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慈禧為什麼要和這位農村婦女結為乾姐妹?

慈禧為什麼要和這位農村婦女結為乾姐妹?

慈禧太后與她結拜,命人一路八抬大轎將她抬進京城。清末長春榆樹於家一門五進士,於氏科考傳奇和顯赫家世流傳至今,百年後人們依然堅持在魁星樓下許心願。

慈禧為什麼要和這位農村婦女結為乾姐妹?

那麼,慈禧為啥願意與這位農村婦女結拜為乾姐妹呢?其實,慈禧是想表揚這位母親育兒有方!

種榆書院

“大幹州,太平川,於(魚)躍龍門親眼見,一家大小都為官,條條魚(於)兒上了天……”簡單的一段民謠就寫出了太平川老於家百年前是怎樣的顯赫,而且當年為了表揚於家母親育兒有方,慈禧太后還與於家母親結拜乾姐妹,一路八抬大轎將她抬進京城。

2016年,榆樹市榆樹公園內,拂去歲月的風霜雪雨,百年前,老於家修建的魁星樓經過重新修葺後凜然佇立,巍峨,挺拔。

清朝三百年間,榆樹總共出了8位進士,太平川於氏就獨佔5人,大家流傳,因為魁星的筆指著他們家的方向。儘管百年過後,每逢考試,前來這裡參拜魁星君的學子和家長絡繹不絕,他們或循樓觀望,或瞑目許願,希望親朋好友能沾得一絲靈運,下筆如有神助。

吉林榆樹籍貫的”包青天“

提起榆樹黑林鎮太平川,榆樹人幾乎家喻戶曉。清朝道光、咸豐、同治和光緒年間,太平川的一個家族發生的奇人奇事,使太平川聲名大振,榮耀一時。

於氏家族的第三代於凌辰為道光年間甲辰科進士,第四代子孫中,于蔭霖考中咸豐年間己未科進士,於蘅霖考中甲戊科進士,於觀霖和於鍾霖同年考中,為光緒丁丑年進士。第三代輩中,老大於凌奎所生七子,四子都中了進士,其餘三個兒子也都是附貢生。值得稱道的是,七子於鍾霖還是翰林院學士,官至記名御史;三子于蔭霖亦是翰林院編修,還官至湖北荊宜施道,廣東按察使,雲南、安徽布政使,湖北、河南巡撫。按照清朝的吏治,各省巡撫皆是二品官員,然而,于蔭霖卻因其卓著的政績,被皇上破格賞賜一品頂戴花翎。于蔭霖為官清廉,剛正不阿,在民間素有“包青天”的美譽,成為吉林入傳第一人。《清史稿》中,史官對於蔭霖的評價極高,稱其不畏權貴,屢次彈劾與俄羅斯議和大臣崇厚,為大清爭回“天山界地數百里”江山。

在中國歷史上,兄弟同榜舉人,同榜進士本已難得,“叔侄五進士,兄弟兩翰林”的奇巧情景,在逾千年的科考史上,更是獨一無二。可以想見,於氏家族鼎盛時期的太平川,應該可以與曹雪芹筆下的大觀園相媲美。

慈禧和老太結拜為乾姐妹

世人傳稱,慈禧太后曾與於家黑老太(於氏家族第三代于凌奎的太太)結拜乾姊妹。

據說,慈禧太后聞於家有一奇女子,腳大一尺三寸,滿臉麻子如繁星當空,面色黝黑,可謂生得極醜,人稱黑老太。然而,就是這位面相極醜的黑老太卻養育了四名進士,成就了“叔侄五進士,兄弟兩翰林”的傳奇故事。於是,慈禧太后頒下懿旨,要見一見這位黑老太。相見之後,黑老太的仁厚和機智深得太后歡心,遂與其結拜為乾姐妹。雖然此一說僅為稗官野史,但於氏家族昔日的榮耀也不言自明。

鄉間流傳“牛上房,車上樹”

鄉間傳說,於氏家族的第一代於居安本是山東濰坊縣人氏,是一位小有名氣的江湖郎中,靠著行醫治病養家。乾隆年間,山東大旱,為了躲避災難,於居安便帶著兒子於龍川離開了家鄉。正當於居安和於龍川父子為前程煩憂時,卻碰見一位邋遢相士,該相士告訴父子倆,一直向北行,直到看到“牛上房,車上樹”,便可紮下根來。說完相士便突然消失了。

