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民俗 >奇觀 >

劉鋒:2022旅遊業怎麼辦——順勢變革 守正創新

劉鋒:2022旅遊業怎麼辦——順勢變革 守正創新

文旅產業和鄉村振興領先的全過程服務商

劉鋒:2022旅遊業怎麼辦——順勢變革 守正創新

編者按:這是作者連續第7年的新年開篇,從《2016創新升級 改革拓展》《2017旅遊業內容為王》《2018優質旅遊 體驗至上》《2019提質發展 運營為要》《2020峰迴路轉 向陽而生》《2021從心出發 旅遊破局》,再到《2022順勢變革 守正創新》,連續7年為業內奉獻思考,已經變成一種堅守和期冀。

2021年,我們經歷了“荊天棘地,生氣索然”的考驗,感受了“行路難,難於上青天”的艱難,留下了“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的堅毅。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2022年,怎麼越?八個字:“順勢變革,守正創新”。2022年大概率還是會很難,猶如逆水行舟。東坡有言,“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因此更要因勢利導,順勢而為。順什麼勢?順發展大勢、順市場大勢、順科技大勢,把握機會創造價值。變什麼革?要以理念、機制、產業變革為重,所謂“天地革而四時成,順乎天而應乎人”。守什麼正?守本心,敬本業,立本職。創什麼新?要破定式,以健康化、數智化、體驗化、運營化之“四化”,破局前行。順勢變革和守正創新,是對立統一的關係,在“變化”中抓住“不變”,以不變應萬變,同時又要與時俱進,創新求變。唯此,方能乘風破浪,攻堅克難,立於時代潮流。願所有堅持,都能換來柳暗花明。

一、順勢

順大“勢”,方成“事”

放眼世界,國際形勢風雲變幻,全球經濟下行壓力依然甚大;縱觀國內,多重挑戰持續疊加,我國經濟社會發生深刻變革。只要認清形勢,把握機會,順勢而行,還是大有可為的。

1 順發展大勢,穩中求進

回望2021,短時復甦,熱點頻現,暗淡收尾。這一年,復甦跡象初顯,周邊遊、紅色旅遊、大西北旅遊熱度持續上升,北京環球度假區開園、劇本殺、元宇宙成為新熱點,河南文化旅遊成功“出圈”。這一年,疫情此起彼伏,旅遊起起落落,暴雷、倒閉、歇業、內卷、躺平……不斷刺痛著旅遊人的神經。

看形勢,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最近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總結指出,中國經濟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成為2022年我國經濟工作主旋律。多位經濟學家預判,今年我國經濟增速大概率會放緩。按照文化和旅遊部最 新要求,3月15日之前跨省團隊旅遊及“機票+酒店”業務恐將難以全面恢復。疫情和經濟是我國旅遊業復甦的兩個最 大變數。如何應時而變,考驗著整個行業。

新徵程,順勢而為,精準制導,穩中有進。中國旅遊業發展四十多年,已經從大規模增量建設,進入存量提質改造和增量結構調整並重的階段,高質量發展成為目標和主題。擁抱變化,有限目標,主動作為,2022年旅遊業要精準制導,穩中有進開新局。

2 順市場大勢,危中尋機

展望2022,我有一個總的判斷:上半年旅遊市場復甦仍將很難,面臨巨大挑戰,希望在下半年能有轉變。但我也一直認為,怎麼在挑戰中看到機遇、抓住機會才是最重要的。

從巨集觀來看,文旅依然是國家擴內需戰略的重要支撐。我國有14億人口,其中有4億中等收入群體,5.1億“一老一少”群體,4億80後90後,2.6億Z世代,針對不同細分客群剛需的定製遊、研學遊、親子游、老年遊、康養遊等專項市場前景廣闊,大有可為。

