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飲食百科 >健康生活 >

“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目錄:

“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第一章:“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第二章:如何才能慢下來

第三章:享受“慢生活”

在這個時間就是金錢的時代。想要讓自己的生活和心慢下來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生活的快節奏讓你的健康在不停的流失。不要再盲目了,慢下來吧!

“慢生活” 找回你的平常心

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我們的生活都被提了速。“時間就是金錢”這句名言作為拜金的座右銘,開啟了中國經濟的閥門。人們都成了“奴隸”,被時間催趕著前行。越是在大城市,就越是“快”得不容分說。飲食,娛樂、閱讀,甚至感情,都在“速成”、“祕菱”.“速配”等概念下“快餐化”了。人們在喧囂的塵世中,在鱗次櫛比的高樓間疲於奔命。把慾望當成理想,一個目標接著一個目標地打拼,每個人都像無頭的蒼蠅在瘋狂地尋找著生活和心靈的出口。只是在活著,沒時間生活。任由這種高速的狂奔踐踏心靈和情感,趕走快樂和健康。

“慢生活”順天應時,或許它能幫助我們重拾快樂,找回你的平常心。

有個充滿禪味的說法:下雨時沒有傘,是一種無奈;而下雨時有傘不用,便是一種境界。拿來度量生活即是:想快時不能快,是一種無奈;正快時能慢下來,則是一種境界。

試著進入這種境界吧,擦去心靈的灰塵,感受生命的本能,在絢麗多姿的“慢生活”中享受快樂。

什麼是“慢生活”

“慢生活”不是磨蹭,不是懶惰,更不是像農夫那樣,只操心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單一的生活:“慢生活”是讓人找回自己,讓生活變得更加細緻一種生活方式,是迴歸自然、輕鬆和諧的一種意境。“慢”先是內心的寧靜.是悠閒自在的感覺,是你在掌控著生的一切,而不是被生活帶著走。

只要調整一下我們的心態,便可以從容走近“慢生”。把熙熙攘攘的名利看輕看透些,不在自己力所不能及事情上去強出頭,我們自然就能有一份平和閒適的心,就會從容平靜地度日,就不會急風火燎地去忙了。古人說:“生活有度,人生添壽。”其實就是我們現在說“慢生活”。調整節奏,放慢腳步,在繁忙時著一冷眼,退一步,會丟省無數無端煩惱;於迷茫處存一熱心,不躁不,便生出許多快樂機緣。把繃緊的神經鬆弛下來,不做只工作的機器人。多用些時間看看人生的風景、品品生活滋味,這不是慵懶和耗費時光,恰恰是對生命的負責。

有人說“慢生活”需要有經濟實力的支撐,其實不然。真的“慢生活”只需要一顆寧靜的心。我們只需要以放鬆的態去找到自己喜歡的生活方式,在緊張勞作的間隙給自已了個深呼吸,在疲憊的一天結束後還給自己一個安然的睡眠,在心理開出一朵屬於自己的蓮。

“慢生活”的境界

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

“ 慢生活”不僅是人類幸福生活的需要,更是人生境界的極致;不僅與健康、閒適有關,更與“品味”與“禪意”有著前生今世帶來的不解之緣。

品才能知味,沒有時間,沒有沉澱下來的心態,談何品味?再精緻的美食,如果一口吃下去,囫圇吞棗,也感知不出它的韻味悠長;再悠揚的曲子,如果不能靜下心來欣賞,你聽到的不過是一連串的枯燥音符;再漂亮的風景,如果沒有雅興,你看到的無非是一堆固體物質,體會不到任何美感。

大家都知道,平常心、生活禪,這是禪家畢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對“禪意”的理解,一向不需要專門向學,只要按部就班地做事,簡單正常地生活,渴了喝水,困了睡覺,餓了吃飯,不急不躁,有一點平常心就足夠了。然而,這也正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看似容易做到難的境界。這就是禪家最難修得的“生活禪”。

想想古時候,雖然沒有汽車、高樓、空調,但人人與自然都和諧相處。屈原可以“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杜甫雖然窮,但住的地方“風含翠筱娟娟淨,雨浥紅蕖細細香”。那時候天是藍的,水是清的,山是綠的,那時的人“詩意地柄居在大地上”。雖說古代是農耕社會,生活節奏慢,但該忙時也會很忙,這一點與今人應該是一樣的,閒適更多的還是取決於人們的心境、志趣和精神境界。如果說農耕社會大家都很“閒”的話,就不會有“偷得浮生半日閒”一說了。又如“息交遊閒業,臥起弄書琴”的陶淵明;“耳臨清渭洗,心向白雲閒”的李昂;“雲臥三十年,好閒復愛仙”的李白;“短送一生惟有酒,尋思百計不如閒”的韓愈;“草色人心相與閒,是非名利有無間”的杜牧;“倚闌莫怪多時立,為愛孤雲盡日閒”的陸游……,他們之所以能在生活中感受到處處禪機,就是因為他們都有一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寵辱不驚,去留無意”的平常心。

