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解放軍戰鬥序列中再也沒有出現的幾個兵種

解放軍戰鬥序列中再也沒有出現的幾個兵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已消失的7個軍兵種!

解放軍戰鬥序列中再也沒有出現的幾個兵種

中國人民解放軍自建立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不斷髮展壯大,並逐漸由單一的陸軍發展成為一支諸軍兵種合成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人民軍隊。在其80年的歷史上,中國人民解放軍曾先後組建過陸軍、海軍、空軍、公安軍、防空軍等幾大軍種及步兵、騎兵、炮兵、工程兵、裝甲兵、鐵道兵、通訊兵、防化兵、基本建設工程兵等兵種。在20世紀50年代和80年代,公安軍、防空軍及鐵道兵、基本建設工程兵、騎兵先後被撤銷。從此,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再也沒有這幾個軍兵種了。那麼,這幾個軍兵種是如何組建的?組建後又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歷程呢?本文將對此作一簡要的介紹。

1、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是在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在1955年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主要擔負著維護社會治安,警備重要城市,守衛國家重要企業、廠礦、交通設施及保衛邊疆等任務,1957年番號被撤銷。

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新中國成立前夕。隨著解放戰爭的即將勝利,保持社會穩定、維護社會治安的問題日顯重要。在此情況下,中共中央軍委於1949年7月6日決定,在軍委設定公安部,統轄全國各地的公安機關,並任命羅瑞卿為公安部長。羅瑞卿受命後,即開始著手組建公安部。8月31日,中央軍委根據羅瑞卿的建議,釋出命令,正式成立中國人民公安中央縱隊,直屬公安部領導,以保障中共中央和北平市(今北京市)的安全。9月29日,新的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通過的共同綱領明確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統一的軍隊,即人民解放軍和人民公安部隊,受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統率,實行統一的指揮,統一的制度,統一的編制,統一的紀律。

新中國成立之後,中共中央軍委公安部即改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任命羅瑞卿為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長、楊奇清為副部長。10月30日,周恩來在北京接見參加全國公安工作高階幹部會議的代表時曾指出:“軍隊與保衛部門是政權的主要的兩個支柱。你們是國家安危繫於一半。國家安危你們承擔了一半的責任,軍隊是備而不用的,你們是天天要用的。”11月1日,公安部啟用印信,開始辦公。11月5日,羅瑞卿主持召開了公安部成立大會。

1950年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整編,將陸軍統編為國防軍和公安部隊。國防軍集中力量擔負對付外來侵略、鞏固國防的任務;公安部隊則主要擔負肅清殘匪、維護社會治安、保衛祖國建設的任務。5月31日,中央軍委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在軍委參謀會議上宣佈:軍委成立公安司令部,統一指揮全國的公安部隊。同年秋,中央軍委決定以中國人民解放軍原第20兵團機關部分人員為基礎組建公安部隊司令部等機關,並任命羅瑞卿為公安部隊司令員兼政治委員,程世才為副司令員,李天煥為副政治委員,吳烈為參謀長,歐陽毅為政治部主任。11月,軍委公安部司令部、政治部、後勤部等機關先後組成,正式開始工作,並開始接管與整編內衛公安部隊。至1951年10月,共組建了20個師又23個團的正規公安部隊,計18萬餘人。

在軍委組建全軍正規的公安部隊及其領導機構的同時,各大軍區及各省、市地區也先後組建了一批公安部隊。至1951年5月,先後在華東、東北、中南、西北、西南等大軍區和鐵道兵成立了公安部隊領導機構,各省、市也相繼成立公安總隊,負責領導各地的內衛、邊防和地方公安工作。1951年9月,中共中央、中央軍委決定將全國內衛、邊防、地方公安部隊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受中央軍委統一領導。

1955年7月18日,根據國防部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部隊改稱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據此,公安部隊司令部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司令部;各大軍區公安部隊司令部也相應改稱公安軍司令部或公安部隊處;公安部隊學校改稱公安軍學校。從此,公安部隊正式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

公安軍組建後,在國務院和中央軍委的領導下,繼續擔負著原公安部隊的職能。在內衛方面,執行清剿土匪、警備城市、平息叛亂、警衛首腦機關、守護重要工業設施、守衛重要的鐵路橋樑隧道、看押勞改罪犯及捕殲空降特務等任務;在邊防方面,執行國境警衛、偵察、檢查和邊境事務管理等任務。對鞏固和捍衛誕生不久的國家政權,保衛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起了重要作用。在抗美援朝戰爭中,部分公安部隊組成中國人民志願軍公安部隊入朝,執行鞏固戰地後方治安、保障交通運輸安全、清匪肅特、防空護路、警備城市、糾察執法以及看押戰俘等任務。在執行任務中,湧現出“警衛英雄”賀福洋、“剿匪和群眾工作模範”張福全、榮獲朝鮮三級國旗勳章的戴子和、“人民功臣”孫廣起等一批英雄模範。

