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人群 >嬰幼兒 >

尿床怎麼辦 孩子尿床這樣解決好

尿床怎麼辦 孩子尿床這樣解決好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會出現尿床的問題。在日常生活中,這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現象。導致孩子尿床的原因有很多,那麼孩子尿床怎麼辦呢?孩子尿床家長如何處理比較合理呢?

尿床怎麼辦 孩子尿床這樣解決好

尿床怎麼辦

孩子尿床有理,應該得到理解與寬容,但這不等於父母可以袖手旁觀,相反,適當的介入可以在減緩孩子尿床行為的同時帶給孩子掌握局面的成就感。那麼,在這方面,父母可以注意如下幾點:

1、儘量養成睡前不喝太多水、不吃利尿食品,如西瓜、柚子等含水量多又有利尿作用的水果。

2、儘量讓孩子養成睡前小便的習慣,但一定要在孩子自願的基礎上進行。

3、白天特別是睡前不要讓寶寶玩得太瘋,睡得太沉,晚上有尿意的時候就不容易醒來。

4、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自我意識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可以儘量自然地提醒孩子尿尿之前喊媽媽,一旦孩子照做,就鄭重地表揚孩子。

5、孩子的生活環境或氣候突然發生變化時予以特別注意。

如何處理尿床行為

雖然孩子尿床是值得寬容的現象,善後工作本身的麻煩卻常令原本勞累的家長頭大,在想辦法減少尿床行為的過程中,兩個常見的困惑就產生了:

要不要對孩子進行排便訓練

很多通過排便訓練成功跟孩子尿床說byebye的案例讓家長怦然心動,但時下更多關於排便訓練的負面說法又讓他們無所適從,應該如何看待這個問題呢?個人認為,適當的排便訓練的確有利於孩子減少甚至消滅尿床行為,而且,只要方法科學,對孩子進行排便訓練一般不會造成孩子日後的心理問題,但具體要不要進行排便訓練,則可以根據自身的精力條件作出決定,畢竟,排便訓練需要一定的時間、毅力甚至對孩子排便訊號的細心把握,這對於那些上班族父母來說,經常是一項耗費心力的行為,所需支出的精力“成本”甚至超過了偶爾處理尿床問題的麻煩。需要父母權衡自家的條件作出選擇。

對於那些有意對孩子進行排便訓練的父母而言,為了避免過程中的心理傷害,還有必要注意幾點:

1、過早開始排便訓練事倍功半

有的父母聽信過來人的說法,孩子生下來不久就開始給孩子“把尿”,雖然不排除的確存在成功案例,理論而言,這種做法卻有點事倍功半,因為一歲半甚至兩歲之前的孩子,還很難理解或控制自己的排便,而根據西方兒科醫學界主流的觀點,適宜開始大小便訓練的年齡是2歲,且最好在孩子能用語言表達小便的願望、能自己穿脫褲子之後進行。

2、避免過分嚴苛的排便訓練

有的家長,一旦開始對孩子進行排便訓練,就把這件事設計的過於完美,不管孩子是否情願,不時地把玩得高興的孩子去把尿。遇到孩子不配合的情況,就不耐煩或對著孩子發脾氣,其實這樣很容易把事情搞的更糟-----孩子因為逆反而更加頻繁地“尿給你看”。

所以,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做的是耐心、細心地觀察孩子的排尿訊號和時間規律。以夜間的排尿為例,多數寶寶是在睡熟後2-4小時出現排尿。

在掌握自家孩子的排尿規律之後,可以在夜裡提前叫醒寶寶排尿。如此重複多次後,孩子就會形成這個“生物鐘”,到時候自己醒來排尿。

3、夜間不宜頻繁叫醒孩子

出於孩子的睡眠質量考慮,夜間叫醒孩子的次數,最好不要超過兩次,所以,對於兩歲之前夜尿次數容易超過2次的孩子來說,穿尿褲更為合適。

小孩尿床是怎麼回事

1、神經調節系統發育遲緩

孩子的大腦功能發育比較緩慢,脊髓初級排尿中樞的控制力較弱,從而導致膀胱、尿道失去控制而造成遺尿。

2、膀胱功能發育遲緩

膀胱是人體儲存尿液的地方。如果膀胱功能發育遲緩,對排尿失去自主控制就會出現遺尿。

3、尿道功能不全或受刺激

兒童尿道口受到刺激,或尿道的閉合功能不完全也會引起遺尿。

4、睡眠功能障礙

很多孩子在睡眠中發生排尿而不容易驚醒。這多數是因為兒童對排尿感知不敏感,或過度疲勞導致睡眠過深而引起遺尿。

5、身心疾病

(1)泌尿生殖器官:先天性尿道畸形、包皮過長、外陰炎、尿路感染炎症、結石、腎功能損傷等。

(2)全身疾病:脊柱裂、癲癇、糖尿病、尿崩症等。

(3)神經系統疾病:癲癇、腦病、腦腫瘤、腦血管病、多發性腦脊髓膜硬化症、脊髓的炎症、出血、脊膜膨出,腰骶椎隱裂等。

6、心理刺激影響

親人過世、父母爭吵、母子分離、對黑暗的恐懼、居住環境的突然改變也是會引起孩子尿床的,因為恐懼、暴怒、悲傷等緊張情緒會刺激到兒童。

7、遺傳

如果父母是遺尿症患者,其子女可能會受到遺傳影響發生遺尿。

結語:孩子的生長髮育還不是很健全,所以孩子尿床家長要予以理解。隨著年歲的增長,孩子尿床的機率就會慢慢變得越來越小。所以如果家長髮現自家孩子總是尿床,也不用過分的擔心!

標籤: 尿床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renqun/yingyouer/nmm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