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史記》故漏破綻的一篇列傳 司馬穰苴不被重視

《史記》故漏破綻的一篇列傳 司馬穰苴不被重視

司馬穰苴是史上著名的大軍事家,享有同兵聖孫子同列的盛譽。春秋戰國和秦漢之際是個戰爭頻繁的時代,那時的兵家名將如雲,可在《史記》中,絕大多數人連個露臉的機會也沒有,即使兵聖孫子,也只能委屈他和孫臏吳起擠在一起。然而,司馬遷卻為齊將司馬穰苴專列一傳,可見司馬遷對司馬穰苴是何等看重!但是,細讀此傳,卻看不見司馬穰苴所出的任何奇謀妙策,也瞧不見他立下的任何豐功偉績,更蹊蹺的是,司馬遷在傳後,又流露出對司馬穰苴不以為然的輕視情緒。態度現出這般難解的矛盾,行文露出如此明顯的破綻,對於素以嚴謹著稱的《史記》來說,這一切該如何解讀呢?

《史記》故漏破綻的一篇列傳 司馬穰苴不被重視

春秋末期,齊景公的時候,晉國和燕國同時進犯齊國,齊軍大敗。危急時刻,齊相晏嬰推薦平民司馬穰苴領兵出戰。司馬穰苴接受任命後,向齊景公請求道:我出身卑微,難以服眾,希望得到君王寵幸的重臣作監軍才行,於是齊景公就派自己最寵信的大夫莊賈前去監軍。穰苴同莊賈約定說:“明天正午在軍營前會合”,莊賈一向驕橫,根本沒把穰苴當做一碟菜,直到傍晚才醉醺醺地晃到軍營。穰苴見到莊賈問道:“為何遲到?”莊賈大咧咧地說道:“父親的幕僚為我送行耽擱了”。穰苴聽後嚴肅回道:“將帥接受命令的日子,就要忘記自己的家庭;身在軍隊,受記律約束,就要忘記自己的親屬;擊鼓進軍的危機時刻,就要忘掉自己的生命。如今敵軍侵犯我國,國內騷亂不安,士兵們在邊境日晒夜露,國君睡不安席,食不甘味,百姓的生命系在你身上,還說什麼為你送行呢?”穰苴說罷,回頭召令軍法官問道:“依照軍令,約定了時間卻遲到的人該怎麼辦?”軍法官回答道:“該當斬首”。莊賈這時才害怕了,派人飛馬請齊景公救命,可還沒等人回來,莊賈的人頭已被斬下示眾了。隨後齊景公派來赦免莊賈的使者飛駛闖入軍營,又被穰苴毫不留情的按軍法斬了使者的隨從。穰苴執法如山的威嚴行動,令全軍為之震驚不已。

司馬穰苴率軍出發後,把自己的財物糧食全部拿出來款待士兵,自己同將士同吃同住,親自慰勞瘦弱生病者,軍隊士氣為之大振,人人爭先恐後請求衝鋒陷陣。緊接著,戰爭史上罕見的奇蹟出現了:晉國和燕國的軍隊,得知這些情況後,立即撤軍離開了,齊國軍隊於是乘勝追擊,大敗晉燕二軍,司馬穰苴很快就收復了所有淪陷的土地。一個無名小輩,僅僅憑斬了國君寵臣以及和將士共甘苦這二件事,就嚇退了晉燕二國數萬大軍,這太不可思議了。史記的權威雖然毋容置疑,但依然無法阻止人們對這件事的質疑,司馬遷為何把司馬穰苴打敗敵軍這件事進行這般的文學誇飾呢?我們只要細讀孫子列傳就可發現其中的奧祕。司馬遷為兵聖孫子作傳時,同樣沒有記載孫子在戰場上的壯舉,他只著重記敘了孫子不顧君王的請求,果斷地斬殺了吳王的二個寵姬的故事。我們只要把這二篇列傳對照一下就不難發現,孫子和穰苴是何其相似!司馬遷重點突出的並不是二人打了多少勝仗,立了多少戰功,司馬遷強調的是,二位大軍事家能夠名垂青史的因素是他們執法的公正嚴明,這正是幾千年極權專制社會最為稀缺的東西。司馬穰苴和孫子實屬幾千年以來的鳳毛麟角。明朝的王世貞早就看出了司馬遷的心事,他評點道:“太史公於穰苴則詳其斬莊賈,於孫武僅詳其斬愛姬,以為用兵之道,一賞罰盡之矣。”王世貞把這理解成司馬遷把用兵之道歸納為僅僅在於賞罰分明,這未免太淺薄了。那麼,司馬遷真正的用意在哪裡呢?

