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不斷的征戰!秦國究竟靠什麼實現稱霸天下目標

不斷的征戰!秦國究竟靠什麼實現稱霸天下目標

一統天下的雄心,卻受制於狹小的國土面積。多年征伐,秦國究竟靠什麼,能實現稱霸天下的目標?都江堰、鄭國渠和靈渠,這三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前,它們曾經是秦國統一大業中最為強勁的巨型戰爭機器……

不斷的征戰!秦國究竟靠什麼實現稱霸天下目標

上世紀80年代,考古人員在陝西省鳳翔縣發現了一個秦國國君的墳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墓葬中除了高等級的禮器之外,更發現了一大批鐵製農具。

根據常識判斷,國君的陪葬物理應是當時最為貴重的東西。由此可見,鐵農具在秦國統治者心中的地位。

當軍隊還在使用青銅兵器廝殺的時候,秦國就鼓勵農民大量使用鐵製農具。秦國人知道,先進的農具將會給他們帶來夢想的一切。

然而,秦國儘管有發達的農業機械,有限的國土面積仍然無法生產出足夠多的糧食,來支撐一支規模越來越龐大的軍隊。秦國的決策者們為此殫精竭慮──究竟靠什麼來支援稱霸天下的巨集偉目標呢?

公元前356年,一個叫商鞅的人來到了咸陽,他希望在秦國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

商鞅的治國之道完全打動了當時的秦王,《史記》記載,兩人挑燈夜談三天三夜。從此,商鞅開始執掌秦國的大權,而秦國便有了一個延續135年的國策:耕戰。

商鞅告訴秦人,生活中只有兩件事:耕田和打仗。只有強大的農業才能支援不斷擴大的戰爭。《史記》上說,耕戰策略最終成就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抱負。

秦國統一戰爭前85年,在咸陽宮,秦丞相張儀和大將司馬錯正在激烈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應該奪取西南的巴蜀還是攻打東面的韓國。張儀主張是先滅韓,得到的是肥厚的土地、眾多的人口。但司馬錯並不這樣認為,當時中原各國地區對巴蜀地區瞭解不多,對這一地區的爭奪,不會驚動關東六國。秦國統一天下的野心也就得以潛伏。而從戰略上考慮,巴蜀地區面積廣大,山川縱橫,人口眾多,將會為秦國的擴張提供強有力的支援。

當時的秦王最終採納了司馬錯的建議。

公元前316年,秦惠王派司馬錯率軍攻打巴蜀兩國。秦軍幾乎沒有遭到任何抵抗,就先滅了古蜀國,後滅了巴國,從此,巴蜀納入秦國版圖。

但是,令司馬錯沒有想到的是,巴蜀最初並沒有給他帶來秦國渴望的物資,相反,倒是給他帶來了無窮煩惱。

司馬錯率軍佔領巴蜀以後,巴蜀的經濟狀況很差,岷江水患使整個四川盆地當時的生計狀況極差,秦國派去的官員和軍隊還要秦國政府倒貼。

發源於甘肅與四川交界處雪山的岷江,是長江最大最長的支流。千百條涓涓細流穿過峽谷,千廻百轉匯成江河,奔騰而下,一入平原就像脫韁野馬、四處奔瀉。不僅水勢凶猛,而且全年水量不穩定

岷江水患成為它的最大威脅的情況下,如何治理岷江就成為秦國能否使巴蜀成為真正的後援基地的關鍵問題,所以在這種背景下,秦國尋覓水工,尋到了當時最著名的水利專家李冰入蜀。

公元前272年,30歲的秦國人李冰來到蜀郡擔任郡守。按照秦國的耕戰文化和司馬錯的軍事思想,他要把自己的蜀地建成秦國統一天下的戰略基地。

上任後的李冰沿岷江而上,直抵岷江源頭,行程七百多裡,開始了水情勘察工作。怎樣才能讓岷江水持續而又穩定地經過成都,使航道暢通。同時又要在洪水季節控制水,不能危害平原的城市,修建一個引水和控水的工程,成為李冰思考的重點。

那麼,在岷江河道中哪一個位置設定工程,才能最佳地控制水的流量呢?這將會關係到工程的成敗。經過考察,李冰選擇了在山丘和平原的分界點上建造都江堰,以鎖住岷江的咽喉。

公元前270年,李冰率數萬民工,用整整四年的時間,在岷江江心建起了酷似大魚之嘴的分水堤。當江水流至魚嘴時,自然分成了內外兩江。其中內江為引水河,也就是岷江改道通往成都的工程。

在這時,李冰遇到了一個棘手的問題,岷江水在坐落於成都平原西北的尖山前,戛然而止。怎樣才能把水引入成都平原呢?

