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民國史上的大笑話 民國海軍窮司令要造20艘航母

民國史上的大笑話 民國海軍窮司令要造20艘航母

甲午戰敗,清廷花費20年時間建立起的制海權化為烏有,割地賠款,並且是向中國曆來瞧不起的小日本割地賠款,堪稱奇恥大辱。人人痛詆海軍誤國。失望之餘,清廷立即將總理海軍衙門撤銷,海軍內外學堂盡行停辦。接著,又以艦艇全失為理由,將北洋海軍武職全部裁撤,關防印信鈐記一律繳銷,等於從建制上取消了北洋海軍的各級職位。我原先以為海軍頓挫,清廷志氣全消,將一蹶不振。然而劉公島硝煙未散,兩江總督兼南洋大臣張之洞就提出重建海軍的主張:“今日御敵大端,唯以海軍為第一要務,故無論如何艱難,總宜復設海軍。”戊戌變法期間,重建海軍也是君臣維新的一個共識,光緒皇帝撥出經費向英、德訂購軍艦。

民國史上的大笑話 民國海軍窮司令要造20艘航母

美國海軍上校馬漢1890年提出的“海權論”,在海外留學生中影響很大。清末報刊掀起了一個討論海權的高潮。梁啟超1903年在《新民叢報》上發表《論太平洋海權及中國前途》一文呼籲“欲伸國力於世界,必以爭海權為第一意”。值得注意的是,當時的海權意識已經超越單純的海防,涉及海洋經濟和僑民,視野相當開闊。蕭舉規《海軍論》把海上權力分為五個內容:一曰商業地位之保全;二曰交通線之保全;三曰航業之保全;四曰僑民之保全;五曰海產物之保全。笛帆《海上主管權之爭奪》說:“海軍強大,能主管海上權力者,必能主管海上之貿易;能主管海上貿易者,即能主管世界之富源。”

在海權意識高漲的背景下,至1909年,風雨飄搖的清朝組建起一支包括13艘戰艦、總排水量1.8萬噸的巡洋艦隊,其中,“海圻”號巡洋艦是當時最先進的戰艦之一。1911年4月,艦隊司令程璧光率領“海圻”號遠涉重洋訪問歐美,途經4大洲,進出8國14港,總航程3萬多海里,開中國軍艦走向世界海洋的先河。“海圻”號於清末出發,中華民國成立後回國,跨越了兩個朝代。真是一次漫長的遠航。

中華民國全盤接受了清朝海軍的遺產。孫中山說中國應該“興船政以擴海軍,使民國海軍與列強齊驅並駕,在世界稱為一等強國”。自然,這是一個夢想。1928年,蔣介石雄心勃勃地宣稱“我們預定15年後有60萬噸的海軍”,依然是一個夢想。1937年,中國海軍總噸位6萬噸,此時,日本海軍總噸位已達120萬噸,相差20倍。抗戰爆發後,這支已經失去出海作戰能力的海軍艦隊撤回長江,蔣介石下令沉船封鎖江陰航道。1937年8月12日晚,海軍部長陳紹寬親臨江陰,指揮28艘商船和海軍艦隻沉入江底,堵塞航道。這是中國海軍再一次悲壯自沉。接著,剩餘的艦隻不是自毀,就是被日軍炸沉。失去艦隊的海軍總司令陳紹寬只好指揮海軍開展布雷游擊戰,炸沉了許多深入內河的日軍小型船艦。抗戰勝利時,中國海軍的全部家當僅剩重慶幾艘總噸位不足2000噸的淺水炮艇,為海軍自清末建軍以來最低水平。

陳紹寬出生於福州的一個海軍世家,父親和叔叔曾任職於清朝海軍。1908年,他以最優異的成績畢業於江南水師學堂,後赴國外考察各國海軍。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他奉命參加英國海軍潛艇部隊對德作戰,榮立戰功,他是最早意識到航空母艦對於現代海戰重要性的中國人。他說:“現代海軍在海戰時,欲取攻擊手段,必有賴於艦上所載的飛機。”1928年,他向蔣介石提出花2000萬元造一艘航空母艦的計劃。1943年11月,陳紹寬再次提出一個龐大的海軍建設規劃:全國沿海共需要20艘航母,每艘造價18億元。這個規劃讓包括蔣介石在內的所有人瞠目結舌。陳紹寬卻說:“這筆錢國家是省不得的。”我不得不承認,陳紹寬是個偉大的夢想家。此刻,這個自海軍建軍以來最貧窮的海軍司令,手下連一艘像樣的戰艦都沒有,胸中卻懷著20艘航空母艦的夢想。1969年他病逝於福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ggor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