1957年1月,中央軍委決定對全軍實行精簡整編。鑑於社會治安日趨好轉,且公安軍的作用與省軍區、軍分割槽的地方部隊基本相同的情況,軍委決定撤銷公安軍的番號及其領導機構,將其所轄的內衛、邊防、城防部隊交歸省軍區、軍分割槽和城市警備司令部領導和指揮,將凡是可以改為警察的看守監獄、守衛工廠、倉庫和國家機關的部隊均改編為警察,連同其所擔負任務一併撥給國家公安部門;專區、縣的公安部隊交地方政府公安機關改編為人民警察。從3月開始,公安軍所屬的部隊開始陸續地撤銷與整編。9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公安軍的番號正式被撤銷。從此,公安軍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消失了。公安軍被撤銷後,在總參謀部和大軍區司令部設警備部或警衛處,作為研究和領導內衛、邊防工作的業務部門。

2、曾經橫刀躍馬勇殺敵的騎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騎兵在歷史上最多時達到十萬騎士,1985年我軍由摩托化和機械化取代了騾馬化,騎兵作為一個兵種消失,全軍僅象徵性地保留了兩個騎兵營和幾個騎兵連。

1928年4月,我軍第一支騎兵部隊---西北工農革命軍騎兵隊正式成立。到解放戰爭時期,我軍騎兵部隊最多時達到12個騎兵師。我軍騎兵在長征路上、在抗日戰爭內蒙古地區和解放戰爭的西北戰場、東北戰場、華北戰場都發揮了重要作用。解放戰爭時期,內蒙古軍區騎兵部隊共殲敵上萬人。

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開國將領中,除步兵外,騎兵是產生將軍最多的兵種,我軍共有騎兵出身的將軍36人。

3、夜空火眼金睛的探照兵

1950年8月10日,我軍在上海成立了第一個防空探照燈團,到1957年5月,我軍陸續建立了6個探照燈團又3個營。抗美援朝戰爭中,我軍有5個探照燈營、2個探照燈連參戰。1952年9月的一個晚上,美軍B-29型轟炸機群偷襲我軍防區,探照燈第421團10連官兵沉著應戰,他們耳聞敵機聲,果斷定位,突然開啟探照燈,9架美機先後全部落入光網,取得了“9照9中“的戰績,其中3架敵機被及時趕到的我軍航空兵擊落。1957年7月,防空兵與空軍合併時,探照兵部隊解散。

4、戰場上的鼓動手---司號兵

我軍在初創時期就有司號兵。司號兵編制在我軍通訊兵的序列中,連編有司號員、營編有號目、師和團編有號長。軍營的一日生活和訓練、作戰基本上要聽號音指揮,司號兵對上百個號譜必須背得滾瓜爛熟。小小軍號,在戰場上曾發揮了重要作用。1951年1月2日晚10時,39軍347團7連固守釜谷裡南山,英軍來複槍團向7連發起了營、連規模的7次攻擊,7連最後彈盡糧絕,僅剩下7人,連裡幹部全部犧牲或負重傷,司號員鄭起代理指揮。當英軍又發起進攻時,鄭起突然吹起了衝鋒號,震撼山谷的軍號聲把英軍嚇傻了,紛紛抱頭鼠竄,退到了山下。這時,我軍增援部隊趕到,大敗英軍來複槍團。1985年我軍精簡整編時,取消了司號兵,只保留了擔負外事任務的總政軍樂團。

5、經濟建設的開拓者---基建工程兵

基本建設工程兵是我軍保留時間最短的兵種。中共中央決定1966年8月1日開始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基本建設工程兵,1982年撤消,只存在了16年。

基建工程兵部隊最大建制是師(支隊)。基建工程兵組建的16年間,先後擔負了國家大中型建設專案和單項工程132項,工業和民用建築竣工面積1800萬平方米。所屬的水文地質部隊共完成水文普查面積224萬多平方公里,鑽井工作量近80萬米,查明瞭我國許多地區的水文地質面貌和地下水資源。黃金、鈾礦、地質等部隊也都為國家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6、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是以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為基礎發展而來的,它在1955年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主要擔負著國土防空作戰的任務,1957年番號被撤銷。

在解放戰爭時期,中國人民解放軍就陸續組建了一些高射炮部隊,以抵禦國民黨軍的空襲。1948年8月,中共中央軍委提出了對城市、要地實行積極防空的方針。遵照這一方針,中國人民解放軍加強了防空部隊的建設。從1949年4月起,中國人民解放軍以各野戰軍高炮部隊為基礎,先後在華北、華東、東北等地建立了幾個地區性的防空司令部。截至1949年底,中國人民解放軍已組建了近20個高射炮團,分別部署在北京、上海、瀋陽、撫順、南京、長沙、武漢等大中城市。

