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出使西域的張騫用一雙腳踏出了條絲綢之路

出使西域的張騫用一雙腳踏出了條絲綢之路

張騫,西漢時期的著名外交家,探險家,生於公元前164年,卒於公元前114年,是“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是中國乃至世界上第一位對古代中亞西亞進行實地勘察的人,他對當時西域地理,人文,風俗,社會等領域的研究對中國歷史文化傳播起到了深遠的影響。

出使西域的張騫用一雙腳踏出了條絲綢之路

在公元前140年,漢武帝劉徹為攻打匈奴,計劃聯合受匈奴奴役的,位於匈奴西邊的大月氏國,一起共同消滅匈奴,為此全朝發榜,招募使者出使西域。張騫應召,當時他擔任的漢朝的一個小官史,素有名聲,為人忠正信義,堅忍不拔,這樣的人非常適合出使西域這樣艱難困苦的事。在公元前139年,張騫在匈奴人甘父的嚮導下,率領100多人,開始了漫長,艱難的西域之行。

在西出長安不久之後,他們就在匈奴的控制區域裡不幸地被匈奴人抓獲,張騫被押往匈奴首領軍臣單于的帳前,軍臣單于沒有殺掉他們,他想軟化張騫,為匈奴所用,給他在匈奴娶妻,安家立業,並一直監視他,張騫就這樣在匈奴被拘押了漫長的10年。

好不容易找到機會和甘父逃出了匈奴繼續西行,尋找大月氏國,穿越沙漠,忍受飢渴,好不容易找到了一再西遷的大月氏國,卻大失所望,大月氏國在新的國土上已經安居樂業,並沒有打算東還,張騫這一隆重的出使西域的目的就泡湯了。但是,他並沒有氣餒,經過一年的遊說無望後,張騫返回,雖然沒有聯合大月氏國合擊匈奴成功,卻給當時的漢朝帶回了豐富翔實的古代西域諸國的地理社會人文風俗等資訊,走出一條震驚世界的“絲綢之路”。

張騫出使西域路線圖

張騫,西漢時期漢中成固縣人,生於公元164年,卒於公元114年,中國古代“絲綢之路”的開拓者,歷史上偉大的外交家,旅行家,探險家,因為功績卓著,被漢武帝封為博望侯,以表彰張騫出使西域博聞廣識的貢獻。

公元前139年,張騫開始了第一次出使西域,從長安城出發,往西出隴西,經過武威,酒泉,跨過玉門關,經達樓蘭,再往西到達龜茲,再往西到達大宛,康居,最後終於找到了大月氏國,至此距離出發時已過了10餘年,這一路上不僅時間艱難漫長,而且路途遙遠曲折,張騫面對的不僅是自然環境的嚴酷,還有歷經磨難的心理折磨,卻始終不忘初心,堅守理想,在大月氏國逗留一年後,月氏國王無意東返,張騫一行只得失望返回,到這裡任務還沒結束,在返回的路線選擇上,為避開匈奴的控制區,從蔥嶺返回,這條路在10年前還不是匈奴的控制區,卻在10後已經被匈奴兼併,張騫又落入虎穴了。直到公元前126年,才和嚮導甘父二人返回長安,整個出使西域歷經13年之久。從最初的100多人的隊伍,只剩下2個人了。

在出使西域的路線上,生活著大大小小的西域諸國,張騫在路上對這些國家都一一進行了瞭解,對當地的地理位置,人口分佈,物資特產,軍事儲備等各個方面都進行了記錄,為以後漢朝西進提供了寶貴的參考資料。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

張騫出使西域的目的,是為了聯合匈奴的世敵,位於匈奴西邊的大月氏國,一起抗擊匈奴。

當時的漢朝,受匈奴騷擾多年,匈奴一直覬覦中原豐饒的物產,屢屢侵略邊境,在漢朝之前就有越境行為,嚴重威脅漢朝的統治安全,甚至一度派騎兵侵撓到距長安不遠的甘肅,令漢朝的統治者深感不安,但是苦於漢朝初期,國力衰弱,農業凋敝,無力進行還擊,畢竟,匈奴是個遊牧民族,而且機動能力極強,而漢朝如果開戰的話,不僅士兵素質和匈奴有所差距,而且還面對長線補給的難題。這些都是很現實的問題,沒有強盛的國力支撐,是根本辦不到的。

在經過漢武帝前面的文帝,景帝的休養生息,撫國安民的政策,國家經過“文景之治”得到了很大的發展,當時有史書描述,國家富黍的錢庫裡的銅板都腐朽不堪,糧倉裡的糧食都已發黴,街市上人流如織,商品琳琅滿目,非常的豐衣足食,在這樣的國力下,漢武帝就開始了西進的國策,想要武力征服一直對漢朝虎視眈眈的匈奴,在此背景下,就有了張騫出使西域的機會了,漢朝想要拉攏和受匈奴欺壓的西域諸國,一起對抗匈奴,從而瞭解到大月氏國和匈奴有世仇,大月氏國被匈奴殺掉了老國王,並把老國王的頭顱用來盛酒,無力報仇的大月氏國只得一直西遷避難,而漢武帝就想聯合大月氏一起報仇,可是前提條件是,得先找到大月氏國才行,只有人找到了,才能談合作,於是張騫就帶著這個目的出發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4le2o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