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 國軍多於日軍依然慘敗收場

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 國軍多於日軍依然慘敗收場

自從1931年日本侵佔中國東北三省以來,日軍的侵略野心出現了巨大的膨脹,早在日本發表《建國宣言》的時候,就已經表現出了對熱河省的覬覦,到了1932年,所謂的《日滿議定書》簽訂之後,製造了日本入侵熱河的“理論依據”。

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 國軍多於日軍依然慘敗收場

1933年的2月11日,國民政府派行政院院長宋子文到北平,與張學良等將領一起發表了保衛熱河的通電,2月21日,熱河戰役正式爆發。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中國軍隊在人數上佔絕對優勢的情況下,依舊敗給了日本侵略者,半個月時間不到,承德就宣告失守,士氣低落的東北軍節節敗退,造成了熱河抗戰的失敗結局。

在日軍對熱河發起進攻之前,曾經指使駐守在錦州的第八師團先行攻佔山海關,當時面對日軍侵略的是何柱國的臨水警備司令部所屬的步兵第9旅石世安第626團。到1933年元旦的上午,日軍原本駐紮在山海關的守備軍藉口在自己營門附近發現了中國軍隊的手榴彈,進而率領部隊破壞了市內的通訊,接著向南關和山海關車站進行攻擊,日偽軍也在城內鳴槍,意欲製造更大的混亂,企圖一舉佔領山海關。石世安率領626團進行了反擊作戰,最終粉碎了日軍的陰謀。

在遭遇到中國軍隊的抵抗後,日軍守備隊分別向日軍錦州第8師團和天津駐屯軍請求支援,在經過兩天的激戰後,由於626團死傷慘重,無奈之下向北水門方向撤出戰場,山海關在1月3日被日軍第八師團佔領。

日軍在佔領了山海關之後,便準備對熱河發起進攻,實現自己的既定目標。當時,日軍動用了兩個師團、三個旅團和其它配屬部隊向熱河省發起了猛烈攻擊,當時部署在我國遼西、熱河、內蒙古地區的部隊,以朝陽、建平、凌源、平泉為作戰分界線,該線以南由張學良總司令率領第一軍團作戰,以北由張作相總司令、湯玉麟副總司令指揮第二軍團進行抗戰。日軍在大戰爆發之前,也曾經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以圖“萬無一失”佔領熱河。

反觀中國軍隊,在裝備武器上的劣勢並不懸殊,甚至在人數方面也佔有絕對優勢,但由於當時南京政府抗日決心不強,奉行“攘外必先安內”的反動政策,導致部隊喪失了抗戰的決心與信心,指揮上也不統一;最終整個熱河地區也落入敵手,熱河抗戰宣告失敗。

在熱河失守後,全國民情沸騰,紛紛抨擊張學良的不抵抗政策,要求懲辦對熱河失守負有責任的指揮官等等。熱河被侵佔後,日軍繼續向長城沿線的冷口、界嶺口、喜峰口、羅文峪、古北口等地發動進攻,華北抗戰進入了長城抗戰階段。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rdg8z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