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過目不忘的農民秀才郭鬆齡為什麼會參加革命?

過目不忘的農民秀才郭鬆齡為什麼會參加革命?

郭鬆齡,字茂宸,奉天瀋陽人,1883年生。祖籍山西省汾陽縣。其遠祖戍邊來到東北,後一支流落到瀋陽東郊魚樵寨落戶。魚樵寨現在是瀋陽市東陵區深井子鄉趙家鋪村,郭鬆齡就誕生於此。其祖父是一位粗通文字的農民。其父名復興,字恢原。自幼苦讀,終未得志,只得在鄉鎮做私塾先生。他好學不倦,教書認真,受到學生的愛戴。郭鬆齡的母親是一位性情溫和、明達事理的女性。郭鬆齡的父母對他的影響很大,初步奠定了他為人處世的品德基礎。

過目不忘的農民秀才郭鬆齡為什麼會參加革命?

郭鬆齡家境貧寒。他從小就過著衣不遮體、食不果腹的窮困生活。有時青黃不接,他們母子不得不到鄰村乞討。童年的痛苦生活在郭鬆齡的心裡打上了深刻的印痕,使他對貧富不均的社會非常不滿。

9歲時,他的父親回村設館授讀,郭鬆齡才得以入館唸書。入學前,他的父親曾經抽時給他講過啟蒙讀物。他背誦過《三字經》《百家姓》等書。入學後,他學習努力,勤奮刻苦。加之天資聰穎、過目不忘,很快就熟背下了一些儒家經典。三年的私塾生活使他具備了相當深厚的中文知識,並且練就了一筆好字。

12歲時,又逢中日甲午戰爭,遼東百姓流離失所。私塾館倒閉,家裡失去生活來源。作為長子的郭鬆齡提出外出做工,以貼補家用。靠親戚幫忙,找到給地主當“半拉子”的工作。所謂“半拉子”,就是隻能算半個勞力賺錢。從13歲到16歲,一干就是4年。據當地老人回憶,一提起郭鬆齡的名字,人們還是管他叫“郭半拉子”。

他給地主做工是實實在在的重體力勞動。後來儘管他已經做了一個整勞力的活,地主還是不給他長工錢。為了養家餬口,他只得忍氣吞聲。但在這段時間裡,他拼命學習,挑燈苦讀。讀書很雜,閱讀了很多中國古典小說,如《三國演義》《水滸》之類。後來,地主家失竊,誣陷郭鬆齡。郭鬆齡被迫辭了工,到外邊去打零工維持生活。此時,他的父親盼望兒子能有一個好前程。就在郭鬆齡勞動之餘,指導他學習科舉考試的有關課程。郭鬆齡更加刻苦攻讀,漸漸地人們發現,郭鬆齡已經可以為他們寫一些各種文契了,因此管他叫“農民秀才”。直到19歲,才結束了打工生活。這段苦難的人生經歷,使郭鬆齡產生了憎恨富人、同情窮人的愛憎分明的情感。從而,使他後來走上了革命道路。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g4zly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