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滇軍抗戰紀實 軍醫結緣於臺兒莊 牽手走完一生

滇軍抗戰紀實 軍醫結緣於臺兒莊 牽手走完一生

那一年,金振聲和白若芬在戰場上相遇。他們有著同樣的年齡——24歲,有著同樣的信念——愛國抗日,做著同樣的工作——戰地救護。他們是一對患難與共的夫妻,是抗日戰場上的白衣天使。

如今,這對夫妻已經不在人世,我們只能從他們的小兒子媳婦袁晉鹿女士那裡瞭解到一些他們當年的故事。袁女士翻開幾張保留至今的老照片,以及白若芬當年在第一八零後方醫院任軍醫時佩戴的三個章證,上面的日期分別是民國二十九年、民國三十年、民國三十一年。時間又將我們帶回了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

滇軍抗戰紀實 軍醫結緣於臺兒莊 牽手走完一生

金振聲出身豪門,父親金子箴當年是雲南省憲兵司令部副司令兼造幣廠廠長。同時,金家也是雲南有名的洞經音樂世家,音樂家聶耳的國樂啟蒙老師正是金子箴,當時人稱“金三絃”。金振聲自小不但精通各種樂器,對中醫也頗有研究。當年,因為家人要為自己包辦婚姻,金振聲一氣之下便報名參軍,於是就到了第一八零後方醫院。在醫院裡開始學習西醫,後擔任該醫院的院長。

白若芬自幼父母雙亡,獨自寄宿在昆明舅舅家。因為舅舅經營藥鋪,白若芬便在藥鋪裡當學徒,懂得不少醫藥知識。1937年,昆明組建婦女戰地服務團,白若芬也報名參加並被選中,於是就跟著戰地服務團奔赴戰場,後來也被分到第一八零後方醫院。

當時,第一八零後方醫院就駐守在臺兒莊外圍做戰地服務,金振聲和白若芬相識、相知也就在那兒。白若芬常常給金振聲當助手,為傷員做手術、包紮、換藥等等。漸漸的,兩人之間產生了愛情,於是在戰場上結為夫妻。後來,第一八零後方醫院又跟隨部隊轉戰各地,兩人始終在一起互相支撐,不離不棄。

抗日戰爭結束後,金振聲和白若芬響應周總理“到西南地區支援醫療衛生事業”的號召,兩人回到昆明。金振聲擔任雲南省交通廳醫院的院長,白若芬則和兩個朋友合資建立了金碧保健站(後改名盤龍區紅十字會醫院),培養了大批優秀的醫生和護士。解放後,金振聲和白若芬還分別被評為省勞模和市勞模。

“說起來還挺巧,我就是我婆婆接生的。”袁女士說,自己就出生在金碧保健站,母親分娩時大出血,幸得白若芬醫生救治才保住了母親和自己。而這件事直到袁女士嫁給白醫生的兒子時才知道。

回到昆明後,金振聲和白若芬共育有三個兒子、兩個女兒,其中的小兒子也就是袁女士的丈夫金治中,是第一個在北京開個人音樂演奏會的雲南藝術家,能演奏二十多種樂器,是國家一級演奏員。

“我敬佩我的丈夫,但我更敬佩我的公公婆婆。”袁女士說,雖然她嫁到金家時,公公已經去世了,但是從婆婆那裡,她感受到了他們強烈的愛國情感。“雖然後來在文革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可是公公婆婆從不後悔在戰場上的付出,因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袁女士說,因為很多歷史遺留問題,婆婆一直沒被批准加入中國共產黨,但直到婆婆去世前說的最後一句話,也是很遺憾這輩子沒能入黨。

“這就是我的公公婆婆,一對平凡而偉大的夫妻。”故事說完,袁女士早已紅了眼眶,“之所以把公公婆婆的故事講出來,是希望有人也像我一樣,被他們感動;像我一樣,記住這兩位老人……”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6lm1v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