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養生保健 >

哪些症狀應該看內分泌科

哪些症狀應該看內分泌科

很多人去醫院看病都有這樣的疑問,不知道自己的病應該看哪個科,其實這個很簡單,告訴你哪些症狀應該看內科,幫你找對科室掛對號!

哪些症狀應該看內分泌科

哪些症狀應看內分泌科

內分泌紊亂會導致身體出現多種異常,如不及時治療,將嚴重損害健康。近日,洛陽東方醫院普內科主任李素霞提醒,當身體出現以下症狀,應看內分泌科。

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常見多飲、多尿、多食及體重下降等異常,出現併發症時還可表現為視物模糊、手足畏寒、麻木,如果有上述不適症狀,建議到內分泌科進行血糖、尿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胰島功能試驗、糖化血紅蛋白等檢查。如病情需要,還會進一步檢查有無糖尿病的併發症。

易激動、心慌、乏力、怕熱、消瘦、多食或怕冷、腹脹、便祕、浮腫

常見的甲狀腺疾病包括甲狀腺功能亢進(甲亢)、甲狀腺功能減退(甲減)、甲狀腺炎及甲狀腺結節。其中甲亢常見表現有怕熱、心慌、多汗、面板潮溼、煩躁易怒、入睡困難、多食及體重下降等,部分患者可有突眼、小腿前水腫,可觸及甲狀腺腫大、結節。而甲減症狀則恰恰相反,常出現怕冷、面板粗糙、毛髮乾燥、食慾減退、便祕、體重增加及面部與下肢腫脹等。

甲狀腺炎多發於上呼吸道感染後,常有頸部疼痛,早期可出現部分甲亢症狀,具體病情需進一步完善甲狀腺功能、甲狀腺抗體等檢查。孕婦的甲狀腺功能會直接影響胎兒發育及孕婦的健康,故需格外重視、儘早治療。此外,如在體檢中發現甲狀腺結節,即使無不適症狀,也應儘早到內分泌科就診,儘管大多數甲狀腺結節為良性結節,但也有少部分惡性的可能。

肥胖、心慌、手顫、血壓高或不穩定

肥胖是指體重異常增加及脂肪過多堆積,常引起或伴隨血糖升高、血脂異常、高血壓、動脈硬化、冠心病等病症。還有一些特殊的內分泌疾病也可表現為肥胖,如皮質醇增多症。該症患者常表現為向心性肥胖、滿月臉、體毛異常濃密等。

此外,在普通的高血壓患者中,有一些還伴有其他症狀,如心跳加快、手抖、陣發性血壓升高、劇烈頭痛、心前區疼痛、大汗、噁心、四肢無力、水腫等,部分患者甚至出現週期性麻痺,此時患者應到內分泌科進行腎上腺腺瘤、結節等檢查,以便及早找到病因,儘早治療。

骨質疏鬆、下丘腦一垂體疾病、性腺、生長髮育異常等也需要看內分泌科。

“咽喉要塞”有玄機

人們常說的話“咽喉要塞、兵爭必爭之地”,形象說明咽喉部的重要性。先說說喉吧。

喉是呼吸通道上的一個門戶,喉以上叫上呼吸道,喉以下是下呼吸道。除了構成呼吸道的一部分外,主要功能是發聲。

喉位於頸前正中,在舌骨之下,上通咽,下接氣管,喉上端為會厭上緣,下為環狀軟骨下緣,前面覆以面板、肌肉,後方與咽緊密相連,其後壁即喉咽腔前壁。兩側有頸部血管、神經和甲狀腺。

如果喉出問題,這個人不能說話了,這也是人生的一大遺憾。

在日常醫療工作中遇到的情況是往往麻痺大意,以為僅僅是聲音不好聽而已,無所謂,反正沒有感覺,也不痛不癢,就不去重視。其實,聲音不好是由毛病引起的,甚至由大毛病引起的。 因為,聲音發的好不好,就靠這兩小片肉中間的那個小縫隙開的大,開的小,跟兩小片肉厚和薄,這兩小片肉振動的彈性如何,來決定我們的聲音的。所以一旦身體有毛病了,氣體流過的時候,引起聲帶振動的變化,都會影響到發聲。所以小小的喉就象一個顯示器,你身體裡面很多疾病可以在聲音上表現出來。重要性可想而知。

如果一個人平時說話的聲音都很悅耳,很好聽,那就說明喉部沒有大問題,一旦你的聲音變了,變得低沉,沙啞,不好聽了,這都是喉的問題出來了。

常見的聲音變化的原因有:

