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風雲人物 >

粟裕一生被這怪病折磨 火化後發現一個驚人真相

粟裕一生被這怪病折磨 火化後發現一個驚人真相

“半世生涯戎馬間,

粟裕一生被這怪病折磨 火化後發現一個驚人真相

徵騎倥傯未下鞍。

爆炸轟鳴如擊鼓,

槍彈呼嘯若琴彈。”

每當粟戎生念起這首父親粟裕所寫的詩《老兵樂》,都感慨萬千。“這首詩,既是父親戎馬一生的真實寫照,也是鼓勵我馳騁疆場、為國盡忠的戰鼓。”

粟裕的名字,同解放軍金戈鐵馬、波瀾壯闊的半個多世紀戰鬥歷程緊繫在一起。從一個普通士兵成長為十大將軍之首,幾乎全部得益於他自學而就的軍事天才。他曾跟隨朱德、陳毅上井岡山;抗日時,在蘇中根據地打贏了決勝一仗;淮海戰役中共殲敵55萬人;中央曾確定粟裕為解放臺灣的指揮員;毛澤東還曾將他當做志願軍司令員的首位人選……甚至有人稱,“粟裕是中國500多年來的第一猛將。”

作為粟裕大將的長子,粟戎生和父親選擇了同樣的路。從軍45年,他從士兵升到中將,最後升任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他說話乾脆,決不拖泥帶水,個性甚至有點倔,典型的將門虎子。

骨灰裡篩出傳家寶

1984年1月底,粟戎生接到父親病危的通知。當他從部隊趕回北京,沒過幾天,2月5日下午4時33分,粟裕的心臟停止了跳動。痛不欲生的兒子,抱著父親的骨灰盒泣不成聲。

然而就在這時,粟戎生卻被骨灰裡篩出來的三塊彈片震住了--“大的一塊有黃豆粒那麼大,小的兩塊綠豆粒大小。”

粟裕一生身經百戰,打過各式各樣的仗,用過各種各樣的戰術,經歷的凶險更是多得數不清。“我們都知道父親曾6次負傷,身上彈痕累累。然而,誰也不知道,這3塊彈片是什麼時候留下的。就連父親本人都想不到,還有這一處戰爭的創傷,折磨了他數十年。”

根據彈片分析,這應該是贛南戰鬥中遭受炮擊時留下的。如果推算正確,這些彈片在將軍的顱骨裡已整整54年。1930年2月,作為紅四軍一縱隊二支隊政委的粟裕率領部隊進軍贛南地區,參加了消滅進犯贛南蘇區的國民黨唐雲山部隊的戰鬥。在激烈的交鋒中,敵人一發迫擊炮彈打了過來,在粟裕的身旁爆炸。粟裕只覺得頭部被猛地一擊,就倒在地上,昏了過去。

戰鬥結束後,士兵們把滿身是血、昏迷不醒的粟裕抬到後方醫院,因條件簡陋,醫生僅用紗布對其頭部進行了簡單的處理。治療3個多月後,粟裕傷愈歸隊。

在以後的日子中,戰事一緊,或者工作一勞累,粟裕就常常頭痛欲裂。粟裕的原祕書鞠開回憶說,“將軍頭痛之時,頭髮都不能碰,也不能去摸。一摸,就像針扎般。他的臉老是通紅通紅的,經常說腦袋發脹。誰也想不到,原來他腦子裡會有炮彈片,我們都以為是戰爭高度緊張,他患上了高血壓、心臟病而引發的。”

由於常年在戰場上條件艱苦,粟裕老年時患上了多重疾病。1981年,在已患有高血壓、心肌梗塞、胃癌等重大疾病的基礎上,又被查出腦溢血和腦血栓,他頑強地同疾病戰鬥著。在粟戎生印象中,父親說得最多的話就是:“未來的戰爭我不一定看得到,一旦打起來,要靠你們這一代了。”1983年5月,粟戎生被調任為某陸軍野戰部隊師長。行前,他去醫院向父親辭行,“這時父親的病情很重了,說話已吃力。他只是說,師這一級很關鍵,連、團、師的鍛鍊對軍隊幹部極為重要。”還是和以往一樣,父親沒跟粟戎生聊家務瑣事,這是他留給兒子的最後一句話。

粟裕去世時留下遺囑,身後不開追悼會,不搞遺體告別,將他的骨灰遍灑在他曾戰鬥過的土地上,和長眠在那裡的戰友們永遠在一起。“父親沒有給我們留下什麼物質上的東西,除了這三塊從骨灰裡篩出的彈片。我們把最大的一片捐給了國家,剩下的兩小塊,可以說是我們全家的傳家寶。父親留給我們的精神食糧十分富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fengyun/x1w02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