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袁世凱的遺囑:自己的死為日本去除了一個大敵

袁世凱的遺囑:自己的死為日本去除了一個大敵

段祺瑞原本向袁世凱請了兩個月的病假,期滿後又續了兩個月,日子久了,也就跟被革了職一樣。直到1915年8月29日,他才被正式解除陸軍總長一職,由王士珍接任。

袁世凱的遺囑:自己的死為日本去除了一個大敵

9月間,在帝制派的策動下,各地出現了勸進熱潮,就連很多反對帝制的人,或者為保身家性命,或者不捨名利地位,都違心地加入了這股熱潮。

在袁氏幕府中,樑士詒是一個頗有見識也相對比較清醒的人,據說段祺瑞曾與之相約,說:“我一文一武,萬不可贊成帝制,誤袁氏。”現在一看若再不跟風操作就可能出局,樑士詒也趕緊跟上,親自出面拼湊了一個帝制請願團。

就連段祺瑞本人都無法免俗。雖然他已脫離陸軍部,但身上還有袁世凱所賞的“管理將軍府事務”,在幕僚們的勸說下,他只好以此名義列名勸進。不過此後就一直保持沉默,不再多言。

因為段祺瑞表現出的消極態度,以袁克定為首的極端帝制派對段祺瑞進行了威脅。段祺瑞曾收到一封匿名信,上面揚言段祺瑞若不識時務,將對他採取不利行動。段祺瑞當即昂然表示:“武人不怕死!”

段祺瑞鐵了心不願為袁世凱的帝制站臺,他對謀士曾毓雋說:“你再見項城(袁世凱),不必多費口舌,只聽其發付就是。我生死且不計,何計較得失!”

曾毓雋將段祺瑞的話回覆袁世凱,但袁世凱仍想讓段祺瑞出山相助。這讓曾毓雋感到非常為難,不得不求助於“小諸葛”徐樹錚。

按照徐樹錚之計,曾毓雋第二天去見袁世凱,說段祺瑞病情稍好後就會親自前來拜見。如徐樹錚所預料的那樣,袁世凱聽後很高興,袁這邊就算暫時先搪塞過去了。

段祺瑞已抱定決心,在袁世凱取消帝制之前,不管對他怎麼威脅利誘,也不管授予多大官職,都不會替袁世凱出力,要他主動去拜見袁世凱更是不可能。對此,徐樹錚也想好了辦法,那就是在樑士詒等人面前散佈謠言,說只要段祺瑞願見袁世凱,袁世凱便會答應段祺瑞的一切要求,包括人事調整。

由於復辟帝制操作不力,樑士詒等人已有砸飯碗之憂,謠言一出,更怕段祺瑞出山後換了他們,所以忙不迭地向袁世凱進言,希望別召見段祺瑞。

袁世凱聽進去了,很多天都沒有再提召見段祺瑞之事,直到雲南戰事吃緊,他又想請段祺瑞出面維持,但仍被左右所阻。

1916年2月,袁世凱的北洋軍在西南戰場上屢戰屢敗,那些尚未獨立的省份又消極抵制,不肯調兵相援。段祺瑞不但沒有主動前來拜見袁世凱,而且公開提出,南北雙方應當立即停戰,維持共和,甚至另組新政府。在袁世凱看來,這一主張分明隱含著排斥袁世凱,逼其下臺的意味,氣得他大罵段祺瑞落井下石。

段祺瑞只是要緩解危局,真正落井下石的是沒能在“二十一條”中得償所願的日本人。3月中旬,駐日公使向國內傳來訊息,說日本首相正在與大臣、元老們舉行御前會議,計劃以保護東亞為由,乘機出兵中國。聽到這個訊息後,袁世凱當晚就病倒了。

袁世凱的身體本來很好,載灃說他“現患足疾”,不過是要讓他滾蛋的藉口。二次出山後,袁世凱的健康和精神狀況不是好,而是好得很,辦公會客從無倦容,但自此之後,他開始憂危成疾,神情恍惚。直到臨終之前,他還特地在案上留下遺書一封,上書:“為日本去一大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lkyor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