於是,於居安帶著兒子,一路北行。一天,父子倆走到了孤榆樹附近,小龍川抬頭一看,恰好看到一頭牛正在房頂上吃草。原來,孤榆樹這個地方,當時盛行挖地窨子,老牛在平原上吃草,也仿若爬到了房頂。再一扭頭,又看到一臺紡線的車子正好掛在一棵大樹上,“這不就是車上樹嗎?”父子倆走了數月,終於落了腳。

這個地方就是孤榆樹大幹州。於氏家族總覺得“大幹州”對“於(魚)”不利,顯赫之後,便將“州”字中的水借給“大幹”,更名為“太平川”,“太平”二字一直沿用至今。

一把大火於家大院被焚燒殆盡

“月盈則虧,水滿則溢。”於氏家族縱然輝煌顯赫一時,但最終也沒能逃過分崩離析的悲慘結局。光緒年間,太平川於氏家族的一些後人以及府中家丁護院仗著權勢,開始橫行鄉里。這才讓落魄秀才湯文碩找到可乘之機,勾結吉林將軍常順,蒐羅了一十二條罪狀,奔赴京城告御狀。龍顏一怒,顯赫的於氏家族轟然倒塌,於鍾霖吞金自殺,于蔭霖也因此“廢居京城”,直到甲午中日戰爭時期,才被重新啟用。

一個鼎盛的官宦之家,就這樣敗落了!一夜間,一把大火把於家大院焚燒殆盡,於氏族人,有的外逃,隱姓埋名苟活於鄉野之間,有的被官府逮捕,悉數流放。如今的榆樹市黑林鎮太平村,已經沒有了於氏家族的後人,徒留下一些傳說故事在世代傳唱。

於家已成為榆樹市文化名片

種榆書院,位於榆樹市榆樹公園中,青瓦紅樓,畫棟雕樑,兩扇朱漆大門鉚飾銅釘,門楣上懸有“培英堂”匾額,清光緒年間狀元曹洪勳所提“種榆書院”四字懸掛其上。書院始建於清同治十一年(公元1872年),是吉林的第一所書院。

種榆書院是於凌辰(於氏家族第三代第三子)、於凌雲(於氏家族第三代第二子)兄弟二人主議、倡導、募捐、贈助的,供當地富戶人家的子弟讀書所用,後來,吉林邵守正同意撥款辦學,種榆書院也從私立學堂變成了官辦學堂。在於凌雲的建議之下,種榆書院在1857年終於設立了10間考棚(科舉考試第一級考試的地方),榆樹地方的考生再也不用到吉林參加童試。當時,種榆書院培養了一批批優秀的人才。清朝年間,吉林將軍衙門管轄範圍內就出了34名進士,其中滿族13名,漢族21名,漢族的21位進士之中,有8名都是由種榆書院培養出來的人才。如今,書院已經成了吉林書畫院等一些文化機構的交流場所。

每逢考試人們在魁星樓許願

經過種榆書院,徑直前行,一片林樹掩映之間,巍峨的魁星樓高高地翹著飛起的六角屋簷,聳立在榆樹公園的東南一隅。斜陽西下,一對母女拾級而上,緩步登上魁星樓。女孩名叫朱曉敏,黑林鎮人,今年正在念高三,再過幾個月,就要參加大學聯考了。母女二人頂著嚴寒,坐了幾個小時的車,專程從黑林鎮趕來,就是為了拜一拜樓裡奉著的魁星君,以期在來年的考試中能夠金榜題名。“去年,村裡的一個孩子考上了大學,他媽媽就來參拜過。”走出魁星樓,曉敏的母親言之鑿鑿。

歲月滌盪,歷史變遷,魁星樓與種榆書院,都曾遭歷了一場浩劫。後來,在榆樹市又仿造其原貌,進行了修復。如今,兩處於氏家族留下的景觀,早已成了榆樹市的文化名片。這裡,每逢考試,前來參拜的學子和家長們絡繹不絕。

其實,關於太平川老於家的故事,從其闖關東發跡,到家中子嗣仕途平順,再到整個家族的轟然倒塌。那場大火以後,關於於氏後人的足跡,早已無法追尋。但是,於氏家族的傳奇故事,卻在榆樹人中代代相傳,有的已變成史料,有的卻也無從考證,只能化作一段段悽美的故事,作為鄉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84xez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