有些人是靠說話為生的,特別需要注重聲帶。有時突然一下子發不出聲音來,幾秒鐘、一分鐘、兩分鐘時間馬上出現聲帶腫脹了,變厚了,振動不了了,也就沒有聲了。如果這個腫脹是過敏性的,那就是來得快,去得快,快到幾分鐘就可以消退了。如果是由於病原體感染性的,那好幾天都好不了了。

喉是空氣要進到肺部的必經過道,當空氣中的刺激大了(灰塵顆粒、煙霧毒氣等)必然要損傷聲帶,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人整天呆的辦公場所或者工作環境都是在那煙霧繚繞或者是空氣質量太差的城市裡面,總感到咽喉不適,聲音不夠清脆,而一到偏僻的鄉村,頓時聲音嘹亮起來了。因此,儘量避免與質量太差的空氣長時間的接觸,實在沒辦法接觸了,一旦離開就趕快喉部清理一下。人體是有這種自我恢復功能的,短時間的接觸損傷,自身都能夠恢復過來,就怕時間長了,原來有這些功能的細胞都疲憊了,都忍受不了了,筋疲力盡了,這時候就會得病了。

當聲帶上出現了任何的突起,都會影響發音,小者叫聲帶小結,大者叫息肉。這時聲帶息肉和小結均可以使發音時聲帶關閉不全,導致聲音嘶啞。一旦發現聲音改變,及時檢查,是容易治療的,而且是可以徹底治癒的。

喉部的腫瘤並不少見,可以是良性的,也可以是惡性的。良性的腫瘤生長緩慢(幾年以上),手術切除可以徹底治癒。而惡性腫瘤(主要是喉癌),如果及時檢查發現,手術徹底,也可以治癒。只有一些發現檢查不及時,才有生命危險。因此,一旦聲音發生變化,一定要高度警惕,及時檢查,明確診斷,及時治療。喉癌也就不可怕了。

青少年進入青春期以後,身高、體重會有迅速增長,男青年長出了鬍子,女青年的乳房也迅速發育,與此同時,聲音也出現了變化,這是為什麼呢?這與內分泌變化有關。人的喉頭是以甲狀軟骨作支架的,進入青春期後,甲狀軟骨迅速增長,喉腔也迅速增大,聲帶也隨之變厚加長,變化後的聲帶振動幅度比原來增大,頻率相應減低。使原來清脆的童聲變成比較粗的成人聲音。一般說來,男青年的聲音比原來要降低8度左右,女青年降低3度。尤其是男孩子,聲音變粗,講話時甕聲甕氣,有時還有嘶啞,這就是所謂的變聲期。變聲過程各人長短不一,一般在幾個月至1年左右。對於男女青春期的變聲階段要注意保護自己的聲帶,不要用聲過度,不能大喊大叫、過度高聲,以免損害“嗓子”。

在變聲期,有的年輕人會感到嗓子裡像有東西的,吐之不出,咽之不下,耳鼻喉部檢查又未查出什麼異常,醫學上稱之為“咽喉部異感症”,這種感覺在咽口水時明顯,吞嚥食物卻很順利,這是一種官能性疾患,適應一段時間就會好轉。

夏季當心乙型腦炎

夏天來了,又到了蚊蟲肆虐的高發期。寶寶被蚊蟲叮咬後,很容易引起乙型腦炎。乙型腦炎嚴重影響寶寶健康,因此,認識和預防乙型腦炎很有必要。

什麼是乙型腦炎?

乙型腦炎簡稱乙腦,多發生於夏秋兩季,是由乙腦病毒引起的,經蚊蟲傳播、人畜共患的一種急性中樞神經系統傳染病。一般來說,蚊子叮皎了攜帶乙腦病毒的人或動物後再叮人,就會把乙腦傳染給人類。由於兒童免疫力低下,因此寶寶比較容易感染乙腦病毒,尤其3-6歲的寶寶發病率最高。寶寶一旦感染乙型腦炎,多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輕者造成癱瘓、智力低下,嚴重的還可致命。農村夏季蚊蟲比較多,因此家長應提高警惕,謹防寶寶被蚊子叮皎後患乙型腦炎。

乙型腦炎的症狀表現:

寶寶患有乙型腦炎時,常會有持續高熱、頭痛、嘔吐、抽搐、昏迷等表現,嚴重者還會影響神經系統,造成失語、精神失常和肢體癱瘓等。年齡較小的寶寶,前囟門沒有閉合的話,如果患有乙型腦炎,前囟門也會表現得比較高和飽滿。乙型腦炎病發病急、進展快,一旦搶救不及時,常累及腦及脊髓,導致殘疾和病死。即使搶救成功,寶寶也會有不同程度的後遺症,如痴呆、肢體痙攣扭曲、癱瘓,以及終身殘疾等。因此,在乙腦流行季節,如果寶寶出現以上症狀,家長應

引起重視,及早將寶寶送往醫院檢查診治,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後果。得了乙腦怎麼辦?