從中觀來看,旅遊市場本地化、近程化特徵更加突出。旅遊比以往更加融入城鄉、融入生活。周邊遊、短途遊、自駕遊、微度假等成為新常態,城市休閒和鄉村旅遊迎來有利契機。

從微觀來看,數智文旅、沉浸式體驗、夜間旅遊、冰雪旅遊、紅色旅遊等仍將是重要風口。

3 順科技大勢,擁抱未來

數字“新基建”日臻完善,科技革命如春風化雨重塑旅遊生態。

科技成為文旅新動能。爆火的河南衛視《唐宮夜宴》《端午奇妙遊》等系列節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創新融合,將虛擬場景和現實舞臺結合,震撼國人心靈,掀起河南旅遊熱,正是科技賦能文旅創新發展的生動寫照。

數智體驗新時代到來。“元宇宙”橫空出世,虛擬和現實相融,“文化+科技+旅遊”將進一步深化,旅遊新場景、新物種、新體驗將不斷湧現。

過去未去,未來已來。過去代表的是深厚積澱的歷史文化,科技代表的是馳騁未來的發展趨勢,文化和科技的結合是旅遊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雙翼。當然,我們也不能趨附風雅,為了文化而文化;也不能為賦新詞強說愁,為了科技而科技,要少些忽悠多些匠心、少些急功近利多些腳踏實地、少些浮躁多些純粹。

二、變革

變則通,通則達

我國已經進入老齡化時代、大資料時代、大眾旅遊時代……這些時代特徵都會對我國旅遊發展產生重大影響,推動著我國旅遊業的深刻變革。

1 理念變革

——品質與創新成為關鍵詞

“理念的變革,標註思想深度,決定行動力度。”未來我們要用新的發展觀指導旅遊業發展。

品質是必須。一定要轉變認知,把原來同質化、低端化、粗放化的產品轉向特色化、品質化、個性化、生態化的產品。大浪來了,就能看出誰會不會游泳。以人為中心,做好產品、做優服務、做足體驗,仍是立身之本。

創新是必修。在高度同質化的時代,我們的出路就是創新。順應時代潮流,滿足客戶需求,為客戶創造價值,用創新來更好的應對時代變化。在創新過程中,我們要很好的思考,我是誰,我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要做好轉變的準備,用未來要求現在,用明天指引當下。

2 機制變革

——從脆弱到強大,從I到WE

時代變了,機制也要應時而變,墨守成規只會裹足不前。

建立反脆弱機制。不要浪費一場危機。每一次大危機,都隱藏著根本性改變的機會。旅遊企業要具備危機意識,變被動為主動,改善企業經營理念,構建靈活的組織結構,前瞻性推進戰略調整和業務佈局,提高風險抵禦和適應能力。也需要政府出臺一系列相應的幫扶政策增強行業“抗疫”力。

建立責任機制。做文旅要有敬畏之心,更要有責任心。恆大暴雷其實並不意外。15家恆大童世界5年未開園一家,文旅不過是一種拿地幌子,如此這般“掛羊頭賣狗肉”現象不勝列舉。做文旅要認識到企業的能力邊界,時刻保持清醒認知,在擴張與收縮間進退有度。

建立共生機制。旅遊涉及面很寬很廣,靠哪一家也不可能把所有的事做完。因此,需要用心整合各方資源實現共生、共贏。要從I到WE,形成合力,更好地滿足消費者的需求。

3 產業變革

——發展方式和產業結構是兩大突破口

疫情摧殘疊加旅遊業轉型陣痛,加上消費升級和科技革命推動,旅遊新一輪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亟待在高質量發展路徑上謀求突破。

發展方式變革。中國旅遊經濟發展的邏輯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跑馬圈地”的粗放發展模式將難以為繼,旅遊發展重投資輕消費、重建設輕運營、重規模輕質量、重形式輕內容、重硬體輕軟體等問題依然突出,需要進一步優化旅遊業發展方式,全面提升旅遊業效能。

產業結構變革。當前,我國旅遊產業結構存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供需不匹配。一方面低水平、同質化、粗放式的旅遊產品服務供給仍大量存在,疫情已經做了一次行業的自濾,大浪淘沙,優勝劣汰。另一方面高品質、個性化、精細化的新業態產品和休閒度假產品更新緩慢,疫情更是延緩了這個程序,但也給了更多蓄力的時間。當前仍是低端結構性供給過剩與高品質結構性短缺並存的局面。此外,中國旅遊研究院戴斌院長提出的“在旅行服務領域去旅行社化、在旅遊住宿領域去星級酒店化、在旅遊休閒領域去景區化”,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問題。