幾千年的極權專制制度,必然產生一個等級社會。在這個等級森嚴的社會裡,不僅人分三六九等,就連物也染上強烈的等級色彩。同樣一件物品,君王用過就變成了御物,立刻身價百倍。哪怕是某些文字和顏色,也可能被皇帝霸為專有,譬如百姓穿了黃色衣服,就有滅族的風險。在等級社會裡,哪有公平正義可言。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句掛在統治階級嘴上的忽悠口號,永遠是懸在天上的那輪美好的月亮,可望而不可即。司馬遷或許看出了缺乏公平正義的等級社會,必然會產生種種罪惡,但是,從漢武帝屠刀下撿回半條殘命的司馬遷,在嚴酷的暴力打壓下,是無法言明的,他只能以穰苴和孫子的故事來澆自己心中的塊壘。穰苴和孫子二人不懼國君的權勢,執法公正嚴明的膽略氣魄,讓司馬遷推崇備至。他二人頂著君王的巨大壓力,敢在太歲頭上動土的壯舉,總算給中國黑暗的司法史點燃了一絲亮光,僅憑這一點,穰苴孫子就不愧大家的稱謂。

同孫子相比,司馬穰苴還有二點值得後人點讚的閃光點:司馬遷之所以詳細記下穰苴對莊賈義正言辭的斥責,就是要借穰苴之口闡明:一個政權的長治久安的關鍵在於,當權者一定要‘在其位,謀其政’,以國家百姓的利益為先;反之,漠視踐踏國家百姓利益的貪腐政權必然會崩潰。穰苴第三個閃光點是,他不但說到做到,而且率先垂範。做為軍隊的統帥的穰苴,同全軍將士同吃同住,生死與共。人心齊泰山移,這樣一支眾志成城的軍隊,固然嚇不退敵軍,但打敗敵人應是意料之中的事。穰苴就憑這三點,位居大軍事家的行列也應是當之無愧的。

司馬遷深恐後人不能理解他寫作司馬穰苴列傳的真正用心,他在傳後揭示了一個史實:博大精深的《司馬兵法》是穰苴之前的古人傑作,穰苴的後代齊威王令人整理了這部兵法,裡面夾帶了一點穰苴的兵法,重新命名為《司馬穰苴兵法》,這裡面到底有多少穰苴的乾貨,只有天知道。用現代觀點來看,不追究他盜竊別人著作權的刑責,就算是天大的面子了。西漢以後,這部兵書就逐漸失傳了,至今殘留的五篇,還不為大多數史家承認。孫子以兵法十三篇獨領兵聖的風騷,從來無人非議,司馬穰苴想憑兵法入圍兵法大家,實在是太難為他老人家了。

最讓人感到奇怪的是,司馬遷在列傳後點評道:“若夫穰苴,區區小國行師,何暇及《司馬兵法》之揖讓?世既多《司馬兵法》,以故不論。》翻譯成現代文就是:至於穰苴,僅僅是替小小諸侯國帶兵打仗,哪裡說得上和《司馬兵法》相論並列呢!世人既然推崇《司馬兵法》,我也不在評論了。至此,司馬遷把寫作《司馬穰苴列傳》的真正用意和盤托出,列傳中的矛盾破綻均可得到合理的解釋。但是,後世有幾人能讀懂司馬遷的良苦用心,又有幾人悟透司馬穰苴真正的歷史價值,更甭說把這些治國之道付諸實踐呢!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wyyry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