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給唐朝帶來怎樣的繁榮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給唐朝帶來怎樣的繁榮

在政治上,唐太宗能夠知人善任,首先為自己組建了一個高效能的領導班子,營造出了一個清明的政治氛圍。他一生從諫如流,在歷史上被傳為佳話,據記載,光是魏徵,就二百多次直諫他的過失。對此,他不但沒有惱怒,反而愈發謙虛,從諫如流,而且將魏徵視為明得失的一面鏡子。為了鞏固統治,他進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而且大力發展科舉制度,培養人才,擴大了政府的統治基礎,鞏固了中央集權。

唐太宗李世民的貞觀之治給唐朝帶來怎樣的繁榮

在經濟上,唐太宗深知農業是國民經濟的根本,一上臺就頒佈了一系列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鼓勵農業發展。而且他早年目睹隋煬帝的窮奢極欲,底層人民所遭受的壓迫與奴役,決心愛惜民力,從不肯輕易徵發徭役。即便是他患有氣疾,不適合居住在潮溼的舊宮殿,都始終不肯耗費民力去修築新宮。這種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品質為他贏得了上下的一致愛戴與擁護,所以,貞觀一朝在唐太宗的帶領下,君臣和諧,上下一心,經濟發展形勢很快得到了好轉。到了貞觀八年至九年(634~635),牛馬遍野,百姓豐衣足食,夜不閉戶,道不拾遺,出現了一片欣欣向榮的昇平景象。

唐太宗一生致力於推行仁政,與此同時,他又十分注重法治,即便是在一個等級制度森嚴的封建社會,他也堅持維護法律的公正,以身作則推行法治。他曾經對臣下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

在貞觀一朝,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嚴格,但量刑的時候又非常慎重,因為唐太宗秉性仁厚,一直對執法的官員說:“人死不能復生,執法務必寬大。”在他的苦心經營下,貞觀年間的法制情況很好,作奸犯科的事情大大減少。據史書記載,貞觀三年(629),全國判死刑的人犯僅有二十九人,幾乎到了不依賴刑罰的程度。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二十三年,唐朝社會生產力獲得了巨大發展,經濟空前繁榮,社會穩定,政治清明。唐朝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強盛的帝國,而長安則是世界性的大都會,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商販和求學者。唐王朝又是一個開放的國度,來自世界各地的外交使節,遣唐使,在目睹了唐王朝的盛世之後,將唐朝高度發展的文化和技術帶向了世界各地,為整個世界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因此,歷史上將唐太宗李世民統治的時期稱為“貞觀之治”,它不僅是唐王朝最強盛的歷史時期,也是中國封建王朝史上最璀璨輝煌的一段記憶。

玄武門政變,本來是一個陰謀篡位的事實,經他書寫之後,卻變成了不得已的正當防衛。而且他即位之後,就追封了李建成為息王、李元吉為海陵郡王,並下詔以王子之禮將他倆改葬,甚至親自參加葬禮。

為了贏得太子黨對自己的支援,他還有意重用李建成手下的一些官員,比如史上有名的魏徵,以前就是太子李建成手下的謀臣。玄武門政變後,曾經有人向李世民告發,說李建成手下的一個官員魏徵曾經勸說李建成謀害李世民。李世民把魏徵找來,問道:“你為什麼要挑撥我們兄弟關係?”魏徵沉著地回答:“我是太子手下的謀士,食人之祿,便當為主分憂。只可惜太子沒有早點聽我的勸告,否則也不會慘死玄武門下。”這段話說得不卑不亢,很是大膽,而李世民非但沒有生氣,反而敬佩他為人剛正不阿,事主忠心,說話坦率,便提升他為諫議大夫。

除此之外,唐太宗還多次在朝會上向大臣們徵求治國良方,態度懇切,言辭謙恭,漸漸地俘獲了很多人心,也發掘了很多有用的人才。正是因為唐太宗善於納諫,廣開言路,禮賢下士,所以貞觀一朝人才濟濟,文有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等飽學之士;武有尉遲恭、秦瓊、程咬金等驍勇大將。君明臣賢,相得益彰,政治清明,國泰民安。

在唐太宗即位之初,由於先前戰亂不斷,唐朝人口損失很多,民生凋敝,生產落後。唐太宗即位之後,便大力改革府兵制度,擊敗了東突厥,讓他們放回擄去的中原百姓。

同時他還將後宮的三千宮女放回民間,鼓勵她們多生子嗣。為了鼓勵生產,促進經濟發展,唐太宗輕徭薄賦,興修水利,墾殖荒地,並且堅持過著節儉的生活,以節省府庫開支。老百姓的生產積極性得到了充分調動,農業生產率大大提高,(歷史故事)社會經濟逐漸開始繁榮起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6lg0r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