三、守正

守正篤實,久久為功

守正,即恪守正道,就是要牢牢把握住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在百年鉅變的大背景下,樹立長期主義的專業價值觀。守正,就是守本心,敬本業,立本職。只有守住了“根”與“源”,才能根基穩、方向正、力量凝。

1 守本心——心散則百散

信心比黃金更重要,本心比金錢更重要

本心即本性之心,就是初心、真心。在當下,守本心,就是克服畏難心、恐慌心、焦慮心,樹立信心,守得雲開見月明,讓時間成為衡量價值的最 好標尺。文化旅遊上承家國情懷,下接人間煙火,滿足人民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旅遊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一個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當前國內大迴圈背景下,文旅是提振消費的主力軍,是引領消費升級的主渠道,文化和旅遊的發展質量,直接關係到整個經濟社會的發展質量。雖然冬天會很長很冷,但也是疫情的最後一個寒冬,所以我們要守住本心,做好最壞的打算,同時朝最 好的目標努力,奮力活下去,並且活的更好,活的更持久。

2 敬本業——不變等死,亂變找死    

守住自身優勢主業

本業就是本來所從事的行業。日本有3000家兩百年以上的企業,企業長壽的最 大祕笈就是不管時代風雲如何變幻,都踏踏實實地堅守本業。做生不如做熟,做熟不如做透,專注本業是十分難能可貴的品質,也許會失去某些潛在機會,但同樣可以規避不確定的風險。現在文旅行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賽道,一是城市更新,二是鄉村振興,基本上把祖國的大空間全部囊括起來,文旅企業只要守住本業,擇機破局突圍,就有希望峰迴路轉,柳暗花明。對於巔峰智業而言,我們會更加註重內功修煉,精於專業,深耕細作,做好文旅產業和鄉村振興全過程服務的主業。比如我們已服務廣東省連平縣一年有餘,打造了連平鄉村振興5.0模式,樹立了一個鄉村振興的旅遊樣板,這就是精耕細作守本業的回報。

3 立本職——

要當好產品、好服務、好內容的三好生

本職,就是自己所從事的職業。對於文旅人而言,真正創造好產品、好服務、好內容,讓大眾所接受、認可和喜歡,把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把對客戶服務的能力做到極致,這就是我們的本職。旅遊業的本質就是要讓遊客通過差異化的體驗,讓生命變得更加美好而遼闊,讓人更好地成為人。所以大道至簡的一句話,就是要能夠打動遊客的心。旅遊者到達目的地,大體都有12個頭的需求,有看頭、有玩頭、有住頭、有吃頭、有買頭、有說頭、有行頭、有學頭、有療頭、有拜頭、有享頭,做好了這11個頭,自然就會有回頭。只有真正走進遊客的心裡頭,有同理心,能換位思考,能真正理解他的甜點、痛點和興奮點,才能夠找到你的賣點、盈利點和增長點。

四、創新

“四化”並進,破局前行

創新的本質是突破,即突破舊的思維定勢,產品定式,模式定論。創新與守正辯證統一,相互促進。文旅產業的創新發展,除了詩和遠方,還要有市井和煙火,有科技和溫度,有虛擬空間和有趣靈魂。

1 健康化——觸控人間煙火氣兒

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

大健康時代已經來臨。全民健康意識因“疫”提高,健康生活成為關鍵詞。習總書記說,健康是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隨著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明顯、城市生活壓力增大、新冠疫情防控常態化、亞健康人群增長、環境衛生問題凸顯等,健康產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

2022年健康旅遊發展有三大熱點方向。一是體育健康遊,今年有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卡達世界盃、世俱杯等大型賽事,體育大年或將體育健康旅遊推向熱潮;二是綠色健康旅遊,“雙碳”目標催生的綠色交通、綠色住宿、綠色餐飲、綠色景區、綠色購物、綠色演藝等將成為潮流;三是中醫健康遊,中醫在抗擊新冠疫情中發揮的重要作用,2.6億的Z世代養生大軍,以及國潮養生風等傳統文化的復興,將使中醫健康遊持續興起。

