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野史祕聞 >

清朝的公主們為何大多都要“守活寡”?

清朝的公主們為何大多都要“守活寡”?

清朝前身“後金”初年,國君(即“大汗”)、貝勒的女兒(有時也包括一般未嫁之婦女)均稱“格格”,無定製。例如,清太祖努爾哈赤的長女稱“東果格格”,次女稱“嫩哲格格”。清太宗皇太極繼位後,於崇德元年(一六三六年),始仿明制,

清朝的公主們為何大多都要“守活寡”?

皇帝女兒開始稱為“公主”,並規定皇后(即中宮)所生之女稱“固倫公主”,妃子所生之女及皇后的養女,稱“和碩公主”。“格格”遂專指王公貴胄之女的專稱。例如,皇太極的次女馬喀塔(孝端文皇后所生)初封固倫長公主,後改為“永寧長公主”,復改為“溫莊長公主”。順治十七年(一六六0年)始把“格格”分為五等,即:

一、親王之女,稱為“和碩格格”,漢名為“郡主”;

二、世子及郡王之女,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縣主”

三、多羅貝勒之女,亦稱為“多羅格格”,漢名為“郡君”;

四、貝子之女,稱為“固山格格”,漢名“縣君”;

五、鎮國公、輔國公之女,稱“格格”,漢名“鄉君”;

此外,“公”以下之女,俱稱“宗女”。“格格”之稱一直沿用至清末民初之際,才漸漸終止。例如清高宗(乾隆帝弘曆)一生共生了十個女兒,其中有五人因早歿沒有加封,另外五個女兒,加封為公主。即第三女(孝賢純皇后生),封固倫和敬公主;第四女(純惠皇貴妃蘇氏生)封和碩和嘉公主;第七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固倫和靜公主;第九女(孝儀純皇后生),封和碩和恪公主;第十女(妃汪氏生),封固倫和孝公主。

她是個例外,因為她是在乾隆六十五歲時生的,是乾隆帝最鍾愛的女兒,後下嫁給和?的長子豐紳殷德。她本應封為和碩公主。但乾隆破例把他封為“固倫公主”。此外,乾隆帝還收養了其弟弘晝的一個女兒,後來加封為和碩和婉公主。

清代的公主,經過瓊瑤戲的演繹,個個都成嬌滴滴了。這倒也符合人們心目中公主的形象,公主,皇帝的女兒,地位之尊貴,誰又能比得上呢?人見人寵,肯定嬌貴得一塌糊塗。當然,的確有的朝代,公主很嬌貴,甚至驕橫。比如漢與唐,都差不多,公主嫁了人,一樣偷漢子,駙馬還得忍著。漢景帝的公主,還大模大樣地替自己的情人,向皇帝要官做。唐代的公主,如果看上了哪個詩人,替他奔走,科舉考試弄個高名次,也是有的。但是,唯獨清代的公主,嬌貴不起來。

滿人入關之前,制度粗獷,皇帝和八大貝勒的女兒,都叫格格。入關之後,全盤接受了明朝制度,對於禮儀,愈加講究。規定凡是嫡出的,封固倫公主,庶出的,封和碩公主。

固倫公主品級,相當於親王,和碩公主相當於郡王。而親王、郡王以及貝勒貝子的女兒,才稱格格,親王的女兒,稱和碩格格,郡王以下稱多羅格格。現在清裝電視劇,公主動輒就是格格,好聽倒是好聽,其實不靠譜。當然,越是到後來,公主的封號,也逐漸往上靠。

只要皇帝高興,庶出也一樣固倫公主,甚至連親王的女兒,也可以被封為固倫公主。比如恭親王奕?的大女兒,由於深得西太后的喜愛,也被封為固倫公主。只是,後來一度公主的父親跟太后關係緊張,便也連累了他的女兒。

公主到了年齡就由皇帝指婚出嫁。公主的丈夫,漢人俗稱駙馬,滿人稱為額駙。公主出嫁後,住在皇帝賜給的府邸裡,有法定的屬官和護衛。額駙住在外面,要想跟公主相會,得經過保母的批准。

公主斷奶之後,跟自己親生父母的關係,比皇子還要疏遠得多,一般一年都見不了幾面,全由保母帶大,一切都得聽保母的。宮裡的保母,其實就是我們今天說的保姆,但當年的文獻,都寫的是保母。但是,在公主成長過程中,親媽插不上手,作為皇帝的爹又顧不上,也無心顧及。所以,保母之實際地位,至高無上,實際上既是公主的父、也是公主的母,其權威,無可置疑。

標籤: 守活寡 公主 清朝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yeshi/z90e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