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生活百科 >家庭生活 >

宋元時期的說唱音樂形式是指什麼

宋元時期的說唱音樂形式是指什麼

宋元時期的說唱音樂形式是指什麼

宋元時期的說唱音樂形式是指諸宮調、陶真、涯詞、唱賺、鼓子詞、貨郎兒。

1、諸宮調,流行於宋、元、金時期的大型說唱文學。其創始人為汴京說唱藝人孔三傳。由不同宮調的各種曲牌連線起來的多調性說唱音樂。這種說唱文學是從雜曲、變文和教坊大麴的基礎之上發展而來,以說唱為主,主奏樂器為鼓、板、笛,“水盞”。後來也用琵琶等樂器作為伴奏樂器,又稱“彈詞”和“線索”。金章宗時期董解元的《西廂記諸宮調》是目前儲存下來最完整的諸宮調作品。韻文和散文兩部分組成了諸宮調,演出時才用演唱和唸白的兩種形式,接近近代言體,為敘事體。為後世戲曲音樂開闢了道路。宋代這種長篇說唱音樂形式的出現,是我國的說唱藝術進入成熟時期的標誌。諸宮調在宋金對峙時期就已經達到了相當高的水平了。

2、陶真,是宋代民間流行的一種說唱音樂,一直流行至清代。關於陶真的記載,《繁勝錄》有記:“唱涯詞只引子弟,聽陶真盡是村人。”陶真就是當時最為通俗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深受當時的人們的喜愛。宋代並沒有關於陶真的記載,最早的就只有元末高明的《琵琶記》第17出《義倉賑濟》中淨醜唱的,當屬陶真。陶真也被譽為後世彈詞的前身。而陶真不負眾望的流行開來。

3、涯詞,它是深受城市“子弟”喜愛的一種說唱音樂。“凡傀儡敷衍:煙粉、靈怪故事,鐵騎、公案之類。其話本或如雜劇,或如崖詞。”據《都城勝記》記載。也就是說明這種音樂後來被傀儡戲吸收。雖然崖詞和陶真都是說唱藝術,但都是以唱為主的伎藝。“唱涯詞,只引子弟;聽陶真,近是村人”側面反映了兩種伎藝的受眾群體不同。

4、唱賺,是以鼓、板、笛為伴奏樂器,由“纏達”和“纏令”兩種曲式交替進行的一種說唱方式。“有引子,尾聲為纏令,引子後只以兩腔互迎、迴圈間用者為纏達”特點是使用同一宮調式,而且是一韻到底。唱賺所用的指令碼叫做賺詞,而中間使用的曲調叫做賺。後來發展成多套的長篇形式,也叫復賺。“凡唱賺最難,兼慢曲、曲破、大麴、嘌唱、耍令、番曲、叫聲,接諸家腔譜也。”(《都城紀勝》)《事林廣記》中儲存了一套詠蹴鞠的賺詞《園社市語》,還有使用宋代俗字譜記寫的唱賺套曲《願成雙》等,這些都是我國目前所見最為完整的賺詞作品和套曲。

5、鼓子詞,是從唐代變文分化出來的一種說唱伎藝是一種反覆演唱同一詞調,並在每段兼構唸白的說唱音樂,和變文類似,是最早以“鼓”為節拍,所以起名叫“鼓子詞”。但它並不侷限於此,同樣也包括多樣的表演形態和體制。早起流行於民間,後引起了士大夫階級的興趣,他們便利用此形式創作了很多鼓子詞歌曲,比如侯寘的《金陵府會鼓子詞》等。北宋末年,趙令時加上了管絃伴奏、用三個人以上配合表演。目前確定為宋代的鼓子詞只有《鶯鶯傳》,這是宋代鼓子詞的代表作品。

6、貨郎兒,起源於宋時民間的小商小販沿街大聲叫賣的聲音,後面又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音調。“叫聲,自京師起撰。因市井諸色歌吟、賣物之聲,採合宮調而成也”載自《武林舊事》。這些閒散雜亂的聲音經過一次次的加工潤色,慢慢的被賦予了音調和節奏。之後就被統一稱為“貨郎太平歌”和“貨郎兒”。後被作元曲牌直接應用於散曲和雜劇之中。中間還誕生了更為複雜的一種新結構叫“九轉貨郎兒”,這是又“本調貨郎兒”和“轉調貨郎兒”組成套曲,從“二轉”至“九轉”,多用於雜劇中講述複雜的人物和故事。雖沒有成熟的作品被流傳下來,但在元雜劇《風雨像生貨郎旦》中,出現了“貨郎兒”。後《元典章》裡禁止演唱“貨郎兒”,只能說明這樣的內容極有可能比較客觀或者誇張的反映當時的社會現狀,被統治者所不能容忍。所以也間接的導致了元代說唱音樂的衰退。


標籤: 說唱 宋元 音樂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baike/jiating/vd13k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