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蜀漢國小力弱卻備受尊崇 理由原來在這

蜀漢國小力弱卻備受尊崇 理由原來在這

三國演義》是尊劉抑曹的,東吳更是其中的配角,隨著歷史的發展與思想的轉變,懷著同情弱者和矯枉過正的想法,如今的網路上有許多新的說法,我們這裡套用一個老詞叫做(翻案),就是否定三國當中蜀漢政權的合法性和懷疑蜀漢人物的真實性,對這種看法,我認為是不合適的。

蜀漢國小力弱卻備受尊崇 理由原來在這

這裡,我以正史上的一些說法說說演義塑造蜀國形象的合理性。首先是關於歷史選擇的問題。為什麼寫三國最後會寫成蜀漢是正統,用一個通行的說法是:後來的統治者們需要,因為他們都標榜自己是正統,他們繼承上一個朝代是合法的,而同時和他們競爭的其他勢力是不合法的。關於這個說法估計對大家沒有說服力,只作為一個觀點列出來。

其次是人民選擇的問題。有點象特殊時期的用語,不過沒有比這更合適的了。在三國時期的三個國家中,劉備政權一直是最溫和的,採取的措施都更有利於下層人民的生活(這一點的史書上講得有,在三國後的筆記中記載的民間說法中就更普遍,《裴注》裡就講得有)。象劉備從新野南逃時十萬民眾相隨的鏡頭歷史上極其罕見,說明什麼問題呀?說明當時民眾已經認為劉備更能夠給他們利益,而曹操不能。諸葛亮北伐是三郡響應應該也是說明這一點的,還有關羽圍襄樊的時候許昌以南大面積的響應同樣說明這一點。

同時期的曹魏呢?曹操曾屠過徐州,爭奪中原的時候,曹操為取得勝利對下層的剝削也比較重。就算北方穩定之後,以魏書為藍本的《三國志》關於魏國的部分寫到魏國治理比較好的也不過那麼兩個地方,當然民眾是不能滿意的。而同時期的吳國關於治理也乏善可陳,多的是和魏國在交界線兩邊的反覆爭奪,在內部對山越等民族的不斷掠奪,就算是漢族人也被處以部族式管理,顯然毛病多多。

關於蜀漢連年北伐的消耗問題。當我們以《三國志》為標準的時候可以看到,每次北伐蜀漢實際出動的兵力都不多,而象姜唯初期的北伐,每次才萬於人,如果說這就算窮兵黷武,那魏國動則興兵10於萬又算什麼?例子很多,兩次漢中之戰,三次伐蜀,和東吳的幾次戰爭,魏國動兵都在10萬以上,魏國幾次抵抗諸葛亮用兵也在10萬以上,後來司馬昭征討諸葛誕動用了26萬人,這個對老百姓的影響又難道不大?東吳的征戰也不少,動兵數也次次巨大,何況東吳在孫權死後政局反覆,哪一次下層人不跟著吃虧?

關於蜀漢政權領導人格的問題。劉禪當然不能用來做例子,劉備的人格力量在三大強勢領導人中是最好的,沒有亂殺過大臣,相反,田豫因為母親老了,劉備就放他北歸,徐庶因為母親被俘,劉備就讓他投奔曹操,對下屬推心置腹,一般也沒有屈過才,因此,至少在理念上,劉備是完美的領導人。

曹操呢?用人當然沒問題,但是反面的例子也多,各位熟知三國,就不用我多說了。孫權的最大問題就在於剛愎自用,他和東吳最能幹的兩個人都沒搞好關係,一個是張昭,另一個是陸遜。當然後面兩個殺害大臣的時候往往還乾點滅三族幾族的,試想,有幾個敢喜歡他們呀?

關於蜀漢的另一個實際的領導人諸葛亮,用史書的評價(特別是陳壽和裴松之的評價)都是沒有人格問題的。關於蜀漢政權的人才問題。蜀漢的前期是沒有人才問題的,恰恰的人才豐富。智謀之士如諸葛亮,在三國志中幾乎沒有人能夠比他更高明瞭。龐統被陳壽比作荀彧,法正被比作郭嘉,荀攸。在武力方面,關羽張飛被當時後後世幾百年推崇為萬人敵,同時期的其他武將們都沒榮幸得到這個稱號,馬超曾給曹操製造過很大的麻煩,而黃忠更斬殺了曹魏著名的方面大將夏侯淵(夏侯淵是平定西涼的功臣,馬超就是被他追到漢中的)。還有其他的許多人呢,趙雲?蔣琬?費瑋?姜唯?魏延?王平?這麼優秀的人才集中在小小的西蜀,能說人才不夠?關於這些人與吳魏的人哪個要更厲害一點,並不是我要講的重點,資料化的顯示也不一定合拍,但蜀國已經給後世留下了足夠的偶像是沒有錯的了。

最後,回到文首,劉備是姓劉的,這也是一條。

標籤: 國小力 蜀漢 尊崇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e7zlv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