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奇女子!一代巾幗英雄竟先後嫁給了祖孫三人

奇女子!一代巾幗英雄竟先後嫁給了祖孫三人

“昭君出塞”的歷史故事膾炙人口,傳誦至今。為維護漢匈兩家的友好和睦關係,她忍辱負重,依照匈奴風俗,竟先後嫁給了韓邪單于和復株累單于這父子二人,譜寫了一曲可歌可泣的民族團結故事,也讓人們不由對一代絕世美女的坎坷經歷扼腕嘆息!無獨有偶,在大明隆慶、萬曆年間,蒙古部也出現了一位才貌雙絕的奇女子,她為了維護大明與塞外草原的安寧,竟也依照舊俗先後嫁給了祖孫三人,她就是被大明冊封為“忠順夫人”的“三娘子”。

奇女子!一代巾幗英雄竟先後嫁給了祖孫三人

明朝隆慶年間,北方草原崛起了一股新的蒙古勢力——土默特部,首領俺答汗擁兵數十萬,每每覬覦中原王朝,邊關戰亂始終不斷。1558年,51歲的俺答汗老來得嬌妻,迎娶了年僅8歲的蒙古奇喇古特部落首領之女“三娘子”(蒙古名叫鍾金哈屯,相傳俺答汗竟然還是三娘子的親外祖父),她從小聰明美麗,通達事理,有關史籍記載說“幼穎捷,善番書,黠而媚,善騎射”。深受俺答汗寵愛和器重,並逐漸開始掌管部落事務,特別是俺答汗晚年多病後.幾乎所有政務都交由三娘子打理。

三娘子成為俺答汗妻子之前,蒙古和明朝政府因為通貢互市屢動干戈,雙方都損兵折將,大傷元氣,人民流離失所。面對這種劍拔弩張的嚴峻形勢,親歷戰爭之害的三娘子極力勸說俺答汗與大明朝友好往來。1571年,經過三娘子的不懈努力,雙方終於宣佈休兵罷戰,明朝封俺答汗為“順義王”,封三娘子為“忠順夫人”。相繼開放邊境十一處馬市,允許兩族人民自由貿易。從此雙方化干戈為玉帛,實現了通貢互市。

三娘子親自主持互市,所有進出關口者均須攜帶由她親自簽發的文書方準通行,她還常常帶領隨從巡察,嚴格保證雙方和平貿易。塞外邊境地帶很快出現了一派祥和、安定、繁榮的景象。史籍中對此評價道“朝廷無此後顧之憂,戎馬無南牧之儆,邊氓無殺戮之殘,師旅無調遣之勞”。明朝尤其信任三娘子,凡是涉及兩族的事務都直接找她商量,往往能得到妥善處理。草原諸部落對她更是口服心服,甘願受其約束。每當互市時常常出現兩族人民“醉飽謳歌,婆娑忘返”的情景。明代“三大才子”之一的著名文人徐渭曾遊歷至此並結識了三娘子,他將所見所聞寫成《邊詞二十六首》,描繪了當時漢蒙兩族戰後和睦相處的生活場景。在此組詩中,他對三娘子也曾大加誇讚。“女郎那復取梟英,此是胡王女外甥。帳底琵琶推第一,更誰紅頰倚蘆笙。””

俺答汗去世後,其子黃臺吉繼承了王位,按照蒙古舊俗,他可以將繼母三娘子作為財產一併繼承,但三娘子嫌他長相醜陋又年長很多,便率領阿拉坦汗生前賜給她自衛的1萬精騎出走。明廷深悉“夷情向背半系三娘子”,立刻派人勸三娘子以民族利益為重,終於說服她答應下嫁黃臺吉,成為第二代“順義王”的妻子。

黃臺吉繼位後經常埋怨其父親不該與明朝議和,欲挑起事端。三娘予勸說他:“天朝所以待我者甚厚,歲通貢市,坐享全利,而無後憂。孰與夫冒矢石,出萬死,幸不可知掠獲也”。黃臺吉聽後非常信服,從此打消了與明朝開戰的念頭。三娘子深明大義,耐心說服丈夫,成功維護了兩族友好關係。

三娘子的另一大功績是主持修建了歸化城即現在的呼和浩特市舊城。在明朝以前,蒙古族以遊牧為生,在塞外草原上根本沒有定居的城市。據《明史》記載,公元1572年,三娘子主持修建一座名叫庫庫和屯的城池,明朝政府賜名為歸化城。因城牆全部用青磚砌成,遠遠望去一片青色。呼和浩特市亦有“青城”之名使是由此而來。

1613年三娘子去世,終年六十四歲。至今,她的遺骨仍然存放在內蒙古包頭市壽靈寺的太后廟內。她的一生堪稱傳奇,先後依照舊俗嫁給了祖孫三人,這三任丈夫,一個年齡太大,一個長得太醜,一個太過平庸,讓人不由對她的愛情生活扼腕長嘆。但縱觀三娘子一生,在塞外草原上執政30多年的時間裡,為了蒙漢的和諧安寧做出了重大貢獻,在歷史的長河中也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功績。

著名藏書家傅增湘先生在《詠昭君墓》一詩中寫道:"麟閣雲臺蓋世勳,論功一例遜昭君。若從邊塞爭芳烈,順義夫人亦不群。"此詩把三娘子與千古流芳的王昭君相比,更加突出了三娘子的巾幗英雄形象。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243xz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