屢敗的常敗將軍!其實,正史之中的曹真是一代名將,勇武非凡,擔任過虎豹騎的統領,其是諸葛亮的北伐路上最大的威脅,正史中,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真督張郃破馬謖於街亭,同時擊敗了箕谷的趙雲鄧芝;郝昭鎮守陳倉也是曹真的安排,並非司馬懿。正史中曹真知道自己時日無多,上表徵蜀,想為曹睿留下安寧,數路伐蜀,可惜霖雨三十餘日,無功而返,最後遺憾病逝。

top 5 魏延

魏延,字文長,因為《三國演義》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魏延也頗受爭議,揹負這“反骨仔”的名聲,以及“反賊”的身份含冤千年,正史之中的魏延,勇略過人,他馳騁沙場,所向披靡,可以稱之為善戰無敵,是劉備和諸葛亮的心腹大將,劉備攻下漢中後又將其破格提拔為鎮遠將軍,領漢中太守,鎮守漢中,成為獨當一方的大將。魏延又屢次隨諸葛亮北伐,功績顯著。官居前軍師、徵西大將軍,而且授予假節,進封為南鄭侯。只因與長史楊儀不和,諸葛亮死後,兩人矛盾激化,相互爭權,魏延敗逃,為馬岱所追斬,並被夷滅三族。

top 4 姜維

姜維,字伯約,是三國後期蜀國的大將軍,也後三國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但是也是飽受爭議的人物。最具爭議的就是在小說家羅貫中眼裡,姜維繼承孔明遺志,明知蜀漢之事不可為而強為之,一人飽含悲情地獨撐了風雨飄搖中殘破的蜀漢。可到犀利的歷史評論員孫盛口中,姜維則成了一名趨利小人,身背不忠(背叛祖國)、不孝(拋棄老母)、不義(頻繁用兵)、不節(戰敗偷生)的四大罪名。由姜維對漢中的軍事部署,以及窮兵黷武為後來漢中失守、蜀國滅亡種下了禍根。

top 3 曹仁

曹仁,字子孝,因為《三國演義》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曹仁挺挺窩囊的,每次作戰基本是慘敗,簡直就是其他名將的經驗包。既沒有呂布那樣驍勇,又沒有呂蒙奇襲南郡那樣的赫赫戰功。然而,正史之中,曹仁卻曹營內姓第一名將,曹操在進行軍事行動時,曹仁大部分時候都自領一軍。他的作用大部分時候是為曹操掃清可能出現的障礙,保證了曹操在失誤的時候不至於置身於死地。不僅僅只是防守名將,還是一位勇武不凡的勇將,曾救千軍之中救部將牛金,被成為“天人”。

top 2 張飛

張飛,字翼德,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那個性如烈火、勇猛魯莽、嫉惡如仇的“三將軍”形象,然後查閱相關史料,竟然意外發現,歷史上的張飛與小說和民間傳說的張飛大相徑庭,他非但不是一位莽夫悍將,相反倒是一位文武兼工的儒將。張飛不僅書法作品甚佳,而且還很愛畫畫,尤其喜歡畫美人。張飛的老婆是夏侯霸的妹妹,夏侯淵的女兒,兩個女兒都是劉禪的皇后,可想而知,張飛不會差到哪裡去。

top 1 周瑜

周瑜,字公瑾,因為《三國演義》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下,我們認為其是心胸狹窄,妒賢忌能的典型,當他一發現諸葛亮的才智超過自己,便想方設法謀害,必欲除掉孔明而後快,結果他的計謀被諸葛亮一一識破,自己反中了諸葛亮的謀算,一而再、再而三地被氣得吐血身亡,臨到絕命之時仍發出“既生瑜,何生亮”的仰天長嘆。歷史上的周瑜胸襟廣闊,氣度寬巨集。老將程普因周瑜年輕,對他不服,多次當面侮辱他,周瑜都不跟他計較,程普最後被周瑜的才華和品德所折服,感動得說:“與周公瑾交,若飲醇醪,不覺自醉”,和他成為好友。周瑜精通音律,雅量高致,即使在喝醉時也能聽出曲中的謬誤,因此史書記載民謠雲:“曲有誤,周郎顧”、“欲得周郎顧,時時誤拂弦”。總之,無論從政治抱負還是從才能看,周瑜是三國時代的傑出人物之一。只可惜周瑜英年早逝,二分天下戰略無法實現,不然的話,劉備難以在荊州立足,蜀漢或不存在,諸葛亮日後可能也不會那樣出名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1yk9r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