朝鮮戰爭爆發前後,為加強對主要城市和工業區的防空,防止國民黨軍的轟炸襲擾,中國人民解放軍又在各主要城市和工業區相繼設立了一些防空司令部。期間,為統一對防空部隊的領導與加強國土防空建設,中央軍委於1950年9月7日決定組建國土防空部隊的領導機關——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司令部。同年12月16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司令部在北京成立,隸屬中央軍委領導,周士第任司令員,鍾赤兵任政治委員,譚家述任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此時,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空部隊還是作為陸軍的一個兵種來建設的。

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部分防空部隊先後加入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參加作戰,並取得了輝煌的戰果。據統計,在整個抗美援朝作戰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防空部隊共作戰1萬餘次,擊落敵機400多架,擊傷敵機1500多架,對掩護朝鮮後方交通線和重要軍事、工業目標,配合其他部隊作戰,起了重要作用。與此同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按照邊打邊建的原則,由單一的城防高炮部隊逐漸發展為包括探照燈、雷達、通訊等諸兵種合成的部隊。空軍殲擊航空兵部隊在執行防空作戰任務時亦歸防空司令部統一指揮,這樣就初步形成了一個比較完整的國土防空作戰體系。

1953年秋季,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在華北地區進行防空戰役演練,開始以軍事訓練為中心的正規化建設。1955年3月,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的番號總稱定名為防空軍,將防空部隊由陸軍的一個兵種上升到一個獨立的軍種,與陸軍、海軍、空軍、公安軍處在同一個平臺上。同年8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正式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時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北京軍區司令員兼京津衛戍區司令員的楊成武兼任司令員,成鈞、譚家述任副司令員,谷景生任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成鈞兼任參謀長。在防空軍成立的同時,還組建了防空軍第1軍,接著又組建了3個防空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成立後,認真貫徹中央軍委加強防空建設的方針,一方面繼續組建新的防空軍部隊,一方面注重加強防空軍部隊的自身建設,同時還積極向蘇聯方面學習防空軍建設的先進經驗,請蘇聯防空軍專家來中國幫助建設防空軍指揮所,改進中國人民解放軍的防空系統。另外,還從蘇聯引進了一批較為先進的高射炮系統,以提高防空軍部隊的作戰能力。據有關資料統計,從1955年8月至1957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軍共組建有4個大軍區防空軍領導機構、1個防空軍軍部、11個高炮師師部、32個高炮團、6個探照燈團、25個雷達團、5個通訊團又1個通訊營。學校訓練也初步形成體系,先後建立了高階防空、高射炮兵、防空、雷達、技術等9所學校。部隊、學校總計近15萬人,在共和國的藍天築起了一道銅牆鐵壁。

1957年1月,中央軍委在北京召開擴大會議,決定對全軍實行精簡整編。會議通過了《關於裁減軍隊數量加強質量的決定》。鑑於當時空軍、防空軍兩個軍種的任務相似,機構重疊,不便於指揮協同等情況,中央軍委決定防空軍與空軍合併為一個軍種,建立空防合一的新體制。同年5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和防空軍正式合署辦公。此後,防空軍的幹部大部分合併到空軍,一部分分配到國防科委工作。7月26日,中國國防部發布命令,正式宣佈撤銷防空軍的番號。從此,防空軍作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個軍種已不復存在。

從1950年9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司令部組建到1957年5月的近7年時間裡,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在保衛社會主義的建設中,共進行防空作戰500餘次,擊落敵機40餘架,擊傷敵機130多架,若加上抗美援朝戰爭期間的戰績統計,則中國人民解放軍防空部隊共對空作戰1.05萬餘次,擊落、擊傷敵機2100多架,有效地抗擊了國內外敵人的空襲和空中偵察、騷擾活動,為保衛國家的政治經濟中心、工業基地、交通樞紐和海軍空軍基地等重要目標做出了重要貢獻。

7、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原來是陸軍的一個兵種,主要由建築、通訊、線路、隧道、橋樑、舟橋等專業工程部(分)隊編成,擔負著鐵道工程技術的保障任務。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解放戰爭時期。抗日戰爭勝利後,挺進東北的八路軍、新四軍及東北抗日聯軍教導旅等部於1945年10月31日組成了東北人民自治軍。為保護當時東北境內鐵路運輸的安全,東北人民自治軍以一部兵力於同年12月20日組成了東北人民自治軍護路軍。隨著東北解放戰爭的發展,東北人民自治軍護路軍也不斷髮展壯大。1948年7月,東北人民解放軍以原東北人民自治軍護路軍為基礎,另外補入了部分二線部隊和鐵路技術幹部、技術工人,組成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1949年1月,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發出電令,成立軍委鐵道部,統一領導各解放區鐵路的修建、管理和運輸,任命滕代遠為軍委鐵道部部長。同年5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以原東北人民解放軍鐵道縱隊為基礎組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歸中央軍委鐵道部領導,滕代遠兼任司令員、政治委員,呂正操兼任副司令員。

