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中華第一死士吳樾道:“君為其難 我為其易”

中華第一死士吳樾道:“君為其難 我為其易”

1905年9月24日,北平正陽門車站。這天是五大臣出國考察憲政的日子,因此,崗哨林立,警戒森嚴。

中華第一死士吳樾道:“君為其難 我為其易”

何為“五大臣”?

原來當時革命運動風起雲湧,維新輿論遍及朝野。清政府為緩和革命氣氛,放出“預備立憲”的風聲,並派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等五大臣出洋考察憲政。

這時,一位青年混在僕人中間進入車站的站臺,向五大臣乘坐的高階包廂走去。一個侍衛攔住他,問:“你是跟哪個大人的?”

年輕人回答:“澤爺(即載澤)。”

剛好這個侍衛就是載澤身邊的,又疑惑地問:“你是幾時跟澤爺的?”

年輕人又答:“最近才跟的。”

說完就急著往裡衝,侍衛連忙攔住他,說:“且慢,待我問過澤爺。”

誰知年青人隨即從懷中取出一炸彈,點燃引信,正要投向向車廂,但剛發動的列車傳來一陣劇烈的震動,炸彈掉在他的腳下,迅速爆炸……

最後,五大臣中的紹英傷了右股,端方、戴鴻慈受了輕傷,載澤在慌亂躲藏時擦破了頭皮,都慌忙逃回府裡躲了起來。據說,就連慈禧也一度躲進地下密窖。

這個年青人名叫吳樾,當場壯烈犧牲。

實際上,吳樾與秋瑾、徐錫麟同屬於暗殺團成員,此組織是清末革命黨中流血最多、犧牲最大的,因此對中國共和革命貢獻也是最大的革命組織。

不過,很多人並不知道此組織,將暗殺團的成果算到同盟會身上,其實兩者沒有任何關係。

之後暗殺團將改名光復會,稍微懂點民國歷史的讀者就知道,光復會與同盟會是水火不相容的。

吳樾,字孟俠,又字夢霞。清末桐城人,光復會會員,1902年(光緒二十八年)就學保定高等師範。

他閱讀進步書刊,加上革命志士趙聲對他的影響,吳樾的革命思想逐漸萌生和發展。

趙聲曾赴日本考察軍事,結交黃興等革命黨人,是同盟會成員,回國後積極開展活動。1904年趙聲北上保定,見到了吳樾,兩人一見如故。

此後,吳樾經常同北方暗殺團的同志研究如何開展革命活動,還將滿洲貴族少壯派首領鐵良作為主要暗殺物件。

此次暗殺,除吳樾之外,還有暗殺團成員趙聲。

臨行前,趙聲說:“此番北上行刺,當此任者,非我莫屬。”

吳樾問趙聲:“舍一生拼與艱難締造,何者為難?何者為易?”

趙聲說:“捨生者易,締造者難。”

吳樾道:“君為其難,我為其易。”又說,“異日提大軍北上,而為某興問罪之師者,必定是君。”

這是吳樾說的最後一句話,因為說完這句話後,他就吞服了啞藥,自此再也無法發出聲音。

不過,咬上鐵良的不只是吳樾一個人,安徽志士萬福華行刺退休老巡撫王之春未果之後,就有湖南王漢持槍追殺鐵良。

當得知五大臣意欲出國考察時,吳樾心急如焚。

因為他明白,清政府的騙局,易矇蔽群眾,鬆懈鬥志,影響革命發展

吳樾與暗殺團成員楊守仁進行商討。

楊說:“如果清廷的騙局麻痺了民眾,清廷的反動統治就可能繼續下去,我們的國家恐怕就永遠沒有重見天日的時候了。”

吳聽慨然地說:“我用你製造的炸彈去把五大臣炸死、,以此喚醒民眾,粉碎清廷陰謀。”

1905年9月24日,五大臣興高采烈地告別朋友家人,出國考察。

早已吞服了啞藥的吳樾帶著另一名志士張榕,也登上了火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wye2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