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幼兒教育 >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

什麼是逆商

逆商AQ來自英文AdversityQuotient,全稱逆境商數,一般被譯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逆商是指人們面對逆境時的反應方式,即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大量資料顯示,在市場經濟日趨激烈的今日,大學生創業成功與否,不僅取決於其是否有強烈的創業意識、嫻熟的專業技能和卓越的管理才華,而且在更大程度上取決於其面對挫折、擺脫困境和超越困難的能力。

因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應該把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作為著力點。積極進行大學生的逆商培養,使其在逆境面前,形成良好的思維反應方式,增強意志力和擺脫困境的能力。從而提高大學生創業的成功率。

AQ不只是衡量一個人超越工作挫折的能力,它還是衡量一個人超越任何挫折的能力。同樣的打擊,AQ高的人產生的挫折感低,而AQ低的人就會產生強烈的挫折感。

如何培養孩子的逆商

有識之士提出,應當從小就對孩子進行挫折教育,培養其良好的挫折耐受力,以防長大後種種不幸事件的發生。

兒童心理學的知識表明,在0到6歲之間,兒童的心理呈現出階段性的連續變化。每一階段兒童都會獲得突破性的發展,只有抓住這些突出特徵才能對症下藥,對嬰幼兒進行有針對性的挫折教育。

0-1歲無須挫折教育:兒童的行為多是無意識的,成人的悉心照顧會使他們獲得一種安全感,從而使它能夠以成人為“安全基地”進行各種對外部世界的探索,這種探索還無所謂成功和失敗,所以不會使兒童產生挫折感,也就無須進行挫折教育了。

1-3歲遇到困難才鼓勵:這一階段是兒童心理髮展的一個重要轉折期,因為出現了許多對人發展有重要影響的事件:語言形成、思維萌芽、自我意識的萌芽。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兒童“自我意識的萌芽”,因為一但兒童開始意識到“我”的存在,就開始“鬧獨立”,在行動上什麼都要“自己來”!而對成人的話很少聽從。

家長們對此常傷腦筋。這個時候,您必須有足夠的耐心,等待孩子“自己”遇到困難,然後再進行鼓勵。比如,這個階段孩子的動作能力剛剛發展,尤其是在初期,走路還不夠穩,卻常要去走一些不平的路以證明自己的能力,摔倒之後就放聲大哭,這時您不要去扶她,而應鼓勵她“自己站起來”。

3-6歲寓教於遊戲:兒童之所以喜歡遊戲是因為在遊戲中兒童可以什麼都按照自己的意願來,少了成人的很多約束。而對於成人來說,遊戲也正可以作為了解自己孩子心理的絕好工具。為什麼這麼說呢?是因為兒童常會把在平時生活中的不良情緒在遊戲中加以發洩,和孩子一起遊戲,您常可以找到平時找不到的癥結所在,這時您就可以用"角色語言"鼓勵她,您會發現這比在平時的勸解更加有效。

比如有一個內向的孩子,平時無論幹什麼都顯得很沒信心,別人鼓勵卻常常是無功而返。她的父母費了很大力氣也找不出原因。在一次遊戲中,她的媽媽以一個她喜愛的小動物的“角色”和她對話,才發現原來以前有小朋友說她笨。以後,這位媽媽就注意讓子做一些她勝任的事情,慢慢培養起了這個孩子的自信心。這裡有一點提醒您一定要注意:前一階段的鼓勵收效不大,濫用沒有實際內容的鼓勵反而會事倍功半。

培養孩子逆商的7宗寶:

人腦的發育在6歲以前已完成90%,如果在這個時期,父母過分包辦就會束縛孩子的動手動腦能力,使孩子在遇到困難時,採取消極的方式;反之過分干涉,不讓他動這幹那,孩子在過分的保護和管制下,當獨自面對問題時,就會束手無策。以下訓練,可以幫助孩子提高AQ,使他在將要面對的逆境面前,具備堅韌的意志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1、用“同理心”面對孩子

每個年齡段的孩子都有不同的困難和挫折,他所面臨的逆境在成人面前也許根本不值一提,但對於孩子卻是莫大的打擊,父母要用和孩子一樣的心理去看待這件事。比如孩子養了許久的寵物突然丟失或死亡,對於孩子們來說是無法接受的,父母和他一起悲傷的同時要告訴孩子生命的規律,幫他從悲傷中走出來,切忌嘲笑和不屑一顧。

2、困難不是失敗

“任何人做事,一開始都會有困難”,這個是必須要告訴孩子的。父母可以激勵孩子堅持到底,不必把盡善盡美看得過重。不要迫不及待地為孩子提供幫助,讓他們自己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迎接挑戰。如孩子學寫字有困難,可以先讓他臨模

3、教孩子學會等待

從孩子7-8個月開始,我們就需要讓孩子學會在有要求時要“等待”。例如:給孩子喝奶時,告訴他奶涼了才能喝;學精細動作時,給孩子一塊包著糖紙的糖,告訴他自己耐心剝開才能吃到糖;排隊上汽車時,教育孩子遵守規則才能達到目的。學會等待,是我們對付逆境的一大能力。