由於乙腦是病毒感染,至今尚無特殊治療法。但是當發現寶寶患有乙腦時,家長應及時將寶寶帶到醫院就診,並進行隔離治療,以免再次被蚊蟲叮咬後蚊子將病毒傳染給其他人。必要時還可作腰椎穿刺腦脊液檢查,如果檢查結果蛋白稍高,糖及氯化物正常,就可明確診斷為乙腦。一般來說乙腦輕症患者,可以通過吃中藥對症治療,不久即可恢復健康。重症患者則需要應用激素、人工呼吸機等措施。另外,中醫鍼灸對治療乙型腦炎也有不錯療效。

如何預防乙型腦炎?

按時接種乙腦疫苗

乙腦疫苗有乙腦減毒活疫苗和乙腦滅活疫苗兩種。乙腦減毒活疫苗為免費疫苗,共需要接種2劑次,一般在寶寶8個月和2週歲時各接種1次,2劑間隔至少16個月,以後不再接種。乙腦滅活疫苗為第二類自費疫苗,共需要接種4劑次,一般在寶寶8A1月時接種2次,兩次間隔7~10天,到2週歲和6週歲再各接種1次。家長可以在每年的7月前和9月後,帶寶寶到當地醫院、衛生院防保科或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預防接種門診和接種點,自願選擇接種哪種乙腦疫苗。滅蚊和防止蚊蟲叮咬

由於乙腦是由蚊蟲傳染的,因此滅蚊是預防乙腦最根本和最有效的辦法。農村家裡有養豬、牛等牲畜的家庭,應注意每半個月都要噴灑一次滅蚊藥。還可以在家中安裝紗門、紗窗或掛蚊帳、點蚊香,以防寶寶被蚊子叮咬。另外,應避免讓寶寶在黃昏後和黎明前蚊蟲活動高峰期,到草叢、水邊等蚊蟲較多的地方活動和露宿。夏天的晚上也不要讓寶寶光著背在外面玩耍或睡覺,以減少傳染的機會。寶寶到戶外活動時,可以適當塗一些防蚊液或具有防蚊效果的花露水。

改善營養,增強體質

平時應讓寶寶養成均衡營養的飲食習慣,不挑食、不暴飲暴食。夏季多讓寶寶吃新鮮果蔬,多注意補水。夏季不要給寶寶斷奶,以免造成寶寶抵抗力差引發疾病。讓寶寶養成按時作息的好習慣,並在夏天適當增加午睡的時間,以保證睡眠。平時應讓寶寶多運動,增強體質,以提高身體免疫力和抵抗疾病的能力。遇到天氣變化,應及時為寶寶增減衣服,避免感冒。服用中草藥預防

在乙腦流行期間,爸媽可以適量地給寶寶喝一些牛筋草等中草藥,也可以預防乙腦等暑溫病。如取30g牛筋草煎水當茶飲,連服3天,停10天后,再連服3天,對預防乙腦有一定的作用。還可以用板藍根、貫仲各159,甘草59,野菊花10克,加水煎服,每週服用3劑,也能起到預防作用。

小貼士:乙腦和流腦的區別

乙腦和流腦雖然都是中樞神經系統的傳染性疾病,臨床表現也有一些相同之處,但它們卻是兩種不同的疾病。乙腦是通過蚊蟲傳播由乙腦病毒引起的疾病,而流腦是由病人或帶菌者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染,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疾病。流腦可通過抗生素控制感染,而乙腦是病毒感染,至今尚無特殊療法。

結語:你知道你的病應該看什麼科嗎?好好看看上面的症狀吧!(文章原載於《中外健康文摘》《健康人生優生代》,刊期:2012.7/2012.03,作者:周迎生/紀小龍/劉敏,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標籤: 內分泌科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baojian/77p2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