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戰史風雲 >

淞滬會戰簡介 日本海軍挑釁中國上海引爆大戰

淞滬會戰簡介 日本海軍挑釁中國上海引爆大戰

1937年日本帝國主義製造盧溝橋事變,企圖在華北製造第二個滿洲國,中國統帥部知道大戰不可避免,遵照國防計劃甲案,陸軍為確保首都安全,先準備集中兵力殲滅上海的三千日軍海軍陸戰隊,海軍準備堵塞江陰,全殲日軍長江艦隊,但機密洩露,日本長江艦隊倉皇逃出長江口。中國軍隊一不做,二不休,在華北已經開戰的情況下,決不能容忍日本海軍陸戰隊在上海的存在。況且,戰爭既然開始,一·二八事變後規定的中國軍隊不能進駐上海市區的規定在中方看來自然作廢。8月13日,祕密進駐虹橋機場的中國軍隊打死前來偵察的日軍大山勇夫大尉,是為淞滬會戰。

淞滬會戰簡介 日本海軍挑釁中國上海引爆大戰

淞滬會戰(日本稱為第二次上海事変)爆發於1937年8月13日,是中國和日本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重要戰役,也是整個中日戰爭中進行的規模最大、戰鬥最慘烈的一場戰役。這場戰役標誌兩國之間全面戰爭的真正開始,盧溝橋事變後的地區性衝突升級為全面戰爭。

1937年8月13日晨9時15分,日艦重炮向我閘北轟擊。日海軍陸戰隊一部,由天通庵及橫浜路方面,越過淞滬路衝入寶山路,向我駐西寶興路附近的保安隊射擊。我軍為自衛計,予以抗擊。“八·一三”淞滬抗戰由此開始。之所以使用會戰而不用"事變"一詞是因為當時嚴重低估了日本對中國的侵略。戰鬥在當時遠東第一大都市上海的市區和郊區進行。只有上海法租界和蘇州河以南的半個上海公共租界實行武裝中立,分別劃為法、英、美、意4國軍隊的防區。蘇州河以北的公共租界及其越界築路地區屬於日軍防區,是日軍在上海的作戰基地。中日雙方共有約100萬軍隊投入戰鬥。戰役本身持續了三個月,可以分為3個階段。第一階段從8月13日到9月11日,國民革命軍防衛該市,阻止登陸的日軍;第二階段從9月12日到11月4日,兩軍捲入血腥的巷戰,爭奪對城市的控制;最後的階段,從11月5日到月底,中國軍隊遭到日本的側翼攻擊,向後撤退。上海於11月12日陷落。

這次淞滬會戰,中國雖然戰敗了,付出了極其昂貴的代價。但為中國民族工業內遷爭取了時間。它讓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國政府的立場: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將其領土一塊一塊地征服侵吞,也證明了中國絕不會向日本投降。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zhanshi/p8d0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