“慢生活”古已有之,跟老祖宗比,我們的物質生活比他們豐富,卻不敢說比他們快樂。

如何才能慢下來

“慢生活”的返樸歸真,獨具一格,有其自己的一套生活方式。“慢生活”提倡瞭解、感受自己的身心,用心聆聽身心對自己的呼喚,讓慢的快感無處不在。即便是那些不富裕的人,也同樣能在“慢生活”中享樂每一天。

1、精細吃。“慢食”是以珍惜和欣賞的態度去對待食物。是自己下廚房去做而不是叫外賣或去快餐店。是用較多的時間去精心選購、細心烹製食品,仔細享用食品。有條件的還可在自家涼臺或院子裡種菜,從頭到尾地享受食物帶來的樂趣。他們不是像倒垃圾一樣把東西倒進胃裡,而是細嚼慢嚥,讓食物在脣齒間廝磨,用舌頭上的味蕾從不同的方向體會不同的味道。

2、慢運動。做散步、慢跑、太極、瑜珈、跳舞、釣魚等運動,尤其是瑜珈,講求心神合一、動靜自如。如果不想混在女人堆堆裡學瑜珈,可以選擇我們的傳統國粹——太極。講究的是陰陽互化,四兩撥千斤。平時多走路,少坐車。一旦腳踏實地走在路上,原來司空見慣的城市就會變得生動起來。

3、看星星,晒月亮。我們有多久沒有仰望天空了?為什麼不可以少盯幾分鐘電腦,抬頭看看天呢?看看星星,晒晒月亮,不必等到拍拖的時候再看那麼功利。

4、關掉手機。這個世界上,沒有少了誰就絕對不行這一回事。關掉手機,彷彿又回到了上世紀的八九十年代,那是傳紙條、結伴行,切切實實交往的年代。

5、學茶道或花道。這是“慢”的深一層境界。不管是茶道還是花道,精髓都在“道”字,意會之處,頗有禪意。慢生活最忌心亂。學習茶道或花道,就是讓心靜下來。

6、培養至少一種愛好。“謀殺”時間的辦法有很多,不是隻有睡覺、上網、玩遊戲那幾種,可玩的實在太多了,就看你肯不肯下工夫去玩。可以玩收藏,做手工,也可以種花種菜種果,用自己種的水果蔬菜招待朋友。

7、寫日記。積累人生記憶比積累金錢更重要。看完一本書、一部電影,及時把心得記錄下來,不然過了就忘了。實在沒有什麼可寫,隨便塗抹個畫也行。像《心動》裡的金城武一樣,躺在樓頂看天空並隨手拍下來,代表那天的心緒。

8、練書法。電腦、手機簡訊用久了,好多字都不會寫了。與其讓別人幫你設計簽名,還不如自己把字練好了,怎麼寫都是隻此一家,絕無假冒。練書法是個細緻活兒,筆墨紙硯,各有各的講究,重在堅持。

9、偷閒去喝個下午茶。如果你在公司裡忙得快崩潰了,不要死抗,走開20分鐘,暫時拋開折磨人的T作,喝一杯茶或者咖啡,讓自己的情緒安定下來。當然,如果你長期覺得煩躁,那就不足下午茶能解決的問題了。

10、去旅遊,徹底休息。到—個寧靜的小城,住上十天半月,讓自己的心和腳步都跟著當地人的節奏慢下來。不要像別人那樣趕場似的7天遊遍歐洲,到此一遊,留影走人。要真的住下來,慢慢走,慢慢看。

11、定期聚會。不要等有事的時候再找朋友,留點時間和空間給家人和朋友,其實也就是留出時間和空間給自己。很多現代人的休閒方式是唱卡拉OK、跳舞、泡吧,狂歡一把,然後一鬨而散,在“慢一族”看來,這不叫休閒,心還在忙著。

12、聽音樂會,看畫展。平時耳朵裡灌滿了快節奏的流行音樂,可以試著讓自己以“慢”的姿態去聽聽古典。可以走路去,看夜色漸漸降臨。演出時投入地聽,把自己完全沉浸在音樂的氛圍當中。要看懂畫展,也是慢功夫,要事先做好審美功課。這樣,在一幅傳世畫作之前盤桓數小時也就順理成章了。

13、讀書寫字。“細嚼慢嚥”地讀書,可以完全沉浸在書籍的氛圍中,給予書中細節更多的關注。在古典文化鉅獻都被做了“雞湯式”速讀處理的今天,靜下心來好好讀一本書,寫一段感受,別讓傳統文化在你這兒變成廢墟。

14、尊崇愛情。尊崇愛情的人向來鄙視速食般的“一夜情”,如果沒有愛,就沒有做愛的理由。在性生活中應該多拿出時間來享受身體的美好感覺,而不是快速“直奔主題”。要享受樸實純真的愛情,這需要你慢下來,懂得欣賞和讚美。