2 數智化——遊前、遊中、遊後全程線上

數智讓旅遊管理與服務更高效

數智化讓“說走就走的旅行”變成現實。開啟手機應用,酒店、交通、門票、美食等線上服務一應俱全,旅遊讓生活更美好,數智讓旅遊更高效。比如北京環球影城、上海迪士尼等大型主題公園由於數智化的管理與服務,大大提升了運營效率,遊客可通過官方app預定門票,檢視遊玩線路,檢視排隊時間等,節約了大量時間。

數智化讓管理與服務更高效。在數智化應用中,產品和服務是核心,線上與線下融合是關鍵,客戶資料的有效獲取和利用是發展的動力。比如我們開發的“文旅好IP”微信小程式,是一款文旅企業營銷的數字化工具,可以提供線上品牌庫查詢、精準供求對接等服務,目前已有上千個優選商家入住。所以說,用數智化手段加持,提供高效的管理與服務,是旅遊企業疫後振興發展的必要舉措。

3 體驗化——快速找準新賽道

萬物皆可沉浸的體驗時代來臨

“新場景+新物種+新體驗”大行其道。萬物皆可沉浸、皆可互動體驗的時代已經到來。從全息光影餐廳到VR酒店,從“劇本殺”角色扮演到沉浸式主題公園,從數字體驗展到AR旅遊紀念品,沉浸式體驗為消費提供了新場景,為文旅發展提供了新動能。“新場景+新物種+新體驗”核心特點,就是做足做極致1個主題功能+沉浸式場景+延伸業態+IP複製與擴張力,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全新的旅遊空間載體和體驗方式。

“文化+科技+旅遊”風頭正勁。高科技為旅遊演藝注入生命力和靈魂,讓旅遊演藝創意實現無限可能,並且有些高科技本身也成為旅遊演藝體驗的有機組成部分,為旅遊演藝高效發展賦予了巨大潛能。比如剛剛獲得年度“旅遊科技創新專案”提名的《天仙配新傳》,以及《悟道·漢仙岩》、《順德歡樂海岸空間秀》等,通過國內頂 級高科技舞臺技術,真正給觀眾帶來視覺、聽覺、嗅覺、觸覺的多元全新頂 級體驗。

4 運營化——從流量到留量,實現

全要素、全場景、全生命週期運營創新

匠心運營要做到極致。你用幾成的心思,市場就會給幾成的反饋!打造以人為本的軟硬服務,以運營為導向,以終為始,從重開發轉向重運營,從重物到重人,從重硬體到重體驗,變過路客為過夜客,變觀光客為休閒客,變休閒客為度假客,變度假客為生活常客,最終實現從流量到留量。

做好運營經濟。高顏值是外殼,好內容是靈魂。內外兼修才是可持續運營的法寶。運營不單是設計出一個有顏值的空間,更重要的是商業邏輯、產品適配、對客服務、品牌營銷、使用者畫像、體驗沉浸、盈利模式等多個緯度的跨領域、跨專業的運營創新整合。要真正的跳出門票經濟,緊緊抓住遊客的需求,整合各方賦能內容和產品,並通過精準精彩的營銷賣出去。比如2021年各博物館、主題公園等參與的文創雪糕大挑戰,折射出文旅消費逐步走向“線下產品消費—線上內容生產—線下營銷反饋—再次體驗”的閉環,實現了文旅業生態環境的重構。這對以門票經濟為主的傳統景區,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啟發,是運營思維的一個成功實踐。

長河曲折卻東流不改。市場始終在,消費不會沒,產品、服務與模式要順勢變革,“守正”“創新”將成為主旋律。

對未來最 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獻給現在。我們要在不確定的過程中把握確定,在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中面對未來、引領未來、成就未來。

既然選擇了遠方 , 就不懼風雨兼程!

順勢變革,守正創新,花開有期!

///

致敬:

2021年隕落的旅遊業“巨星”:郭來喜、陳安澤。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insu/qiguan/xdmzv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