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母嬰 >寶寶食譜 >

寶寶食材裡的安全隱患

寶寶食材裡的安全隱患

吃是寶寶的頭等大事,但是食材裡的安全隱患,以及父母對於寶寶飲食的誤區,都可能給寶寶的健康帶來危害。

寶寶食材裡的安全隱患

水果吃太多影響消化吸收

水果含有多種營養成分,適當吃水果,對寶寶的健康無疑是很有益處的,但也不宜吃得過多。這是因為,嬰幼兒的消化吸收功能較差,進食過多的水果,不僅會影響寶寶進食正餐的量,還會加重消化器官的負擔,導致消化和吸收功能障礙。

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無機鹽和有機酸,過量攝入的話,這些成分不能被身體吸收,而從腎臟排出體外,會形成乳白色的水果尿,嚴重者還會引起腎臟病理性變化。

有些媽媽喜歡給寶寶喝果汁,甚至代替水,這也是不健康的,果汁含糖量高,喝多了,影響寶寶喝奶量或正餐攝入量,還可能造成寶寶齲齒。

安全提示

1歲以上的寶寶,每天吃100~200克的水果足以,也就相當於一個蘋果的量。

健康零食也可能一不小心鹽超標

鹽是人體必需的養分之一,不可缺也不可過多,超過了生理需求的鹽分,將有害健康。3歲以內的寶寶,每天鹽的攝入量不宜超過2g。鹽攝入過多,會加重寶寶腎臟的負擔,還會導致寶寶缺鋅、缺鉀。寶寶習慣了高鹽飲食,長大後還容易患上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

很多父母都知道,寶寶的飲食應該少鹽,在給寶寶準備食物時,也能做到少加鹽,卻忽略了零食中的鹽。餅乾、海苔、堅果、豆腐乾等,這些小零食都含鹽,寶寶雖然吃的不多,但這個吃點、那個吃點,一天鹽的攝入量很容易就超標了。

安全提示

儘量選擇低鹽或無鹽的零食,例如自己用烤箱烤紫菜,替代外面賣的海苔,買原味的堅果,而不是有味道的堅果等。

食用油用不對,營養流失又致癌

在給寶寶烹飪食物時,父母都知道選用優質的食用油,但是,食用油用不對,非但會流失營養,還可能產生毒害物質。中國人炒菜喜歡熱油烹飪,殊不知,食用油加熱的時間越長,溫度越高,產生的有害物質和致癌物就越多。300℃以上的加熱,即便是短時間,也會產生大量的致癌物苯並芘。在日常炒菜的溫度下,加熱時間越長,油脂中產生的苯並芘就越多。同時,油脂加熱時間越長,其中的反式脂肪酸越多,氧化、聚合、環化等產物也越多,這些都嚴重有害健康。而有的油在高溫加熱後,營養會流失大半。此外,食用油的儲存也有講究,存放時間過長,油脂容易氧化,影響口感和質量。

安全提示

根據烹調方式的不同用油也不同。往往很多富含多酚類物質的食用油,都具有保健功能,是由於具有抗氧化性,可以防止細胞的氧化受損,從而預防很多慢性病的發生。這些食用油,往往沒有經過精加工,是物理冷榨,所以煙點較低,通常在200℃以下。而炒菜的話,通常七八分熟就要超過200℃了,而高溫下的多酚類物質,將犧牲大半。所以,炒菜可選煙點較高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如果涼拌菜可選芝麻油、亞麻籽油、紫蘇油等。

選小包裝、高品質的食用油。給寶寶用的,品質上自然要求更高。建議媽媽選擇大品牌、小包裝的食用油。大品牌的生產流程及原料來源,都相對更安全;而寶寶的用油量都較少,油脂又是極易被氧化變質的,不宜長期儲存,因此建議買小包裝的,隨吃隨買。如有有機認證的,則安全性更高。

多種食用油更換使用。這樣寶寶就可以獲得全面的脂肪酸,而不僅僅某一種或兩種。像我們常見的大豆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以及一些小品種油,如亞麻籽油、紫蘇油、芝麻油、米糠油、核桃油、葡萄籽油,都可以更換著給寶寶使用。

蔬菜有營養,但農藥殘留是大問題

蔬菜是寶寶膳食裡必不可少的,但是農藥殘留是個大問題。農藥殘留,特別是有機磷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的蔬菜,會直接危及寶寶的神經系統和肝、腎等重要器官,長期食用受汙染的蔬菜,殘留農藥在寶寶體內蓄積過一定限度後,會導致一些慢性疾病。

安全提示

用清水浸泡蔬菜10~60分鐘後,再稍加搓洗,可除去15%~60%的農藥殘留。也可以用淡鹽水或頭一兩次的淘米水浸泡,前者能讓農藥快速溶解,後者可中和農藥毒性。

高溫加熱,也可以使農藥分解,比如用開水燙或油炒。一些耐熱的蔬菜,如菜花、豆角、芹菜等,洗乾淨後再用開水燙幾分鐘,可以使農藥殘留下降30%,再經高溫烹炒,就可以清除90%的農藥。

能去皮的蔬菜儘量去皮,雖然會造成一定的營養損失,但可以減少農藥殘留。

對於果蔬洗滌劑,並不能對所有農藥都起到作用,其化學結構中的苯環含毒性很高,在蔬果上殘留導致的危害性可能比農藥殘留還嚴重,不建議使用。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muying/shipu/36yww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