4、從父母的態度中學自信

經常交給孩子一些完成起來有一定困難的任務,並充分信任孩子,即使做壞了或者造成一定損失,也應該鼓勵孩子,積極幫助孩子找出問題所在,再重新開始。告訴孩子:你一定能成!如2歲多的孩子因好奇拿一個瓶子,他單手握著瓶身,手小拿不住就摔了,這時家長不能責備他,而是要告訴他應該手握瓶頸較細的部分,並鼓勵他再去嘗試。

5、不要輕易滿足孩子的要求

要讓孩子明白:想得到一個東西,必須自己付出。只有經過自己努力獲得的東西,才是最好的,也是最值得珍惜的。

6、適當讓孩子吃點苦

除了給以愛之外,還應該有適當的懲罰手段,養成了良好的習慣,孩子的好心情才能長久。不能由著孩子任性、自私、怕苦、怕累,這一切必須從小定下規矩,讓孩子遵守。還要鼓勵孩子講出每天的感受,對於積極的情感給以讚揚,對於消極的東西給以疏導。

7、給孩子定任務

我們交給孩子一項任務,其實這對於孩子來說也是一種逆境,我們不但希望孩子能夠完成,更希望他有所創造。例如對孩子說:“你今天在幼兒園的剪紙真漂亮,可惜被小朋友看的時候撕壞了,明天我們能剪一個更漂亮的嗎?”當然這種要求不能過高,不切實際的要求會打擊孩子在應付逆境時的信心。

1~6歲是培養逆商的關鍵期,父母應有意識地幫孩子培養“輸得起”的精神,尤其下面四大原則要記牢。

培養孩子逆商原則一:延遲滿足

孩子有“不願輸”、“不想輸”的想法是好事,但“不能輸”或者“輸不起”卻容易使其養成偏執型人格,所以父母要讓孩子明白,失敗與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納並好好去體驗即可。具體做起來,父母要善用“延遲滿足”,別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孩子說什麼就是什麼,讓他們從小就懂得“等待”的意義。當然,“延遲滿足”不是壓制孩子的慾望,更不是讓孩子“只經歷風雨,而不見彩虹”,而是培養一種能夠與困難和平共處、同時力求獲得長遠利益的能力。這樣做,還能讓孩子在成長中“去自我中心化”,學會多方面看待事物,才能成為獨立的、會合作的人。

培養孩子逆商原則二:相信孩子

心理學家發現,你認定會發生的事情,總會再三發生,因為你相信,它才會發生。比如初學走路的孩子,如果父母成天擔心他會摔倒,就會在言行舉止中無意識地給孩子灌輸“可能跌倒”的資訊,那麼孩子就可能總會跌倒的。如果父母換一種思路,給孩子灌輸“媽媽相信你不會跌倒”的資訊,孩子往往能順利學會走路。再進一步說,父母不可能為孩子撐一輩子“保護殺,所以要給予充分的信任,讓他們自己學會堅強。孩子跌倒了不要趕緊去抱起來,或許孩子原本沒那麼委屈,可父母一抱反而讓他變委屈。父母要鼓勵孩子站起來繼續走,讓孩子的潛意識知道,自己跌倒就要自己爬起來,生活中很多事情要自己處理,而不是退縮。

培養孩子逆商原則三:走出“心理舒適區”

現代家庭往往是大人圍繞孩子轉,過分寵愛導致孩子抗挫折能力變差。家中舒適的環境讓孩子深陷“心理舒適區”(指一個人所表現的心理狀態和習慣性的行為模式,人會在這種狀態或模式中感到舒適),一旦走出家門,面對不熟悉的環境和人,就會感到不舒適,應變能力差。因此,父母一方面要多帶孩子到公共場所,多跟其他小朋友接觸,建立社會交往能力。另一方面要幫孩子建立團隊意識,鼓勵參加集體活動,灌輸“我是團隊一份子”、“重在參與”等心態,而不是“那是別人的事,與我無關”之類的消極想法。

培養孩子逆商原則四:正向疏導情緒

孩子在兩歲左右時,自我意識開始萌芽,希望獲得更多關注,將所有喜歡的東西“據為己有”。3歲後的孩子與同伴交往增多,又學會了爭強好勝。若父母沒能正確引導,往往就會在未能如願、要求不被滿足時大發雷霆。可以說,“輸不起”有時源於不能客觀看待自己,所以容不得別人比自己好。對此,父母要學會跟孩子“共情”,創設情境,讓孩子把壞情緒發洩出來。共情又稱同理心,具體做起來,首先是傾聽,引導孩子把情緒說出來。不要說“再哭媽媽就不喜歡你了”之類的話,否則孩子可能會為了“討好”父母而壓抑自己的情緒。其次,及時迴應孩子的情緒狀態,給予理解和認同。當然,這不等於壞行為也可以被接受,在舒緩孩子情緒的同時,父母要引導孩子懂得社會規則,養成好習慣。

標籤: 逆商 培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jiaoyu/n73v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