李冰決定開山闢水路。但是,當時的中國正處於戰國時期,還沒有發明火藥,也沒有更多的先進工具。要把大山劈開,就只能依靠鋼釺和石錘曠日持久地鑿打,鑿開尖山至少需要30年的時間,而秦國的統一大業卻迫在眉睫。

直至今日,我們都不得不佩服李冰那超人的智慧,他想出了一個奇妙的方法:民工們先在尖山虎頭巖巖面上架起大量木柴點火燃燒,一直燒到岩石發紅,再用冰涼的江水,一瓢瓢潑向滾燙的石面。經過熱脹冷縮,岩石崩裂疏鬆之後,民工們才腰繫吊繩,登上虎頭巖,揮錘鑿打。這一來,大大加快了工程的進度。

歷經八年的施工,虎頭巖的山體,終於分出了一條寬20米的水路。工程的關鍵部分,航道入水口的建成,使岷江水進入了平原。後人為了紀念李冰的奇思妙想,把這個入水口稱為寶瓶口。從此,汩汩清流,從寶瓶口奔湧而出,永久性地灌溉著成都平原。

公元前256年,歷時14年之後,世界水利史上的驚世之作--都江堰建成竣工。

從公元前230年開始,又有十萬秦國人,陸續從北方遷往蜀地,與當地居民共同開墾廣闊的平原。囤積的糧食使蜀郡成為當時天下最大的糧倉。從此,都江堰水利工程,不僅成為秦國重要的後勤基地,同時,也是用來遏制它的強敵──楚國的橋頭堡壘。

都江堰為秦的統一雄心注入了強勁的動力。

秦人天才的水利工程技術最大限度地保障了糧食生產,在都江堰之後,秦國的糧食產量已經遠遠高於其他國家。但是,秦國的決策者仍然不滿足。

在都江堰工程完工十年之後,秦王嬴政開始執掌秦國大權。此刻,都江堰灌溉出的天府之國,不僅為秦國庫增添了鉅額財富,而且也牢牢控制住強敵楚國,秦國最大的戰略威脅也已解除。這時,嬴政雄心萬丈,決定一統天下,而在他的戰略計劃中,秦軍將首先攻陷近鄰韓國,而後直指東方,再滅掉其餘六國。

根據史書記載,韓國從公元前403年立國到公元前246年的鄭國渠修建,一共受到秦國較大的進攻就有19次。韓國就像秦國嘴邊的一塊肥肉,被一塊塊蠶食著。

公元前262年,秦攻韓的重鎮野王,試圖切斷太行山上黨通往新鄭的道路,迫使韓投降。結果韓把上黨獻給趙國,引發了公元前260年的長平之戰,40萬趙軍被秦將白起活埋。

11年後,秦國奪取了拱衛韓國都城新鄭的重鎮成皋、滎陽,韓國已經處於滅亡邊緣。

面對強敵,即將亡國的韓惠王,這次又想出了一個怪招:他派出了一個叫鄭國的間諜,他的身份是水利工程師,要執行的任務是“疲秦之計”,就是要在秦國發動一個大型的水利工程,使秦國的所有勞力投入到水利工程中去,讓秦國無兵可徵。

對於當時的秦國來說,儘管都江堰帶來了大量的糧食,但是,在自己的地盤──關中平原,農業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瓶頸。這個瓶頸,就是乾旱,所以,必須再建一座大型水利工程,將關中平原打造成秦國的第二個天府之地。

就今天的立場分析,我們完全可以推斷呂不韋很可能知道鄭國的間諜身份。因為呂不韋在治國方面具有博大淵深的經濟民生思想,為了秦國的強大,他有可能是將計就計。

一個是有心疲秦,一個是將計就計,就在這場勾心鬥角中,鄭國渠開工了。

那麼,這項工程鄭國又是怎樣設計的呢?簡單地說,就是在關中平原上的涇水和洛水之間挖一條大渠,把兩條河連線起來,利用涇水豐富的水量灌溉洛水一帶的土地,這樣,關中就不怕乾旱了。這條大渠將有250公里長,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鄭國設計的引涇水灌溉工程充分利用了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形特點,又在平原上找到了一條屋脊一樣的最高線,這樣,渠水就由高向低實現了自流灌溉。

公元前237年,鄭國渠正在施工的時候,一件意外的事情出現了。秦國識破了韓國修建水渠原來是拖垮秦國的一個陰謀,鄭國也面臨著生命危險

秦始皇罷黜呂不韋之後,在查抄相府檔案中發現,鄭國是韓國派來的間人,目的就是實施疲秦記,呂不韋被罷黜之前就知道鄭國的間諜身份,只不過沒有報給秦始皇。

這個事件成為秦國那些老貴族們的口實。他們向秦王告狀說,現在國內的各個階層中,都隱藏有外國間諜。他們正是為了破壞秦國而來。於是,他們建議,驅逐秦國以外的人。

一場殺戮行動正山雨欲來。

幸運的是,在被驅逐的人當中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來自楚國上蔡,後來做了丞相的李斯。當時李斯已身為秦國長史,但仍然在被驅逐之列。李斯寫了一篇《諫逐客書》,規勸秦王說,如果非秦者不用,就會讓發光的玉器,不再裝飾秦的宮廷。秦國要實現統一天下的大業,就需要外來的人才。

