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歷史解密 >

四川大地主劉文彩也曾做過善事 興建西南一中學!

四川大地主劉文彩也曾做過善事 興建西南一中學!

提到四川大地主劉文彩,很多人都恨得咬牙切齒,欺壓盤剝附近老百姓,成為一個時代的符號。

四川大地主劉文彩也曾做過善事 興建西南一中學!

2003年4月,劉文彩的五姨太王玉清去世,享年92歲 。各大媒體紛紛報道,從而讓劉文彩走進了公眾的視野,人們也更加熟悉他。

凡大惡之人,未必都是作惡,您可能想不到,劉文彩也曾有過慈善之心,曾在鎮上修街道,修鋪面,從而活躍了安仁鎮的商業活動。

他還曾出資修建一座中學,也曾經是西南最好的學校!

惡霸劉文彩豪奪田產12000餘畝

劉文彩於1887年(清光緒十三年)出生於四川省大邑縣安仁鎮劉家墩子,因其橫行鄉里、作惡多端,被當地群眾稱為“劉老虎”,卒於1949年10月17日。

劉文彩的弟弟劉文輝是四川軍閥,劉文彩先後被委任為四川菸酒公司宜賓分局局長、敘南船捐局長、川南護商處長、川南禁菸查緝總處長、川南捐稅總局總辦、敘南清鄉中將司令等職。劉文彩有了財權和軍權,即在川南橫徵暴斂,僅敘府一地開徵的專案就有四十四種之多,什麼花捐、廁所捐、鋤頭捐等等,無奇不有。

1933年夏,劉文彩脫離軍政界回老家安仁鎮,他豪奪田產12000餘畝,還有銀行字號22處、當鋪5個、街房684間、碾子10座、公館29個,家藏大量金銀珠寶。

從此,他開始過起了殘酷剝削農民的惡霸地主生活:農民租種他的一畝田,先要交二斗黃谷作押金,由於通貨膨脹,押金往往貶值,他便採取奪田另佃或換訂新約的辦法要佃戶重交押金;他還特製量鬥,用大斗進、小鬥出的辦法,在農民交租、購借糧時進行盤剝。

遇上交不起租的農民,劉文彩就會把他們關在水牢裡。

水牢裡的水齊腰深,身體壯實的農民在水牢裡關押幾天,不死也要脫層皮,簡直是人間地獄。誰坐過劉家水牢呢?只有一個叫冷月英的女人,她說自己因為欠劉文彩5鬥2升租子,坐了9天水牢。至於具體時間嘛,一會兒是1937年,一會兒是1943年。在文革中,冷月英成了紅人,專門做憶苦思甜報告,到1977年,作報告1000場,聽眾達到1000000人次以上。

劉文彩曾經興建西南最好的中學

劉文彩是一個十惡不赦、罪惡累累的大惡霸地主。然而,前幾年卻有人為其鳴冤招魂 ,劉文彩是不是有人所說的那樣‘其實不是那麼壞’呢?由《天府長夜--還是劉文彩》告訴讀者一個不一樣的劉文彩的故事,不一樣的軍閥爭霸史。

作者映泉翻閱了大量資料以及有關四川軍閥混戰的各種書籍後,並親自到四川省大邑縣實地考察。結果,不但推不翻已有的定論,反而對劉文彩及他們那一支劉家軍產生了厭惡。他得出結論:“‘無惡不作’幾個字安在他(劉文彩)身上絕不過分”。該書不無遺憾的寫道:“歷數劉文彩的罪行,可謂無惡不作,罄竹難書。然而,不幸的是,歲月的塵垢漸漸淹沒了受剝削受迫害人的淚水和吶喊,以至有人悻悻道劉文彩‘其實不是那麼壞’”。

那麼,大惡霸劉文彩在家鄉做過那些好事呢?

劉文彩是一個非常注重實用主義的人,他告誡人們:什麼三民主義,不如多學三門手藝。

他在安仁鎮上修街道,修鋪面(前面商鋪,後面住家),從而活躍了安仁鎮的商業活動;

他還曾出資修建“文彩中學”,也就是現在安仁中學的前身……

耗資200多萬美元修建安仁中學

四川大邑縣安仁鎮是劉文彩的老家。

其實,1928年,大邑就出現了中學,當時規模很小。1940年以後,中學開始擴大規模,創辦新中學的呼聲日高。

1941年春天,大邑縣政府第三科(相當於教育局)科長張緒英召集縣裡士紳商量辦學事宜,因為劉文彩當時有錢,所有士紳都推舉劉文彩作為籌建新學校的發起人。

“修建安仁中學很多士紳都投了錢,劉文輝也出了不少銀子”,陳本義說,“當時完全是按照一所大學規模建設的。”學校設計者,就是當年修建華西壩建築、桑園機場的著名建築師。因此,在安仁中學傳統建築風格中,透露出西方建築美學的精髓。

當時,中學面積一般不會超過10畝,學校從1942年開建,直到1945年3月才建成,耗資3.5億法幣,相當於當時的200多萬美元,40幢古色古香的建築構成完美的建築群落。

“其建築規模,在當時四川同類學校中並不多見。”經四川學者陳本義考證,當時全川只有自貢蜀光中學、重慶南開中學校園規模能和安仁中學相提並論。而且,安仁中學是當時四川規模最大的以中式建築為主、一次性建成投入使用的中學。

這座學校起初叫做“文彩中學”,直到劉文彩死去後,才因為坐落在安仁鎮,所以更名為安仁中學。

這座學校曾經是西南最好的學校!

安仁中學有40幢建築、400米跑道、德國鋼琴……“摩登”中學曾經傲視西南!

如今,校園裡浸潤著百年書卷氣,當年40幢建築還保留了30餘幢,整個學校格局未變。

巨集偉大門、千人禮堂均為中西交融的風格,而有著中國傳統建築風格的安仁中學落成紀念塔,早已成為古鎮的標誌性建築。塔樓大鐘雖已不知去向,但塔內紀念碑卻詳記著過去的歷史

上世紀60年代,曾有人想毀掉這座塔,學校員工極力看護,塔才得以保留下來。完好的上世紀初建築群落,使這裡迅速成為影視拍攝熱土,《朱德》、《一隻繡花鞋》、《格達活佛》、《挺進大西南》等都選擇了在此拍攝。

“把安仁中學稱作當時西南最好中學,絕不過頭。”幾乎與安仁中學同齡的老校長馮建全備感自豪。從讀書到留校工作,直到2012年9月退休,馮校長在學校度過了漫長的光陰,他回憶說,安仁中學建成之初,就擁有了圖書室、禮堂、音樂室、實驗室、儀器室等設施,“在那個年代,這裡的教學設施在全省中學中是最齊全的。另外,當時學校操場就有了標準400米跑道,你說先不先進。”

現在的安仁中學分為南北兩個校區,兩個校區相距約一公里,各佔地150餘畝,建築面積達5萬餘平方米,南校區為原校區,古樸典雅,安閒寧謐;北校區為新校區,環境優美,敞亮時尚,兩區毗鄰而居,是絕佳的讀書求知之地。

發展至今,學校現有教學班70個,在讀學生4300餘人(含住校生4000餘人),教職工260人(其中特高階教師38名,中級教師106名,國家級骨幹教師3名,省級優秀教師2名,市優秀教師4名,市勞動模範2名,縣十佳教師2名,縣十佳教育工作者1名,縣百優、百強教師100餘名)。

各功能用房新建,場館新建落成,硬體設施基本齊備,軟體完善,因而極具發展潛力。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jiemi/xdd6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