“慢生活”有著天然的閒適優雅風格,不論多麼富足的“快生活”也無法望著其項背。“慢”所創造的心靈愉悅,需要你慢慢地體會,直到離不開。

*1986年,義大利作家卡羅·皮遜尼為了抗議在廣場上新建的一家麥當勞,在小鎮巴沃羅發出“即使在最繁忙的時候,也不要忘記享受家鄉美食”的呼籲。這次呼籲帶動了一股全球性的“慢生活”浪潮。時間研究員、時間經理、抗緊張培訓班等聞所未聞的名詞在全球許多城市不斷出現。

*1989年,“國際慢餐運動”在法國巴黎正式開始,20多個國家的代表簽署了“慢餐協約”,鼓勵人們放慢節奏、享受生活。

*截至2011年,“國際慢餐協會”已發展到100多個國家。僅在義大利就有30多個小城加入了“慢城市”的行列。

*美國的“放慢時間協會”,在全球擁有700多個盟友。

*目前中國抑鬱症患者大約有3000萬人,到2020年抑鬱症患者人數可能超過癌症,成為僅次於心腦血管病的人類第二大疾患。

享受“慢生活”

阿媚的公司離住所不遠,習慣晚睡的她固執地認為能多睡一會乃是件人間美事。每天她都是一分不差地去趕公車,然後一秒不遲地出現在刷卡機前。她每每為自己對時間的運籌如此適度而得意。

半年前,她找正在上大學的表妹借書。學校離她公司不遠,她們約好第二天她上班前去學校拿書。於是,阿媚破天荒地起了個早,去表妹學校拿書後意外發現穿過學校的側門可以到公司,看看時間還比較充裕,於是決定走著去公司。

早上校園裡空氣清新,迎面拂來的風裡瀰漫著淡淡的花草香,一路上都可以聽到悅耳的鳥叫聲,還可以看到一些在樹下晨讀的學子。

上班後,工作的壓力和快速的生活節奏常讓她浮躁不安,很少有心靜的時候。校園裡,朗朗讀書聲傳到耳邊,她不禁回憶起自己讀書時的樣子,想起自己那時朝氣蓬勃的心境,心情一下子舒暢起來。這一天,心情是從未有過的愉悅,手上的工作也讓她覺得遊刃有餘。於是決定下班也從表妹學校穿回家。

以後的每天,她比平常早起半個鐘頭,徒步穿過學校去上班。漸漸地,她開始習慣並喜歡上這種方式上班。早上,她呼吸著新鮮的空氣,用最好的心態去面對新的一天;下午,她在半個小時徒步慢行中,慢慢將一天的生活沉澱下來。她想,正是這一路的風景讓她不再浮躁,給予了她如今豁達樂觀的生活態度。

其實,工作還是累的,但自己做出閒的樣子,便彷彿真的閒散了起來。於是知道,平淡生活中的某一點點改變,便決定你對很多事物的感覺。而人與人的差別,也正是在這一點點的改變中比如,迎著朝陽,穿過擁擠的人流,走向遠處鴿子籠似的高樓。

雙休日,不妨懶懶散散地享受一天無所事事的生活摁掉鬧鐘睡到自然醒,除卻濃妝淡抹,素面朝天即可,不用西裝革履,T恤牛仔已經足夠;聽喜歡的音樂,看喜歡的雜誌小說電影碟片,煲幾個無聊的電話粥;可以出門逛逛超級市場,或整天窩在家裡。

朋友曉荷以精力充沛而知名,她同時擁有6部行動電話和4個祕書。“人們都很驚奇在這樣的工作狀態中我是怎麼活下去的?” 曉荷笑著調侃,“那次,我被老公‘綁架’到一個UNpLUG的演奏會上,我突然發現原來沒有電波,沒有刺耳的通訊噪聲,真是一件很愜意的事。所以現在,每週我都會擁有整整一天純粹私人的‘UNpLUG時間’拔掉插頭,不看電視,不聽音樂,關閉所有聯絡方法,在那段時間裡,你會發現我懶懶散散地在屋裡東遊西蕩,不梳頭、不化妝,只是在餵魚或澆花……”

這樣的“慢生活”,其實是這個世界最需要的一個休止符,它提醒我們:人類的本能也許就是要求生命裡能有不斷的休止和重新開始,不受打攪,讓自我安然綻放。

結語:你還在拼命的忙碌嗎?你覺得自己拼命的忙碌是不是給自己帶來了健康和快樂呢?學會科學養生,你才能讓自己更好的投入生活,投入工作。(文章原載於《自助養生》,刊號:2012.04,作者:於樂冰,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資訊,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儘快與我們聯絡,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

標籤: 平常心 找回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ke/jiankang/2mnl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