聰明的秦王嬴政息怒後,也認識到了這些人才的重要性,於是停止驅逐外籍人士。同時,嬴政也沒有中止鄭國渠工程,相反地,他還大張旗鼓地任命鄭國為整個工程的專案總管,派遣更多的勞力參加施工。

公元前236年,鄭國渠工程從它戲劇性的開始,一波三折,用了十年時間終於修建成功。

這時,天下的人們都看到了一個新的秦國,鄭國渠和都江堰一北一南,遙相呼應,從而使秦國挾持的關中平原和成都平原,都贏得了天府之國的美名。

鄭國渠修成以後,灌溉土地四萬頃,可以供養四百萬士兵。

公元前230年,也就是鄭國渠建成6年後,秦軍直指韓國,此時的關中平原,已經變成了秦國大軍的糧倉。對這時的秦國來說,疲秦之計真正變成了強秦之策,而對韓國,卻意味著真正覆滅的開始。

此後,秦王正式拉開了一統天下的序幕,這時的秦國,兵精糧足,既有關中平原,又佔據了巴蜀一帶,保證了它的糧倉。而且鄭國渠的修築,也使當時糧食供應有極大的保障。

滅掉韓國以後,秦國加快了掃除其他五國的速度──

公元前228年滅趙國。

3年後滅魏國。

公元前223年滅楚國。

次年滅燕國。

公元前221年,滅掉了最後一個諸侯大國──齊國。

此刻,黃河和長江一帶已經併入秦朝版圖。但秦始皇並不滿足,在他看來,帝國的疆域,不能僅僅限於前朝的中原地區,南方的珠江流域,直至南海之濱,也應納入帝國囊中。於是,秦始皇一聲令下,50萬秦軍起程南下。

公元前219年,在今天廣西桂林一帶,一支秦國軍隊正在這裡駐紮。

在指揮部的營帳裡,秦軍統帥屠睢給遠在咸陽的秦始皇寫信:皇帝陛下,戰事進展順利,嶺南之地不日即可歸附,天下即將一統……

然而超出屠睢意料的是,頑強的土著人神出鬼沒,他們白天躲藏,晚上出來偷襲秦軍。再加上秦軍推進過快,後勤給養補充不上,一時間陷入困境。

最為可怕的事情終於發生了,軍中糧食即將枯竭,飢餓不僅在蠶食秦軍的戰鬥意志,也在摧毀帝國征服南方的野心。

從北方的糧倉到南方前線,秦軍的後勤保障主要依靠陸路運輸,然而,叢林茂密、山高水遠,未開發的南方令秦軍的後勤保障變成一場噩夢。

在越人的一次偷襲中,最高統帥屠睢也被殺死,整個秦軍陷入恐慌當中。

史記記載,秦始皇焦慮萬分,他親自趕往南方,一直到了湘江一帶。秦始皇明白,要結束南方的戰爭,就必須解決軍糧運輸問題。陸路首先是運輸路程比較長,其次是運輸成本太高。遠古時代有一句軍事諺語,叫做千里不運糧,當時的核心問題就是尋找水路,水路的突破點就是溝通湘江和灕江這兩條河。

當秦始皇心急如焚時,一個叫史祿的人提出了一個大膽的建議。在湘江和灕江之間修一條運河,打通南北兩大水系。

船隊從巴蜀一帶的糧倉出發,進入長江的支流湘江,再通過這條運河到達珠江的支流灕江,後勤物資就完全可以用水路送到戰爭前線。

這是一個驚人的創意。當時長江和黃河已經溝通,這意味著,從帝國的都城咸陽上船,就可以直達廣州。但是,秦人面臨著巨大的工程難題。

湘江和灕江之間直線距離僅4.8公里,但兩江高低相差幾百米,運河開通,渠水將狂奔而下,根本無法行船。因為湘江這邊水流低,怎麼把水汲上去,加長河流的長度,修築一條大的堤壩,深入湘水60裡,汲起它的水向上的力量,再沿山把渠道修緩;另外還要再把灕水做三七分。分水技術又是它的難點。再往下進入灕江,水流向下又要解決一個航速不能過急的問題,所以湘江通向灕江的這條渠道,當時叫做湘漓渠。到了唐代人們感嘆於它的巧奪天工,技術上解決的這麼出色,後人稱它為靈渠。

靈渠建成後,糧食運輸暢通無阻。第二年,秦軍就平定了土著人的反抗,帝國的疆域一直拓展到了南海之邊。

正是這三大水利工程以及秦國當時密如織網的直道,造就了秦帝國的強大,讓它所向披靡,完成了中國的第一次真正的統一,而現在我們廣袤的國土就是秦帝國的延續。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2e2y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