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名人養生 >

孫中山健胃補脾湯

孫中山健胃補脾湯

孫中山先生是辛亥革命的領導者,是一位先驅的革命者,同時,孫中山先生也是一位對養生頗有研究的醫學家,一起來看看孫中山先生的養生私招。

孫中山健胃補脾湯

“四物湯”是中醫補血的湯、養血的經典方藥,方用當歸、川芎、芍藥、生地四味藥組成。孫中山的“四物湯”並不是由上述四味藥組成,他是集四種素食之精而成,即用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這四種食物。

孫中山先生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醫學家。孫中山先生曾先後在廣州、香港學醫,1892年以第一名的優異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然後到澳門行醫,受聘鏡湖醫院任外科醫師,由於醫術高明,甚得群眾信仰。

他不僅擅長西醫,而且對中醫學及飲食營養等方面都有研究。孫中山先生的“四物湯”,就是他對飲食營養研究的成果。

此“四物湯”中的黃花菜又名金針,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纖維素和鐵。它具有利水、涼血等功效,可以主治水腫、砂淋、衄血、便血等症,又能健胃、補脾、通便。

木耳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中品,它具有養血、活血、收斂等作用,對於高血壓動脈硬化,血痢、痔瘡、產後虛弱、崩漏、帶下等患者,都是良好的食品。木耳富含蛋白質,多種維生素、鈣、磷、鐵等物質。

豆腐與豆芽是我國發明的豆製品,具有價廉物美、營養豐富的特點。它們不僅完全保留了黃豆中所含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成分,而且更容易被人體吸收利用。豆芽在蔬菜缺少的情況下,可稱得上是維生素C的最好來源之一。豆芽中所含豐富的纖維素,對老年人因食量下降、活動減少、腹肌萎縮而常出現的便祕,能起到良好的通便作用。

豆類和木耳中的鐵,也是人體造血所需的主要原料。

黃花菜、木耳、豆腐、豆芽四物,具有素食的最大優點,不僅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糖類和多種維生素,而且來自這些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非飽和脂肪酸和粗纖維含量也比較高,而膽固醇的含量卻比動物食品低,植物脂肪還有降低膽固醇作用。這對於防止現代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和腸癌有一定作用。素食對健康長壽的意義是眾所周知的,而孫中山先生之“四物湯”又稱得上是素食中的佳品。

古代名人養生9個“數字訣”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於“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

一“德”。

明代養生家呂坤說:“仁可長壽,德可延年,養德尤養生之第一要也。”

二“安”。

宋代文學家蘇東坡認為,養生在於“安”“和”二字。“安”即靜心,“和”即順心,“安則物之感我者輕,和則我之應物者順”。

三“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鬥;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四“法”。

明代醫學家萬密齋指出:“養生之法有四:一曰寡慾,二日慎動,三日守時,四日卻疾。”

五“知”。

宋代周守忠說:“知喜怒之損性,故豁情以寬心;知思慮之銷神,故損情而內守:知語煩之侵氣。故閉口而忘言;知哀樂之損壽,故抑之而不有;知情慾之竊命,故忍之而不為。”

六“節”。

明代醫學家江綺石說:“節嗜慾以養精,節煩惱以養神,節憤怒以養肝,節辛勤以養力,節思慮以養心,節悲哀以養肺。”

七“食”。

清代養生家石成金指出:“食宜早些,不可遲晚;食宜緩些’不可粗速;食宜八分,“不可過飽;食宜淡些,不可厚味;食宜溫暖,不可寒涼;食宜軟爛,不可堅硬;食畢再飲茶兩三口,漱口齒,令極淨。”

八“樂”。

石成金的“八樂”是:靜坐之樂,讀書之樂,賞花之樂,玩月之樂,觀畫之樂,聽樂之樂,狂歌之樂,高臥之樂。

九“思”。

孔子日:“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結語:以上就是國父孫中山先生以及我國古代人總結的一些養生方法,你學會了嗎?知道了還不趕快試一試!實踐出真知哦!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mingren/pzr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