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後周柴宗訓死亡之謎 後世史料遺留諸多疑點

後周柴宗訓死亡之謎 後世史料遺留諸多疑點

周恭帝柴宗訓之死,我也並不敢肯定一定是非正常死亡

後周柴宗訓死亡之謎 後世史料遺留諸多疑點

但是如果僅憑他不是在遜位之後很快死亡來否定這一點,又覺得總還是不足

所以現在列出恭帝死亡前後的一些疑點

1,死亡地點:房州

一般印象中,採取杯酒釋兵權的方式而不是用肉體消滅對付功臣的宋太祖,是比較仁厚的,那麼他對前朝遜帝也應該會比較好,但事實如此嗎?

史書中對周恭帝入宋之後只有三處描寫,“(顯德七年960)遷恭帝及符後於西宮,易其帝號曰鄭王,而尊符後為周太后”,“(建隆三年962)周鄭王出居房州”,“(開寶六年973)三月乙卯朔,周鄭王殂於房州,上素服發哀,輟朝十日,諡曰恭帝,命還葬慶陵之側,陵曰順陵……冬十月甲申,葬周恭帝,不視朝”(以上《宋史·太祖本紀》)。也就是說,在恭帝還是個虛歲10歲的小孩子的時候,就被打發到房州去了,一直到死。

房州是什麼地方?至少從漢朝開始,那就是個流放皇親國戚的地方,西漢宣帝時清河王年有罪,廢遷房陵,廣川王海陽有罪,廢遷房陵,唐中宗被武后貶為廬陵王,房州安置,五代時慕容彥超削奪官爵,房州安置,宋太宗時,秦王趙廷美降封涪陵縣公,房州安置。以柴宗訓的身份,“出居”到這麼一個有背景的地方,其實質也等同於“安置”了。趙匡胤對自己老上司的兒子,可說不上什麼厚道。

2,二弟不知所終

恭帝的三個弟弟,一個早卒,兩個不知所終,這是很令人奇怪的事情。這兩個弟弟,不但是前朝皇族,在恭帝早死無嗣的情況下,是鄭王這個王爵的當然繼承人,而且就是對新朝而言,他們也屬於貴戚之列(其嫡母符太后和太宗的符皇后是親姐妹)。這樣兩個貴公子,又怎麼會人間蒸發一樣的不知所終呢?而且仁宗再為柴家立嗣時,據《續通鑑長編》雲曾取柴氏譜系看過,既有譜系,這兩個嫡系子孫難道沒有記錄?還是史官另有難言之隱?五代史是宋人修的,如果這兩人都是正常死亡的話,就算具體死因不明,也寫個早卒不就什麼事都沒有了麼,卻偏偏寫個“不知其所終”。

3,恭帝死後不立周嗣

古人最重祭祀,要有香火血食,但恭帝死後,太祖、太宗、真宗三朝都沒有再為柴氏立嗣以奉周祀,直到仁宗嘉佑四年(1059),才“詔有司取柴氏譜系,於諸房中推最長一人,令歲時奉周祀”(《舊五代史》引《續通鑑長編》),“封柴氏後為崇義公,給田千頃,奉周室祀”(《宋史·仁宗本紀》),這時距離恭帝之死已經80多年了。

4,恭帝死年光義始王

開寶六年3月,柴宗訓死,9月,封皇弟趙光義為晉王。這是北宋建立後封的第一個同姓王(不算追封的死人),而此時距離北宋立國已有14年。

王朝興起之時封同姓宗室為王可以說是慣例,不管有沒有實權,至少名號上是要尊崇的。但是像北宋這樣,在有兩個成年弟弟的情況下(兒子年幼就不算了),開國十幾年卻未封同姓王的,可說是十分少見。而光義封王,早不封晚不封,偏偏趕在宗訓死後、下葬之前,這中間有沒有什麼關聯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24n9p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