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節氣 >

冬至是哪天 冬至節氣是幾月幾日

冬至是哪天 冬至節氣是幾月幾日

24節氣中的冬至節氣。今天小編主要來跟大家聊聊冬至節氣的一些常識。那麼,冬至是哪一天嗎?冬至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嗎?冬至這個節氣又有什麼樣的特點呢?帶著這些疑問,下面咱們一起來好好了解一下冬至這個節氣吧。

冬至是哪天 冬至節氣是幾月幾日

冬至是我國一個特別的節氣,冬至節氣其實是24節氣中最早制定的一個,在這一天,我國很多地區有吃餃子的習俗。它的時間一般都是在每年的陽曆12月21日到23日之間。在這一天,北半球會出現白天最短、夜晚最長的情況。

冬至是什麼意思

冬至英文翻譯:the Winter Solstice。冬至表示寒冷的冬天來臨。

冬至時,太陽黃經為270°。到了冬至這一天,陽光幾乎是直射南迴歸線,我們北半球會出現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情況,開始進入數九寒天。天文學上規定這一天為北半球冬季的開始。而冬至以後,陽光直射位置逐漸向北移動,之後,北半球的白天就逐漸長了,民間還有這樣一句諺語: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

冬至三侯

蚯蚓結: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麇角解:糜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糜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糜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水泉動: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冬至介紹

冬至是按天文劃分的節氣,古稱“日短”、“日短至”。冬至這天,太陽位於黃經270度,陽光幾乎直射南迴歸線,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晝最短的一天。

冬至以後,隨著地球在繞日軌道上執行,陽光直射地帶便逐漸北移,使北半球白天漸增長,夜晚逐漸縮短。冬至日雖基太陽高工最低,日照時間最短,地面吸收的熱量比散失的熱量少,但是地面過去長期積累的熱量,還在繼續散失,近地層氣溫尚未降至最低,所以這時還不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過了冬至,雖然晝漸長,夜漸短,但是在短期內仍然是晝短夜長,地面每天吸收的熱量,還是比散失的熱量少,所以氣溫並沒有立即回升之勢。群眾中習慣自冬至起“數九”,每九天為一個“九”。到“三九”前後,地面積蓄的熱量最少,天氣也最冷,所以說“冷在三九”。

天文學上把冬至作為冬季的開始,這對於我國多數地區來說,顯然偏遲。冬至期間,川西高原平均氣溫普遍在0℃以下,四川盆地也只有6℃至8℃左右。不過,川西南低海拔河谷地區,即使在當地最冷的1月上旬,平均氣溫仍然在10℃以上,真可謂秋去春平,全年無冬。

冬至節氣如何養生

冬至節氣到來,預示著冬季將進入最冷的時段,寒天氣使機體禦寒能力下降,很容易引起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發生,或誘發加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以及心腦血管疾病等病,影響健康。因此防寒保暖就成為冬至養生的第一要務。那麼冬至如何保暖呢?冬至防寒重在保暖身體3部位:頭部、腹部、手腳。身體暖和了,自然能抵抗冷空氣不畏寒。

頭部:特殊人群要“暖頭”

民間向來有“涼頭暖足”的說法,因為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陽氣最為充足,也最為耐寒;從現代醫學來看,頭部距心臟較近,氧氣及血液供給較為充分,故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頭部適當受點“凍”並無不可,還可增強人體抗寒能力,提高免疫力。不過對於老年人、身體虛弱免疫力低下的人以及患有慢性疾病如慢性支氣管炎、心腦血管疾病等病的人來說,他們的耐寒能力較差,不能以常人度之。因此對於這些人來說,最好還是要“暖頭”。

頭部防寒小TIpS

1、外出戴上保暖的帽子、圍巾,並避免頂風行走。

2、不矇頭睡覺:晚上睡覺時最好不要把被子蒙到頭上取暖,這樣做因為空氣不流通,人呼吸到的氧氣越來越少,易胸悶、出汗甚至從睡夢中驚醒。我們只要注意睡覺時關好門窗,避免頭部被冷風吹到即可。

腹背:加衣防病

肺、心臟、脾胃等重要器官處於胸腹部,萬一受寒,即易引發相應器官的疾病,如導致心臟病發作、咳嗽哮喘、胃痛腹瀉等。對於女性來說,腹部受寒還可能影響到生育健康,發生痛經、不孕等情況。另外,中醫認為背為腎脈所居,感冒受風寒多從背部起始,所以保持腰背部溫暖,不僅可防感冒、固腎強腰,而且可防舊病復發、加重。這對於不願用厚重棉服遮住身材曲線的愛美人士來說尤需注意。

腹部防寒小TIpS

加件衣,即使在溫暖的室內最好也能穿件背心或馬甲;夜間休息要蓋好被子,起夜時披件衣服,保護胸腹腰背不受寒。

手腳:按摩促迴圈

俗話說“寒從腳起”,雙腳距離心臟最遠,血液迴圈較差,脂肪少保溫性也差,故很易受寒;且中醫認為人體數條重要經脈會聚起始於腳部,腳部受寒就會影響全身的健康狀況,使抗病能力降低。因此腳部保暖對於暖身防病意義重大。雙手也處於肢體末梢,也是寒冷容易侵襲的物件。除了感到手冷,寒冷還能帶走面板的油脂,皮脂腺分泌減少,導致手部面板乾燥甚至皴裂。

手腳防寒小TIpS

1、泡腳按摩

每天晚上睡前用熱水泡腳也可助血液迴圈而暖腳強身。泡腳最好是在睡前半小時進行,水溫在40℃左右,泡20分鐘左右即可。不過老人、孕婦等特殊人群不要泡過長時間,以免引起出汗、心慌等不適;腳部有傷口的人則不適合泡腳,以免引起感染;患糖尿病足之人泡腳水溫不宜過高,最好由他人試好水溫再泡。另外,泡腳後揉搓腳心湧泉穴也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2、手套護手

除了外出戴手套保暖外,在家洗碗洗衣服時最好也能戴上橡膠手套,一方面避免冷水刺激,另一方面也避免洗滌用品對手部面板的傷害。另外洗手的水溫不宜過熱,洗後趁手未乾時塗上凡士林或護手霜保護面板。

3、鞋襪乾燥

雙腳保證清潔乾燥,每天換洗襪子,鞋子也要保暖、舒適、乾燥,鞋底適當厚些增強保暖性。

4、乾洗手

冬天易手發涼的朋友也不妨多做做“乾洗手”的動作,即雙手對搓,摩擦生熱,促進血液迴圈而防寒。

結語:上述內容就是關於冬至的一些基本常識的介紹,通過上文的介紹,大家應該都清除了冬至是哪一天了吧?冬季過後,雖然說白天的時間將會逐漸變長,但是溫度會持續低下,為此大家做好各種防寒保暖工作很有必要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jieqi/e4go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