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北魏皇帝拓跋餘 史上第一個封宦官為王的皇帝

北魏皇帝拓跋餘 史上第一個封宦官為王的皇帝

宦官封王,在中國歷史上至少出現過三次。唐朝的李輔國、北宋的童貫,是大家比較熟知的;但第一個封王的宦官卻是北魏的宗愛。

北魏皇帝拓跋餘 史上第一個封宦官為王的皇帝

宦官,作為刑餘之人,作為宮腐之族,身體有殘缺,靈魂遭扭曲,少了男歡女愛的本錢,人生所剩快事也不外乎口舌上吃香喝辣、政治上呼風喚雨了,故對金錢和權勢有著強烈的追逐心。其實,宦官靠著給皇室服務這點優勢,撈取點油水,倒也無傷大局;但一旦染指權力,左右朝政,那這個帝國、這個王朝必遭劫難。

李輔國封王,雖屬明升暗降,但皇帝和宦官由此互為水火,揭開唐朝“閹宦之禍”序幕,導致宦官執掌廢立,皇權掃地;童貫封王,六賊胡作非為更甚,金人鐵騎趁亂衝殺進來,結果演變成“靖康之亂”,導致徽欽二帝被俘,王朝葬送。與此二人相比,宗愛封王雖未給北魏王朝造成致命創傷,卻引起了鮮卑拓跋政權政治上的一次大地震,——那個給他王爵的皇帝拓跋餘在位僅八個月就遭到了他的毒手。

拓跋餘(?—452年),北魏太武帝拓跋燾之子,生母為左昭儀閭氏,鮮卑名可博真,在存活下來的六兄弟中排在最後。延和元年(432年),拓跋燾立長子拓跋晃為太子,太平真君三年(442年),拓跋燾封其他諸子為藩王,其中拓跋餘被封為吳王。作為宗室一員,拓跋餘一則年齡小,二則無特長,只是在太平真君十一年(450年)九月皇帝南征劉宋、太子北伐柔然時奉命留守過京城,除此之外無其他可圈點之處。如果不是不久發生的太子暴薨事件,拓跋餘恐怕一生與皇位無緣。

太子拓跋晃之死,罪魁禍首就是宦官宗愛。宗愛本是一名不起眼的中常侍,因為離拓跋燾近,又擅長鑽營討好,故深得拓跋燾寵信。正平元年(451年)正月,拓跋燾封宗愛為秦郡公,宗愛的地位陡升。然而,宗愛畢竟是個“天性險暴”之人,仗著皇帝這顆大樹“行多非法”(《魏書》),別人敢怒不敢言,拓跋晃卻“惡之”(《資治通鑑》)。拓跋晃是個精明人,監國視政期間越發恪盡職守,洞察細微,加之他的幾個助手與宗愛有些私人恩怨,勢必與宗愛格格不入。宗愛擔心被遲早會被太子收拾,索性惡人先告狀,借拓跋珪之手除掉了拓跋晃的左膀右臂,東宮不少官員也受到牽連被斬首。正平元年(451年)六月,拓跋晃在驚懼中暴薨。

拓跋晃早在太平真君元年(440年)就生下一子,名為拓跋濬。拓跋濬自幼聰明敏達,深受祖父拓跋燾喜愛,被稱為“世嫡皇孫”。拓跋晃死後,拓跋燾很內疚,追諡拓跋晃為景穆太子,並漸漸將關愛和關注轉移到拓跋濬身上,有了立皇孫為接班人的念頭。這一點,史料中雖未明注,但這是肯定無疑的。其一,拓跋晃死後,拓跋燾一直沒有從諸子中擇優重新冊立太子;其二,拓跋燾在將拓跋濬封為藩王后不久隨即撤銷,仍以“世嫡皇孫”待之;其三,拓跋燾將諸子的王爵從一字王削弱為二字王,依此提升拓跋濬無與爭鋒的地位,拓跋餘也由吳王被改封為南安王。這些訊號,已經清除表明拓跋燾有了日後傳位拓跋濬的念頭。

宗愛大概也看到了這一點,唯恐將來拓跋濬即位後會報仇,殺心漸起。不過,他要殺的人不是拓跋濬,而是準備把皇位傳給拓跋濬的當朝皇帝拓跋燾。正平二年(452年)二月,宗愛趁拓跋燾熟睡,將其勒死,擁立年齡較小且與自己關係向來不錯的拓跋餘為皇帝,並將政敵剷除掉。拓跋餘登基後,大赦天下,改元永平(或作承平),成為北魏第四任皇帝。從一個不起眼的王爺,搖身一變成為高高在上的皇帝,拓跋餘新的人生剛剛起步,但噩夢已在不知不覺中降臨。這場噩夢,正是由拓跋餘的不自信、不作為,到後來的亂作為、不掩飾,慢慢釀成的。

鮮卑拓跋氏雖屬北方遊牧民族,但自道武帝拓跋珪傾心漢化以來,立嫡以長的皇位承傳制度早已深入人心,根深蒂固。在拓跋燾眾子中,拓跋餘非嫡非長,身上也沒有什麼閃光點,加之有那位“世嫡皇孫”的存在,拓跋餘坐在龍椅上一直不自信,甚至如坐鍼氈,生怕哪天會被趕下臺去。為了坐穩江山,拓跋餘擺出了大手筆,一是“厚賞群下,取悅於眾”,二是“為長夜之飲,聲樂不絕”,結果很快就花光了家底,“旬月之間,帑藏空罄”(《魏書》)。即使遇到外敵侵擾,拓跋餘照舊宴飲自如,不恤百姓,造成上下離心,群情憤恨。

除此之外,拓跋餘為了報答宗愛擁立之功,還“以愛為大司馬、大將軍、太師、都督中外諸軍事,領中祕書,封馮翊王”(《資治通鑑》),給了宗愛無限權勢。當年,拓跋燾封宗愛為公,已是不妥;如今,拓跋餘封宗愛為王,更是出格。拓跋餘由此成為第一個封宦官為王的皇帝,宗愛成為第一個被封王的宦官。然而,狼終歸是狼,給了狼王爵,給了狼權勢,難保不被狼咬,不被狼吃。

宗愛總攬朝政軍事大權後,飛揚跋扈,為所欲為,“坐召公卿,權恣日甚”,儼然無冕之皇,不久便搞得內外上下人人忌憚。大臣們也認為宗愛“必有趙高、閻樂之禍”(《魏書》),將來一定會像趙高殺掉秦二世那樣對拓跋餘不利。拓跋餘也在耳聞目睹中漸漸開始懷疑宗愛,並籌劃削奪宗愛的權力,但行事不夠隱祕,最終招來殺身之禍。宗愛得知拓跋餘要對他動手後,乘拓跋餘十月七年級夜間祭廟之機,安排幾個小黃門殺死拓跋餘。二月登基,十月喪命,拓跋餘在位僅八個月。

拓跋濬即位後,誅殺宗愛等人,撥亂反正,追諡沒當過皇帝的父親拓跋晃為景穆皇帝,但不承認坐了八個月寶座的叔叔拓跋餘為皇帝,最後只是“葬以王禮,諡曰隱”(《魏書》)。因拓跋餘登基前曾為南安王,諡號為隱,故在史學界稱之為南安隱王。按照古代諡法,“陷拂不成曰隱,不顯屍國曰隱,見美堅長曰隱,隱括不成曰隱,不屍其位曰隱,違拂不成曰隱,懷情不盡曰隱”,觀拓跋餘在位之情形,其死後被廢去帝號,被免上廟號,被諡為隱,倒也恰如其分。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e7zlz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