在解放戰爭中,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部隊的戰鬥口號是:“野戰軍打到哪裡,就把鐵路修到哪裡”,先後搶修通了東北、華北、華東、中南和西北地區的15條鐵路幹線,鋪路1600餘公里,修復橋涵970餘座,另外還修復了大量的鐵路設施,從而確保了中國人民解放軍鐵路運輸的通暢及安全,有力地支援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作戰行動。對於鐵道部隊所起的重要作用,新華社曾專門發表評論,指出:“全國鐵路網的基本恢復,使首都和全國主要城市緊密連結起來,使前方與後方、鐵路沿線的城市和廣大農村、工廠、礦山聯絡成一個整體,對於支援人民解放軍解放西藏、海南島,對於全國的經濟建設,均將起著巨大的作用。”

新中國成立後,為恢復國民經濟,中央軍委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部隊投入支援國家經濟建設的行列中。於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部隊於1950年轉入以擔負主要鐵路幹線、橋樑為重點的復舊工程。

朝鮮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於1950年9月轉隸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同年11月,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部隊以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的名義陸續開赴朝鮮,參加抗美援朝戰爭,執行鐵路保障任務。1951年1月,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轉隸中國人民志願軍總部領導。1952年8月,正式列為中央軍委序列。從開赴朝鮮至1951年初,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部隊主要執行道路搶修任務,先後修復鐵路900多公里。隨後,在朝鮮北部1300公里的鐵路線上,對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的空襲破壞進行了持續的反轟炸鬥爭,基本上能做到隨炸隨修,隨修隨通。從1951年8月開始,“聯合國軍”實施了長達10個月的以切斷中朝人民軍隊後方供應為目的的“空中封鎖交通線戰役”,即“絞殺戰”。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部隊隨即展開了艱苦激烈的反“絞殺戰”鬥爭,並最終粉碎了“聯合國軍”的空中封鎖,保障了鐵路運輸,建成了一條“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創造了戰爭史上的奇蹟。1953年初,為了做好反“聯合國軍”登陸的作戰準備,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部隊僅用兩個多月的時間,緊急搶建了長達129公里的殷(山)龜(城)鐵路,相應改善了朝鮮北部的鐵路佈局,對進一步保證戰時運輸暢通具有重要意義。1953年7月朝鮮戰爭停戰後,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部隊幫助朝鮮人民開始重建家園,參加朝鮮北部鐵路的新建和復舊工程。

1953年9月,根據中央軍委的決定,中國人民志願軍鐵道兵團與志願軍6個鐵道工程師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同時撤銷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團的番號。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成立後,還沒有統一的領導機構,於是中央軍委決定組織鐵道兵的領導機構。

經過一段時間的準備後,根據中央軍委的命令,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領導機構於1954年3月5日正式組成,王震任司令員兼政治委員,李壽軒任副司令員,崔田民任副政治委員,徐斌任參謀長。此時,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下轄10個鐵道兵師、1個橋樑獨立團、1所鐵道兵學校和2所文化速成中學,共8萬人。此後,鐵道兵部隊幾經擴編和整編,人數最多時達51餘萬人。1956年8月,鐵道兵還組建了第1軍,這也是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歷史上組建過的惟一一個軍。1958年10月該軍被撤銷。隨著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建設的不斷加強,鐵道兵部隊的技術裝備也得到相應補充和改善,其技術水平和應變能力也隨之提高,在國家鐵路建設和國防建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20世紀60年代,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參加了中印邊界自衛作戰中搶修公路的任務;20世紀70年代末,又參加了中越邊境自衛還擊作戰。

1982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第七次大裁軍。根據國務院、中央軍委的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於1983年10月1日歸國家鐵道部建制領導。從此,作為陸軍一個兵種的鐵道兵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序列中消失了。

在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的歷史上,繼王震之後,先後有李壽軒、張翼翔、劉賢權、陳再道等人擔任過鐵道兵司令員一職,崔田民、呂正操、劉賢權、曠伏兆等人擔任過鐵道兵政治委員一職。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自成立以來,在中央軍委的正確領導下,先後擔負和參加了包蘭、成昆、京原、襄渝、青藏、南疆等52項鐵路工程和北京地下鐵道的修建任務。連同其他國防、林業和各種專用鐵路在內,共建成鐵路近1.3萬公里,被譽為“鐵路建築的突擊隊”。此外,還完成了一些公路、機場、洞庫等國防建設工程以及包括引灤入津等任務在內的民用工程,多次完成抗洪搶險、抗震救災、森林滅火、清雪開道等緊急任務。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3o64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