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文史百科 >

俾斯麥經典語錄 德意志第一次統一的呼聲

俾斯麥經典語錄 德意志第一次統一的呼聲

1 如果一種文明沒有一種強大的力量來保護,那麼這種文明是脆弱的,遲早會被野蠻所征服。

俾斯麥經典語錄 德意志第一次統一的呼聲

2 如果文明沒有對野蠻進行排斥、打壓,那麼這種文明不是真正的文明。

3 要消滅一個民族,首先瓦解它的文化;要瓦解它的文化,首先先消滅承載它的語言;要消滅這種語言,首先先從他們的學校裡下手。

4 社會事業的不易完成,它的癥結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復民眾的權利。

5 勝者為王,敗者為寇。我知道明天全世界的人都會因為我戰敗而責備我, 但那又有什麼呢?

6 如果日爾曼民族不在強大到可以浴血保衛它自己的存在的話,它就應當滅亡。

7 信仰比知識更難動搖;熱愛比尊重更難變易;仇恨比厭惡更加持久。

8 我們已經設定了一個目標,並將為之努力奮鬥,直到死亡!

9 你們必須跟著我莊嚴的宣誓:我們需要的是和平,我們需要的是獻身於我們的事業。

10 我來到世界不是為了使人們更強,而是去利用他們的短處。

11 我們的鬥爭只可能有兩種結果:要麼敵人踏著我們的屍體過去,要麼我們踏著敵人的屍體過去。

12 我們必須咬緊牙關,全力以赴去做一件事情;否則,我們將一事無成。

14 世界上變革的最強推動力不是統治群眾的科學認識,而是賦予群眾以力量的狂熱,有時甚至是驅趕民眾向前的歇斯底里。

15 國家的安全不能寄託於別人的恩賜上,歷史總是在軍刀上前進,這個世界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要生存、要尊嚴,就需要有強大的軍備。

16 人類的整個生命離不開三個論點:鬥爭產生一切,美德寓於流血之中,領袖是首要的、決定性的。

17 社會事業的不易完成,它的癥結所在,不在施行小惠,而在恢復民眾的權利。一個人的責任並不在於默然的去工作,而是在公然的剷除罪惡,力謀補救。

18 我們也許會毀滅,但當我們毀滅時將會把整個世界捆在一起,一同跳入火坑。

俾斯麥(1815―1898)活著的時候,就開始出版他的政治講演錄。從1892年到1905年出齊,洋洋灑灑總共14卷(《俾斯麥侯爵政治講演錄》,主編:霍爾斯特科爾,斯圖加特,1892―1905)。他最廣為人知的名言,當然就是差不多在每本談到他的歷史書中都要摘引的,稱他為“鐵血宰相”出處的那段話。那段話我在《俾斯麥在1866》一文中也提到了,還寫到了他另一段亦相當出名的“政治非科學,政治即藝術”的名言。

現再將俾斯麥有代表性的另外幾段話,按內容分述如下。

“我最遭人恨”

在俾斯麥掀起的針對天主教會的所謂“文化鬥爭”(1871―1878)中,反對他的聲浪曾經一浪高過一浪。一次他在普魯士省議會中曾經激動地高喊:“我可以頗為驕傲地宣稱自己是整個德意志帝國裡最遭人恨的人。”擺出一副“行止無愧天地,褒貶自有春秋”的架勢——一意孤行,即使遭群起而攻之也在所不惜的態度躍然紙上!

1881年還是在議會中,當有議員呼籲要俾斯麥下臺時,俾斯麥對應道:“好馬將帶著馬鞍死去。”表示他要忠於職守,堅持到底。

鯉魚與梭子魚

1888年2月6日,俾斯麥在分析德、俄、法三國關係時,說了一句“在歐洲鯉魚池中的梭子魚,阻止我們成為鯉魚。”在自然界,橫衝直撞的食肉魚梭子魚進入鯉魚池中就會擾得食草而好靜的鯉魚不得安寧。俾斯麥以此作比喻,指出,俄國、法國是處處挑釁、侵略成性的梭子魚。至於德國,他則將其說成是“想當鯉魚而不成”即使德國也成為梭子魚,那就是完全被逼無奈。其實,不說別的,挑起普法戰爭、贏得割地賠款的德國還是一個“想當鯉魚”的國家嗎?

下面兩句話則表現出鐵血宰相的決心、信心和野心:“讓我們把德國扶上馬鞍!”(1867年3月11日在北德意志聯邦議會上的演講)“在這世界上,我們德國人畏懼上帝,此外,什麼也不畏懼。”(1888年2月在帝國議會的講演)

卡提利納分子與爬行動物

卡提利納是古羅馬政治活動家,反對貴族共和國的密謀策劃者。俾斯麥在許多場合把他的政治上的反對者說成是卡提利納分子——唯恐天下不亂的密謀策劃者。他在1862年9月30日普魯士議會預算委員會的會上說:“在國內有大批卡提利納分子,他們最大的興趣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還有一次,在1878年俾斯麥針對自由派反對派則說得更為粗暴:“要按著撞牆,讓他們疼得哇哇叫!”

對於不順耳的言論,他有時斥之為“政治上的井中投毒”(1882年1月的說法);有時又有“報刊——印在紙上的胡扯”(1888年在帝國議會的演說)這樣的驚人之言。

俾斯麥還把跟他製造麻煩的人稱為“爬行動物”。1869年,俾斯麥為了對付他的政敵,建立了一個他稱之為與“爬行動物作鬥爭的”祕密基金,這個祕密基金就被俾斯麥叫做“反爬行動物基金”。與當時的許多政府一樣,俾斯麥擁有大筆預算外的祕密支配的基金,此後這些祕密基金就被稱為“反爬行動物基金”。在政治、外交上,俾斯麥是使用祕密基金賄賂、收買相關人員的高手。在1870年末,為了使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同意普魯士國王當統一德國的皇帝,俾斯麥從“反爬行動物基金”即祕密基金中給路德維希二世撥出很大一筆錢。收到錢後,巴伐利亞國王在俾斯麥起草的“勸進書”上籤了名:請求威廉二世接受德意志皇帝的頭銜。

作為政治活動家的俾斯麥也是一個出色的演說家和卓有成就的著作家,他的回憶錄《思考與回憶》除了歷史價值外,還表現出極高的文學價值。言為心聲,俾斯麥的語錄反映出這位政治上保守的現實主義政治家堅強的意志和專橫的權力慾;他忠於他的使命、國家和國王;他有著高度的智慧——能將政治上的判斷和務實精神結合在一起;他的語錄體現出他的特色:許多時候是坦率、直截了當、粗野的,有時候則是雲譎波詭、指鹿為馬的……在造句遣詞上,他很會使用民間的諺語熟語,即使非常粗鄙的習語也照用不誤。他作為容克大地主曾經有好多年卓有成效地親自管理農莊,對農民的語言是頗為熟悉的。有的時候,他又掉起了書袋,把他在哥廷根大學當學生,在俄國、法國當使節時所學到的東西全用上了。上面提到了他在1869年罵政治上的反對派為“心懷不軌的爬行動物”。這個Reptilien在德語中是來自法語的外來詞,而法語又來自拉丁語,這樣的用法為俾斯麥所首創。俾斯麥就是這樣一個人:對政治對手毫不容情,即使對他的屬下也是如此——罵人也要罵出他的鮮明特色、他的風格、他的水平。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wenshi/zxnl3k.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