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生活科普幫 >

歷史 >傳統文化 >

德昂族建築 德昂族民居有何來歷

德昂族建築 德昂族民居有何來歷

和南方許多民族一樣,德昂族喜居幹欄式竹樓。這種竹樓多用木料做框架,其它部分,如椽子、樓板、晒臺、圍壁、門、樓梯等均用竹子為原料,房頂則覆蓋茅草而成。

德昂族建築 德昂族民居有何來歷

德昂族的竹樓多依山而建,坐西向東。主要有正方形和長方形兩種形制。比較典型而普遍的是以德巨集地區為代表的一戶一院式的正方形竹樓。這種竹樓分主樓和附房兩部分。主樓呈正方形,樓上住人,一般分為臥室和客廳兩部分,供全家人起居、會客和存放糧食、雜物之用;樓下圈養牲畜。這種竹樓外形別緻,美觀大方,據說很像古代中原地區儒生的巾帽。竹樓的正門一邊搭有晒臺,用以晾衣服和晒穀物。屋頂是用山茅草編成的草排覆蓋。屋脊有草制的裝飾物,類似內地寺廟屋脊上的“寶鼎”、“鱉魚”等,風格獨特。在主樓側邊,一般都建有附房,用作堆柴草及安置舂米的腳碓。據說,明、清時住居芒市壩的德昂族的房屋,質量比現在的好,是穿斗的木屋架,木板樓,四壁與內部都是用平直、光滑的木板圍成。

但這些建築物在一八一四年反抗芒市傣族土司的戰爭中被燒光了。鎮康地區現今的住宅與德巨集地區相同,但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還保留著幾個大家庭,即三五個或十餘個小家庭同住於一幢長方形的大屋中。這種大房子,一般一幢要佔地四五百平方米。到解放前,保留下來的一幢大房子的遺址長約五十米,寬約十五米,佔地七百五十平方米。樓的中間有寬敞的走道,兩旁為各小家庭住間,各戶之間用竹壁間隔,並在每戶的住間旁設有招待佛爺及客人的地方。

關於它的來源,德昂族民間還流傳著這樣一個動人的故事:諸葛亮當年率兵南征,來到德昂山寨。有一天突遭襲擊,受傷遇險,幸得勇敢善良的德昂姑娘阿諾相救,才得以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在短暫的接觸中,二人產生了感情。當重任在肩的諸葛亮不得不辭別心上人的時候,便將自己的帽子留給阿諾作為信物。

痴情的阿諾苦盼18年,等來的卻是心上人的死訊。從此,心碎腸斷的阿諾不吃不睡,每天呆立村頭,望著心上人東去的路。到第33天,突然雷電交加,大雨傾盆。雨過天睛之後,阿諾不見了。而她站立的地方卻出現了同諸葛亮的帽子一模一樣的房子,這就是德昂人後來居住的竹樓。

標籤: 德昂族 民居 來歷
  • 文章版權屬於文章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 https://shkpb.com/lishi/chuantong/24k2dv.html