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情感 >婆媳 >

當80後媳婦遭遇傳統婆婆

當80後媳婦遭遇傳統婆婆

母親生我晚,我結婚也晚,於是,由我這個中介組建起來的家庭裡,便出現了一對落差近50載的婆媳組合——婆婆生於上世紀30年代,媳婦生於80年代。年齡如此懸殊,在“人生觀”、“世界觀”上焉能沒有差異?還好這對婆媳都不算小氣量的人,加上“隔代親”效應似乎也在這對特殊的“祖孫”身上顯現著作用,我才幸運地沒有被“軋扁頭”。綜觀兩人的觀念撞擊,涉及大大小小方方面面,試舉若干事例如下。

當80後媳婦遭遇傳統婆婆

先從生活細節中的“吃”之一事說起。為了趕上班,趕時間,媳婦經常以一碗方便麵、一客小餛飩就打發掉午飯甚至晚餐。可一旦得閒,定心下來了,其小資面目就露了出來。無論是自己下廚還是外出上館子,媳婦務必追求菜餚上的色香味俱全,滋味、刀功、色澤一樣不能少,最好還能有點氛圍情調。一會是“粗糠雜食”,一會卻是“食不厭精”,婆婆對媳婦彈性如此之大的飲食觀莫名其妙,擔憂長年累月會不會把腸胃、身體吃壞?可媳婦卻覺得,這正是自己這代人能屈能伸的象徵之一哩!

在做家務上,兩人的見解也不同。雖然年逾古稀,婆婆仍然堅持天天洗衣、拖地、揩傢俱。媳婦瀟灑地摜出200元錢,將雜活包給了鐘點工,至於騰出的時間,花在了練瑜伽,做SPA上。婆婆連連搖頭:“何必花錢到外面去練啥功夫?一樣要鍛鍊身體,何不多做做窩裡的家務?這不是一舉兩得省下兩筆錢?看看你們20多歲的人,臉色蒼白,身體沒我棒,胃口沒我好,自己多做做家務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媳婦笑而不答。

婆婆的一生歷經了時代風雨的磨練,抗戰、內戰、“文革”,惟獨在職業生涯上穩定而平凡,在一家單位裡從青絲做到白髮。媳婦從來沒有品過貧窮飢餓和惶恐不安的味道,可就是在就業過程中受盡了波折起伏,從國企做到外企,從人事做到採購,不是被老闆炒了魷魚,就是自己炒了老闆魷魚。婆婆天天祈望媳婦能夠穩定下來,最好能像自己一樣“從一而終”地到退休。媳婦婉言解釋:不是我不想安定,是現在的形勢在後面逼著趕著要我們變、要發展啊!

還有最要緊的生兒育女問題。許是通過媳婦這扇“視窗”,對“當今的形勢”有了由淺入深的認識,很有愛心的婆婆,近年來在事關“下一代”的想法上有了突變,經常唸叨:“小孩子當然很可愛,抱在懷裡好白相得不得了。但是,要把一個小囡從小養到大,一家子在經濟、精力、教育上的壓力大啊!而且,像我們這種普通人家的孩子,將來面臨的讀書、就業的競爭又那麼厲害。實在不忍心讓大人、孩子都吃苦噢!”傳統的婆婆,居然對子孫問題有了顛覆性的認識。可有趣的是,身為新時代的媳婦,卻以一種全新的眼光認同了繁育下一代的必要性。她認為:生兒育女的確很苦很煩,而且要被永遠“套牢”,可這是人生中不可預設的一環,甜酸苦辣滋味樣樣要體驗一回,這才不枉活一世。更何況,“養兒防老”觀念雖已落時,即使有子有孫,往後在經濟和生活上也不會依賴小輩,老兩口照樣會進敬老院,但在垂暮時,能夠有個親骨肉讓自己心裡牽掛,這是比物質需求更重要的安慰呵!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思想觀念、行事方式,無論老的經驗,還是新的思路,各有利弊,經得起實踐考驗,符合

科學發展觀的,就是正確合理的!”我的這個評論粗聽似有道理,其實我自己心裡明白,其中有著“漿糊”成分。身兼兒子、丈夫雙職,歲數居於“30後”與“80後”之間,我如果不騎牆,該如何是好?兩邊不得罪,憑事實說話,這正是本人規避夾板之風險的高招也!

標籤: 婆婆 媳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qinggan/poxi/2n9yy.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